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东盟的内外活动空前活跃,其中东盟首脑会议、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以及东盟国家积极参与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对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东盟正在太平洋的西海岸悄然崛起。 一、“大东盟计划”形成的由来 东盟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8月。成立伊始,它就在《曼谷宣言》中声称要扩大其成员,使整个东南亚地区实现“东盟化”,最终达到建立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以来,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先后爆发了禽流感,我国少数地方也发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与去年爆发的“非典”一样,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扩散开来,对人民生命安全和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局,损害将无以估量。面对新世纪两次疫情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人们也不禁会对国家安全的内涵产生新的思考. 1943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首次提出“国家安全”一词。之后各国学者大多把它定义为有关军事力量的威胁、使用和  相似文献   

4.
再过4年,世纪之钟将敲出21响。在这世纪之交,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把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亚太地区带入新的世纪,是亚太各国共同面临的历史课题。 从整体上看,亚太地区仍然处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安全环境。1996年3月,亚欧会议举行,这是历史上亚欧领导人首次聚会,开辟了两大州合作的新渠道。7月24日,“东盟与对话国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作为新的正式对话伙伴国与会,使亚太地区的安全合作与对话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1月25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  相似文献   

5.
东盟将于1997年庆祝其成立30周年,过去30年的封闭随着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三国的加入而宣告结束,东南亚的国家正逐步走向联合。尽管东盟不是北大西洋公约式的军事组织,但东盟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使东盟各国政府积极合作的关键是资源丰富的广褒海洋,该地区最敏感最集中的焦点也都  相似文献   

6.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不同的国际秩序有不同的安全环境的内容。当前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为国家安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继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经济战略,是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下,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出的综合性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有经济开发战略,而且要树立综合性开发战略意识,加强政治、军事、科技、生态等现代安全因素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2009年,亚太地区军事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主要力量加大对本地区战略投入,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有所增强,各种多边对话深入发展,地区合作继续深化。但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继续经历深层次调整,复杂性更为突出。地区热点问题时有起伏,局部动荡有所加剧,恐怖活动仍很猖獗,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周边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需要精准判断来自不同方向的影响和挑战,并及时调整周边外交战略,进而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挑战,以确保地区和平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以及美国主导的“印太”安全架构的发展、地区架构的东盟“中心地位”发展趋势、区域产业链重构调整等形势,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周边安全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期,日本新闻界频繁报道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军”信息:美国 F—16战斗机卖给台湾;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苏-27战斗机;东北亚、东南亚各国的军事装备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日本新闻界将这些动向称作“冷战结束后的逆流”。冷战状态下的苏美对立,对缓和国际局势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局面解除,各地区的紧张因素明显暴露出来,争端倾向开始升级。在这种状态下,保障国家生存的有力手段就是实现本国的军事现代化。要想实现军事现代化就必须经济富强。随着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东盟6国的海军力量也开始向现代化方向靠近,下面概要介绍东南亚6国海军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恐怖主义威胁以及新一轮世界军事革命导致着国际战略格局以及国际安全环境风云变幻。面对诡谲多变国际安全环境,世界各国竟相调整各自国家安全战略。因应世界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我国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谋求一个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形势,促使我们探索新时期的国家军事安全战略。本文试图由经济视角透视新时期军事安全战略,简要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强调经济安全是新时期军事安全战略的立足点和重要战略目标,并探讨了经济软实力作为非战争军事斗争方式的运用及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新时期军事安全战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安全对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地区复杂社会政治进程的风暴眼。塔吉克斯坦非常重视安全问题,也重视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维护地区的安全、和平和稳定,坚持打击三股势力是我们合作的优先方向。今天,国际社会都聚焦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对我们来说,阿富汗是个十分友好的国家,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涛 《现代军事》2010,(7):84-86
2010年5月11日,在河内举行的第四届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与会的东盟10国国防部长就“加强东盟国防合作,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表示东盟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在国防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并提高合作效率,以应对跨国非传统安全挑战。防长们认为,东盟需要在国防和安全领域加强对外合作,东盟的安全与亚太地区安全及全球安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种种变革,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代世界格局以一种不同于以往历次世界格局的方式发展、演变着,其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因素,“经济安全”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地区经济的集团化的“互补性竞争”发展促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迈进。运用历史对照、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当今世界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动态,可以加深对当代世界形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赵利  罗辑 《环球军事》2012,(1):18-20
2011年12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一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开幕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中国与东盟:安全、互信与合作”,来自中国、东盟十国的防务官员、研究人员及东盟秘书处官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安全对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地区复杂社会政治进程的风暴眼.塔吉克斯坦非常重视安全问题,也重视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维护地区的安全、和平和稳定,坚持打击三股势力是我们合作的优先方向.今天,国际社会都聚焦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对我们来说,阿富汗是个十分友好的国家,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可 《中国军转民》2014,(10):22-24
<正>国家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的维护,需要辩证地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经济二者的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也成为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而军民融合式发展正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重要的环节和措施。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在国家安全战略三方面要素中,国家政治安全是核心,国家经济安全是基础,国家文化安全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互联的桥梁。1992年4月28日邓小平同身边人员谈中国发展问题时讲:"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所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秉持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邀请到47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武装部队代表团、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中外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会。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观点,从本期开始分四个专题分别予以介绍,以飨读者(文中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环球军事》2011,(5):4-4
中日举行第12次安全对话 第12次中日安全对话1月2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和日本外务省审议官别所浩郎分别率两国外交、防务当局人员参加。双方就国际地区安全形势、各自防卫政策等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在安全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应探讨在此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两极体制瓦解后,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由于该地区是各大国地缘政治的交汇处,各国间历史和现实的利益冲突相互交织,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导致这一地区的安全形势十分复杂。总体上看,这一地区的安全形势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