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载于舰上,用来引导或控制导弹飞行的雷达称为舰载导弹制导雷达。它能为导弹提供发射诸参数,在导弹飞行中提供制导指令,以提高导弹命中目标的概率,并减少导弹受干扰的程度。制导雷达与炮瞄雷达相似,同属精密跟踪雷达,区别在于炮瞄雷达是测定被射击目标的坐标,以控制火炮进行射击;制导雷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导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干扰条件下的导弹单发命中概率已成为评定导弹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箔条干扰条件下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评定,建立了雷达导引头接收端信干比模型、舰空导弹圆目标落入概率模型以及抗干扰改善因子模型,从而构建了箔条干扰条件下舰空导弹单发命中概率模型,计算出真实有效的单发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3.
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工作频率的折衷是舰载防御系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导弹制导,相控阵雷达必须提供足够的测量精度以便引导导弹命中目标。为了消除掠海导弹的威胁。改善雷达的低空性能,必须尽可能的采用小的天线尺寸和重量以便安装在舰上更高的位置。为了尽早地发现目标,有充足的时间拦截目标,以及抗ARM、反隐身和安全性等方面满足现实的要求,考虑雷达工作频率的权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反辐射导弹告警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反辐射导弹雷达告警技术和光电告警技术的可行性。定义了告警设备的抗电子摧毁因子,并给出了分析过程和计算模型。以命中概率为指标,对反辐射导弹告警技术的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仿真得出反辐射导弹命中概率与告警设备告警距离、发现概率等参数的关系,可为反辐射导弹告警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防空导弹系统得到雷达干扰支援前后的作战效能,评估雷达干扰的支援效果。以防空导弹拦截空袭飞机的概率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并将其分解为防空导弹可发射批次、搜索雷达发现概率、制导雷达截获概率、防空导弹命中概率和目标的可拦截性,分别计算雷达干扰支援前后上述5个参数的变化,进而得出支援前后成功拦截概率的差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雷达干扰与防空导弹结合使用后作战效能评估的短板,并为防空导弹的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据国外媒体报道,Sawari II计划标志着Eurosam SAAM点防御导弹系统及其相关的MBDA Aster15主动雷达寻的舰对空导弹第一次出口成功。2004年3月,所有3艘F3000S护卫舰承担法国海面实弹射击试验以演示系统性能。2004年3月23日进行第一次试验,在最后博弈机动中使用直接推进矢量控制获得直接命中目标。9月7日进行第二次试验,满足了全部试验目的,捕获目标后进行跟踪,最后由Aster15导弹直接碰撞摧毁。9月29日进行了第三次和最后的试验,沙特舰员再次直接命中目标。实弹射击试验证明Aster15自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7.
雷达间歇辐射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雷达间歇辐射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作战效能,提出了以平均侦察时间和命中概率作为效能指标的方法.给出了平均侦察时间和命中概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雷达采用间歇辐射状态对抗ARM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卫星侦察信息精度对导弹打击海上移动目标命中概率的影响,对于提高导弹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导弹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原理,描述了其作战过程,分析了导弹命中概率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卫星侦察信息精度的导弹命中概率计算模型,并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卫星侦察信息精度对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可接受区间内,卫星侦察信息精度对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在可接受区间外,导弹命中概率随着信息精度降低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拖曳式诱饵干扰严重威胁了单脉冲雷达制导体制地对空导弹的作战效能,介绍了当前导弹对抗拖曳式诱饵的研究情况,指出了现有导弹对抗拖曳式诱饵在制导律设计方面的局限性。在分析拖曳式诱饵干扰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测角原理和干扰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临界角将导弹—目标—诱饵相整合,动态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测角的影响,并通过临界角将地空导弹攻击带拖曳式诱饵目标的制导过程分为临界角前后两个阶段,分析了侧向平面内导弹进入临界角时偏航角和侧滑角对命中目标的影响,为地空导弹抗拖曳式诱饵干扰制导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0.
精确制导武器(precision guided weapon——PGW)直接命中概率大于百分之五十的导弹、制导炸弹和制导炮弹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精确制导导弹种类很多,如地(舰)空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反雷达)导弹和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炸弹和炮弹,由飞机投掷或火炮发射,在接近目标时,弹药上的寻的器及控制系统根据目标和弹药的相对位置自行修正弹道直至命中目标。典型的精确制导炸弹有:美国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精确制导炮弹有美国的“铜斑蛇”半主  相似文献   

11.
空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特征之一,有着重要研究价值.简述HLA组成及原理,根据假设的空战情景,将战机模型分解为雷达、指挥控制和导弹3个模块.分别对雷达发现目标概率,战机在多机空战下攻击目标的选择,导弹在电子干扰下命中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并结合战机联邦成员内部的数据交换和对外声明情况,提出可行方案.有助于多机空战战法研究和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军林安徽省宿松县人,1989年3月入伍,1992年10月入党,海军上饶导弹仓库导弹技术保障队雷达分队分队长,五级士官。这里没有大海的波澜、都市的喧嚣,只有洞库的阴冷、导弹的相伴。20年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8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13.
超视距目标指示是中远程舰舰导弹作战运用的基础。在分析目标指示数据误差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超视距目标指示的原理和舰舰导弹解命中原理和寻的雷达捕捉目标的原理,建立了基于指示站位置的超视距舰舰导弹目标捕捉模型,采用Monte Carlo法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指示站位置对舰舰导弹捕捉概率有明显的影响,得到了求取指示站合理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对提高中远程舰舰导弹的作战运用效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根据射界来评价导弹性能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导弹正常飞行的因素——姿态变化、迎角、过载系数,讨论了制导规律和发射初始条件等,适当改善这些条件可以提高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远程空空导弹发射后并不能全部命中目标的工程现状,提出一种动态评估技术,对发射后的导弹命中有效性进行评估,返回结果供飞行员决策使用。首先论述了动态评估技术的评估方案;其次,阐述了动态评估技术的核心评估系统的内部原理;最后,通过两个仿真实例验证了动态评估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以使飞行员及时放弃不能有效命中目标的导弹,尽快转入下一次攻击,提高对目标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6.
导弹靶试命中精度鉴定方案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武器系统的命中精度战技指标,基于Bayes小子样估计理论,提出了综合贝叶斯理论和概率圆法确定导弹靶试命中精度鉴定的新方法,给出了此鉴定方案的具体计算公式和设计步骤,并进行了置信度分析,同时着重对使用方风险和生产方风险进行建模研究;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导弹命中精度鉴定方案可行性。仿真算例表明,提出的评估方法简单有效,为导弹靶试命中精度鉴定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口径速射舰炮受弹鼓容量及舰炮发射系统限制,一般不能在舰炮武器系统有效射击范围内全航路持续射击,这就要求对射击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蒙特卡洛法,在MATLAB软件平台上计算了小口径速射舰炮武器系统对匀速直线运动导弹的命中概率与弹丸相遇点距离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全航路最大概率命中导弹有效部位为基础制定射击终止点,反推射击起始点的射击方法,提高了舰炮武器系统在全航路射弹数限定条件下的命中概率;以舰炮武器系统跟踪器最大跟踪角速度限制因素为例,分析了导弹运动速度、航路捷径与射击区域的对应关系,并应用本方法对导弹典型航路的射击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提高舰炮武器系统对导弹的全航路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海战证明,反舰(巡航)导弹是今后水面舰船最主要的威胁,这是因为反舰导弹具有体积小、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和速度快的特点,它不易被拦截。反舰导弹主要以水面舰艇、空中飞机和水下潜艇为发射平台,比较难于对付的是来袭导弹的末端航迹均采取以超低空掠海飞行方式接近被攻击的目标。它的雷达回波难以与海杂波区分开来,使得防御须在很近的距离上,才有可能探测/识别是或不是来袭导弹,到拦截命中导弹之间仅有几秒  相似文献   

19.
萌芽隐现:奠定导弹预警系统的发展基础前苏联导弹预警系统和太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美国和前苏联都开始拥有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从那时起,前苏联科学院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就开始了前苏联首部用于监视导弹袭击和航天器飞行的早期预警雷达——"德涅斯特"的研制工作。1962年11月15日,"德涅斯特"雷达在前苏联国防部第10试验场进行了首次试运行。当时,在摩尔曼斯克、里加、伊尔库斯克和巴尔喀什共设立了4部这种雷达。这是一种工作在 VHF波段的电扫描雷达,方位扫描采用调频方式,无俯仰角扫描能力。雷达天线  相似文献   

20.
一、前 言 常规制导武器的最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制导精度,用以打击目标的易损部位,提高摧毁概率。武器脱靶量越小,所需战斗部也就越小,导弹可以小型化。这种命中概率高的导弹,我们称之为精确制导导弹。精确制导武器的准确性不再更多地受距离的影响。如果目标能够被获得,通常就能命中,一旦命中,就能被摧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