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9,(23):64-64
俄第2个白杨M导弹团战斗值班 11月18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施瓦琴科称,俄战略火箭兵第二个“白杨-M”机动弹道导弹团将于年底前进入战斗值班。据俄媒体报道,施瓦琴科当天在莫斯科召开的战略火箭兵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说,俄战略火箭兵第二个装备机动型“白杨-M”导弹系统的弹道导弹团将于年底前完成换装工作并进入战斗值班,该导弹团隶属俄伊万诺沃州捷伊科沃导弹师。  相似文献   

2.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在俄罗斯3月大选前举行了22年来最大规模的核演习,展示其军事力量的复苏,俄总统普京亲自视察此次演习。这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火箭兵挥舞“撒手锏” 战略火箭兵是每次战略演习的主角,也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主力。据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上将透露,这次大演习将从俄罗斯不同地区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演习的重头戏将是“白杨”-M导弹从俄北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的发射。 全球火力量强的地面力量俄罗斯战略火箭兵掌握了俄罗斯全部的陆基战略核武器。按照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出版的最新年鉴统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于今年8月29日宣布,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个装备了公路机动导弹系统“白杨”-M的导弹团将在2006年担负战斗值班任务。它的装备将提升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的质量和作战效果。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装备了巡航导弹的战略空军和战略核潜艇。这两种战略力量可以在极其隐密的状态实施集中进攻,并处于潜在敌对方的视距之外。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海基战略核力量,战略核力量的支柱是井式发射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但这种导弹极其容易被发现并被敌方瞄准。因此,俄罗斯除了公路机动洲际战略导弹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2001,(1):78-79
解放军报2001年1月3日报道。近日,俄战略火箭军总司令雅科夫列夫大将透露,俄军第3个“白杨”-M导弹团已于去年12月底组建完毕并投入作战值班,共装备6套“白杨”-M导弹系统,俄罗斯的核战略打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前,俄战略火箭军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装备了两个“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团,共有20枚“白杨”-M导弹服役。  相似文献   

5.
举动     
《环球军事》2009,(21):4-5
俄战略火箭兵12月开始换装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施瓦琴科10月12日在莫斯科郊区向媒体宣布,俄战略火箭兵将于今年12月开始换装RS-24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施瓦琴科说,RS24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将加强俄战略火箭兵的作战打击能力,并将与已经装备部队的“白杨-M”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一起,成为俄战略火箭兵的主要战略核打击武器。据悉,首次开始换装的将是部署在俄伊万诺沃州的捷伊科沃导弹部队。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了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三叉戟”。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近年来在积极列装“白杨-M”和“雅尔斯”(白杨-M的改进型)系统的同时,也在秘密进行着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工作。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日前表示,俄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白杨-M”和“雅尔斯”导弹系统,成为俄战略核力量的中坚。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暂定名为一“前卫”。  相似文献   

7.
1998年底,俄罗斯的“白杨-M”(SS-27)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完成最后试飞并进入俄战略核力量作战序列,由10枚导弹组成的“白杨-M”新型导弹团部署在俄南部萨拉托夫州塔季谢夫基地,正式担任战略火箭军的作战值班任务。“白杨-M”的研制成功和部署标志着俄罗斯的战略武器现代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这种被俄罗斯官员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导弹究竟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以来,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大幅度削减战略核力量,将战略火箭军由军种降为兵种,并逐步对核力量结构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对俄战略核力量的发展乃至世界安全环境,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俄战略核力量调整的特点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俄罗斯战略理  相似文献   

9.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3):96-96
据报道,俄罗斯玛卡耶夫设计局导弹中心总设计师伏拉基米尔·杰格基亚尔称,玛卡耶夫导弹设计中心是俄罗斯海军固体和液体燃料战略导弹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2004年完成SS-N-23“轻舟”的飞行试验,目前正在导弹中心协作工厂进行该导弹的批量生产。另外,目前俄罗斯海军还装备有两种该中心研制的海基潜射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与SS-N-23导弹一起构成俄罗斯战略威胁力量中海基核力量的基础,并将一直服役至2030年。  相似文献   

10.
概述海上战略核力量是美国国家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威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上战略核力量主要是指采用潜射方式的战略弹道导弹。“三叉戟”导弹是美国现役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历经发展,它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法国是世界上自行研制生产潜射弹道导弹的第三大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计划研制战略导弹。1958年戴高乐将军执政后,主张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加快了战略武器的研制步伐。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中,潜射弹道导弹是法国二次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65年开始研制,经过30余年的努力,先后研制了M1、M2、M20、M4等四型导弹及与之对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形成5艘80枚射程为4000~6000千米的战略核打击力量。目前正在研制M51型,装备后可使导弹射程达11000千米。法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特点是:独立自主研制,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性能,逐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讯——美国将在八十年代内使它的洲际和潜射弹道导弹组成的战略核力量现代化,并还要装备100架有人驾驶的能突破防御的轰炸机,在九十年代采用一种先进技术装备的新型的隐身轰炸机。 与此同时,美国还要用新的系统来替换现有的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国防部将增加研究和发展经费,以便增强美国的核武器遭到苏联第一次打击后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军事》2008,(4):15-15
2008年2月26日。印度进行了首次海上潜射弹道导弹试射。试射的K-15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将装备印度正在研制的核潜艇。印度国防部称.导弹的成功试射,使印度潜射弹道导弹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不仅将推动印度“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发展,而且为印度谋求二次核打击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北约东扩咄咄逼人,俄罗斯睡不安枕。在常规力量难以同北约相抗衡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核武器实施遏制,给自己撑把“核安全伞”,这便是当今俄罗斯的核战略。为此,在军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俄仍未放松对战略核力量的建设,战略火箭军和海军战略核力量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作为三位一体核力量之一的海战略核力量,由于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高、生存力强、作战阵位灵活等独特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未来海基战略核力量将占俄全部战略核力量的50%,海基战略核力量将在俄军事安全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1 俄罗斯海军现有4个级别的战略导弹潜艇27艘,全部为核动力。其中“台风”级6艘,DⅣ级7艘,DⅢ级13艘、DⅠ级1艘,分别部署在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发射阵位主要在巴伦支海和鄂霍茨克海。“台风”级重型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是前苏联于70年代研制的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弹道导弹潜艇,是以美国的“俄亥俄”级为对抗目标的。“台风”级潜艇集前苏联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举动     
《环球军事》2009,(3):4-5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俄罗斯战略火箭兵不会大规模裁员;法国启动安装第二代海空军内部网络;日本在冲绳部署F-15战斗机;美国否认与印度商谈出售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陆军炮兵的正式称谓是“火箭兵-炮兵”。俄陆军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合成部队都编有建制的炮兵部队,依次为炮兵师、旅、团、营等。合成陆军师、旅、团的炮兵部队在战时编为炮兵群。一般来说,军区(方面军)属炮兵辖1个炮兵师、1个重炮旅、1~3个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旅(以下简称“导弹旅”);集团军属炮兵辖1个炮兵旅、1个导弹旅、1个火箭炮团;军属炮兵辖1个炮兵旅、1个导弹旅、1个火箭炮营;师  相似文献   

17.
江山 《环球军事》2005,(3):26-27
据俄罗斯《消息报》近日报道,俄总统普京透露,俄罗斯正在研发不同于其他国家持有的新型核导弹,而且俄战略火箭兵将在2004年年底进行了机动"撒旦"和"白杨"一M弹道导弹发射。导弹武器依不同的打击方式及保存自己的不同途径可以由不同的发射平台,包括空中的飞机,水面舰艇,水下潜艇,地面公路车辆、铁路车辆,地下井等实施发射。这些构成了导弹武器系统的多种发射方式。陆上机动导弹发射是指利用铁路和公路发射车辆进行机动发射导弹,其中较为神秘的是铁路机动发射的核导弹列车。由于隐蔽性及机动性大,美国、俄罗斯等国都装备有这种铁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11,(24):5-5
“俄罗斯将采取以下反制措施:俄国防部将立即在俄西部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的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弹预警雷达系统;在建立空天防卫系统计划下首先加强对战略核设施的保卫;俄战略火箭兵、海军舰队的战略弹道导弹将安装针对反导系统的先进突防设备和新的高效战斗部;俄武装力量将研究在必要情况下可摧毁欧洲反导系统的信息和控制系统措施。”  相似文献   

19.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铁路机动导弹作战系统”的初步设计。这也意味着这种冷战时期令西方胆战心惊的“死亡列车”又要“重出江湖”。实际上,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反导系统和“全球快速打击”计划,面对北约东扩和复杂多变的安全局势,俄罗斯正在重点加强战略力量的建设,一个攻防兼备、跨越太空和海洋的“战略新力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21日,法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可畏”号(LeTerrible)在西北部军港瑟堡举行了下水仪式。“可畏”号是法国建造的第四艘.也是最后一艘“凯旋”(SNLE-NG)级战略核潜艇.全长138米,宽12.5米.水下最高航速25节。可下潜到超过300米深的水域.能够装备16枚可携带核弹头的最新M51型弹道导弹.导弹射程可达8000千米.将于2010年正式服役。“可畏”号的下水仪式,标志着法国海基战略核力量有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