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段时段,日韩双方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问题展开激烈交锋,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可就在一个多月前的3月 7日,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威廉·法伦曾建议美国突破现行与日韩分别建立的双边同盟关系,推动“韩日美3边军事合作”。驻韩美军司令伯韦尔·贝尔也透露,美日韩“三角”军事合作应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些观点基本上得到美国军政高层的赞同。于是,打造东亚军事“铁三角”,便成为美未来东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9月1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安全合作局宣布,将向印度出口一批价值1.7亿美元的共24枚“鱼叉”反舰导弹。这其中包括20枚AGM-84L“鱼叉”和4枚“鱼叉Ⅱ”反舰导弹。这是美印间军事合作的最新成果,也是近年来美国第四宗较大数额的对印军售。近年来美印军事合作如此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4.
冯虹 《军事史林》2008,(8):55-58
美日的反潜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就在东亚太平洋有着密切而深度的反潜合作,当时的目标就是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日本也是威胁最大的苏联核潜艇,这种合作,被称为美日“双边同盟的核心内容”。冷战结束后,在美日眼里,俄罗斯的潜艇活动日益淡化、减少,中国潜艇的分量日益增大,并成为它们搜寻的重点。2003年11月,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在中国东海附近、水深约300米以内的“浅海域”,  相似文献   

5.
陈斌 《环球军事》2014,(14):30-31
6月18日,菲空军司令黎牙多中将正实,一旦美菲之间“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的法律障碍清除,菲律宾现有的8个空军基地都将开放给美军使用。  相似文献   

6.
方勇 《国防》2006,(12):59-62
2006年,日美军事合作不断升温。5月1日,美日两国外交、防务最高长官在美国国务院举行日美安保磋商会议,就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协议,并签署《驻日美军整编路线图》,确定了驻日美军整编的具体日程和详细计划,这意味着日美军事同盟进入“新阶段”。7月5日,朝鲜试射“大浦洞-2”远程弹道导弹后,日美进一步加快了导弹防御系统的联合研制和部署步伐。8月,日本公布2006年《防卫白皮书》,首次用一个章节来阐述加强日美同盟的意义,强调日美两国需要根据安全保障环境的变化,适当地发展应对手段,以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上述动向表明,日美迈…  相似文献   

7.
举动     
《环球军事》2009,(14):4-5
中国与新加坡举行“合作-2009”安保联合训练 根据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防务部门商定,中新两军于6月18-26日在中国广西桂林举行了代号为“合作-2009”的安保联合训练,双方各派61人参训。  相似文献   

8.
1997年 9月 2 3日新的《日美防务合作指导方针》出台后 ,日本面向 2 1世纪的军事战略方针基本确立。其实质是在日美军事合作的大背景下 ,加强新时期的军备建设 ,力图以积极主动的战略原则取代以往的“专守防卫” ,实现其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一 )改变“防御”方向。日本调整后的军事战略 ,把防卫对象由过去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即由过去对付苏联的威胁转变为对付来自周边的多元威胁。近日日本防卫厅决定 ,将改变过去为防范苏联而在北海道集中部署军事力量的做法 ,把该地区的陆上自卫队两个师缩编为旅 ;同时决定实行军事部署的转…  相似文献   

9.
本文发表于2009年第10期《中国简报》,作者埃德·罗斯是美国防部下属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蒙古事务办公室主任,在过去25年中,他在美台防务合作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他还是EWRoss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该公司面向全球客户提供防务政策咨询。本文对美台防务合作的走向进行了分析,其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刊发此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步入新千年之际,在台湾陆空军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台湾海军也不甘寂寞,要为自身的地位讨个说法。这不2002年3月10日,“美台商业协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主办规模空前的“美台防务高峰会”。此次会议获得了美方多家大军火商的赞助。峰会名义上是“民间”活动.但出席该会议的大多数是美台军事高官。  相似文献   

11.
赵利  罗辑 《环球军事》2012,(1):18-20
2011年12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一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开幕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中国与东盟:安全、互信与合作”,来自中国、东盟十国的防务官员、研究人员及东盟秘书处官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自从新《日美防务合作指导方针》出笼以来,日本的防务动向一直为世人所瞩目。迄今,至少有两件事让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爱好和平的人们感到不安。其一是1998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从1999年开始,日本将花费200亿~300亿日元,同美国合作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其二是今年2月24日,日本防卫厅次官江间清二在一次报告会上宣称,防卫厅不仅要采购大型运输机,而且还将“积极对待引进空中加油机问题”,此语一出,立即引起亚太各国舆论的热切关注。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离自卫的道路越走越远,而离军  相似文献   

13.
10月8日,日美政府在东京举行的外交和防卫局长级会议上公布了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中期报告。报告删除了现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中有关“周边事态”的提法,强调为反映日美同盟的“全球性质”,日美将扩大军事合作范围,强化军事合作力度,促进与地区盟国、伙伴国的三国间、多国间安保和防卫合作。报告提出,日美将在从“平时“”灰色地带事态”到“战时”的任何阶段展开无缝合作。  相似文献   

14.
平西 《环球军事》2014,(15):49-51
2014年4月9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大卫·约翰斯顿对日本苍龙级潜艇表现出浓厚兴趣。6月11日澳大利亚在澳日2+2会议上将“苍龙”采购提上日程。7月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签署1份双边转让防务装备科学与技术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澳日防务和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日本向澳大利亚转让“苍龙”技术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与南海各国的领土争端(尤其是中菲领土争端)问题上,美国当前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8月,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在访问菲律宾时称,美菲同盟是“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2014年4月28日,美菲两国签署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部署海上力量。另外,美国还将加大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力度。2014年,美国已经为菲律宾提供了5000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是2013年援助金额的两倍。同时,美海军在菲律宾周边海域活动的次数也不断增加。根据路透社的消息,2013年美国海军在该海域进行了149次访问,而2012年仅为68次。尽管菲律宾领导人·再坚称,防务合作协定不会同意美军在菲的“永久存在”,但如此频繁的访问与永久存在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相似文献   

16.
戎振华 《当代海军》2003,(11):20-21
情报合作是美台关系中较为隐秘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美台军事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6月16日,刚上台的陈水扁在台陆军军官学校校庆时致词,提出以“制空、制海、反登陆”的作战程序与“精准纵深打击、提升早期预警、争取信息优势”硬“决战境外”的观念,作为台军未来建军备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爱民 《外国军事学术》2010,(4):F0002-F0002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于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防务政策官员和防务学者约40人参加本次对话。该对话的前身是忆经举办两届的“中国-东盟(10+1)高级防务学者对话”。  相似文献   

18.
2013年2月22日,日本岛根县在首府松江市举行“竹岛(韩国称独岛)日”活动,对这个韩日争议的岛屿宣示主权。从2005年开始,岛根县每年都举行“竹岛日”活动,但此次尤其高调,日本中央政府也派高官参加。当天高调的宣示主权活动激怒韩国。韩国媒体称,韩日关系因此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新政权提出了“日美对等”、“日美中等边三角形”和“东亚共同体构想”等外交政策主张,在安全政策上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自民党政权的主张,防卫政策突破步伐或将有所放缓。但在保守势力的压力下,鸠山政权目前对华政策有转强迹象,去年推迟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讨论之中。从发展趋势看,日美同盟关系仍将继续发展、深化,中日关系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地区合作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经济优先,已经成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潮流,而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在积极调整其防务政策,以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国家安全主要是经济安全”观点的基石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积极推行“合作参与战略”,努力分享亚太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果。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克林顿异常活跃的一系列外交动作,可洞见美国防务政策种种新的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