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工学刊》2005,(3):63-63
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长城,开始修筑于公元前7世纪。当时中国境内的楚、齐、秦、韩、魏、燕、赵等诸侯国,为了保卫各自的领地,都修筑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把北方的一些诸侯国的长城联成一线,并把它延长。所以后来的人就说是秦始皇造长城。自秦以后,两汉以至隋唐,1100多年间,长城又多次得到修补和增添。明朝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工作。  相似文献   

2.
长城并非始于秦始皇,在秦以前和以后的好几个朝代,都修建有不同规模的长城。据文献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而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道长城则是今张家口东北,长约2400余里的燕东北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5000余公里的长城。这就是名气很大的秦朝长城。 在秦以后的北魏、北齐、隋朝和明代等朝代,又相继修筑长城。如北魏长城自今河北龙关县至内蒙五原县,全长2000余里;北齐长城自今北京昌平至山西忻定县,全长900余里;隋朝长城有两条;一条东起黄河,西至绥州,全长770里,一条西起榆林,东至紫河,全长500余里;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多里。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说国防意识是民族的精神之柱?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太空中归来的宇航员说,站在月球上观察,地球上的无数人工建筑中,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件:头一件是中国的万里长城,第二件是荷兰的海堤。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秦、楚、齐、燕、韩、赵、魏7个大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各自的边界构筑城墙。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各国修造的城墙联结起来并加以延长。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绵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战国初,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奄奄待毙的泗上小侯了。春秋末期,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奴隶制日趋崩溃,封建制日益兴起。当时的晋、齐、鲁、楚、郑等国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早在西周时期,秦国祖先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分封以附庸之邑,日秦,姓赢氏。由于僻居陕甘,距中原较远,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之国,不得参与诸侯盟会。秦孝公继位后,发奋图强,大胆任用商鞅变法,实行发展生产、奖励军功、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等措施,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一举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赢政时期,完成了统一六国大业。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和军力的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绝对权力,废除分封,设立郡县;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军事上北逐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广辟驰道,这些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秦朝是建立在六国基础上的,各国残余势力的反抗和北方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必须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和预备兵员。秦始皇继承商鞅把常备军和预备役结合起来的做法,在全国普遍实行更卒役、正卒役和预备役(民兵)制  相似文献   

6.
秦代的骑兵     
秦代的骑兵彭文骑兵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出现于春秋之际的秦国。此后,骑兵作为独立兵种登上战争舞台,配合车兵、步兵作战,充分发挥其迅猛、奇袭的战术特点,在战争中屡建奇功。正是借助骑兵的威力,使偏处西北一隅的诸侯国秦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完...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秦、汉、隋、明等朝所修筑的长城,均产生于其奋发图强时期.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和人民兴国愿望强烈,面对未被征服的其他势力,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发展,以积极上进、努力向前、永不懈怠、有所作为的积极心态投入到长城的修筑活动之中,从而使长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表现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8.
古长城反思     
雄伟壮观的万里古长城,是世界瞩目的古代建筑。据说,在人造卫星上从遥远的太空腑瞰地球,最清晰可见的是横贯我国北部地区的古长城。从这条蜿蜒万里的巨龙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和不屈精神,也可以得到信心、力量和唤起对历史的深沉的思考。古长城几乎是与我国的封建制度同时诞生的,这很难断定是历史的巧合。据史料称,长城的修筑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左传·僖公四年》中的“楚国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军事改革的不乏其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使孱弱的赵国在一个时期内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秦的军事强国,更为后世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兵种——骑兵。本文拟就这次改革成功的原因作些粗浅探讨。赵武灵王,名雍,在位期间(公元前325—前299年)正处在各诸侯国间兼并和反兼并更加频繁、激烈的时期。为了能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不少诸侯国先后进行了政治、  相似文献   

10.
横贯于我国北部地区气势磅礴的古长城,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范围内,中原农业社区与北方游牧社区两大经济结构相互撞击的产物,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人为分水岭,是多数中原正朝为维护自身统治而凭借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古长城几乎与我国的封建制度同时诞生。春秋战国之交,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总结长期的战争经验,为了争霸和自保的需要,纷纷揭开了大规模筑城的史页。以楚国为先,魏、齐、中山和秦等国继后,开始在邻近敌国的边境地带修筑绵亘数百里的长城筑垒线。与此同时,崛起于蒙古高原尚处于奴隶制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东巡来到渤海南岸,忽见云雾中露出一群岛屿,黛峰突兀,神妙异常。秦始皇惊问:此乃仙境,何名?一方士慌忙中,见海边有蓬乱的藜草,古人把这种草称为莱,他心机一动答  相似文献   

12.
背景资料: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楚国为抵御敌国进攻,修筑了军事防御工程——楚长城。后各国纷纷仿效,出现了齐、赵、秦长城。楚长城现有约800公里长,是史前城堡型军事防御工程的模拟、延续和演进,有相当研究价值。由于古文献用语简约,年代久远,使这位“长城之父”在伏牛山腹地沉睡了2000多年。1998年到2000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召日报》等媒体  相似文献   

13.
秦汉,起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历时44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发生重要的变革,涌现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事人物,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秦代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秦顺应历史发展,经过长期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秦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在政治上创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在经济上确立了土地个人私有制,奖励耕战;在思想文化上采取独尊法家、焚书坑儒、禁私学、书同文、行同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古文献记载,从公元前677年到公元前383年的294年间,陕西省凤翔县的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秦国先后历经19位国君执政,完成了氏族末期到奴隶社会的过渡,又开始了向封建社会的迈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氏与韩、魏两家携手联合,一举翦灭了智氏而分据其地,历史进入了主要由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争雄的战国时代,经过了200多年的兼并战争,至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局面才告结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在春秋军制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变化,并形成了自己显著的特色。本文择要分别论列如次。 一、军事领导体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在秦朝暴政和秦末战乱所造成的经济凋敝的残破局面下,西汉王朝诞生了,这是继秦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与唐并称的盛世王朝。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止,西汉王朝经历了20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中原王朝与北面匈奴的关系,随着各个历史阶段双方实力消长的变化,既有玉帛互报,亦有干戈相见,反映在边防建设与斗争上,就是战略防  相似文献   

17.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中国古长城,从春秋时期开始修筑至明末结束,前后2000多年,贯穿十几个朝代,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对中国古代国防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积淀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国防精神的载体和图腾.  相似文献   

18.
七雄并峙开新宇适龄男女皆服役春秋末年,随着诸侯兼并愈演愈烈,众多诸侯国仅剩下秦、楚、齐、燕、赵、魏、韩七个大国了,历史上把这七雄并峙时期称为战国时期。战国,是我国历史的新时期,腐朽没落的奴隶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兴的封建社会制度确立起来。在  相似文献   

19.
农历一月,人们习惯写作"正月",读音将"正"读作"征"(zheng)。为何呢? 原来,我国现行的农历是夏朝制订的。可是,夏朝以后,哪一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曾随着朝代的更换几次变动。据史传:商朝把夏朝规定的十二月作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把十一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则把十月作为每年的第一  相似文献   

20.
植树造林,不仅有益于当代,而且造福子孙。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林业方面有所建树的有识之士,不乏其人。焚书不焚种树之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但是有几种书他下令不烧,其中就有种树之书。后来秦始皇东登泰山,还专门下令不许砍伐草木。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