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所属的“鳟鱼”号潜艇接受了一次特别任务。上级命令它立即给前沿几个岛屿运送弹药和补给品。为了尽可能多地运送些弹药和军需品,水兵们把潜艇内舱的鱼雷移到固壳外面的夹层中,又卸去了艇上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备发展与相关概念和技术方法不相适应,且不相统一的现实,从潜艇鱼雷攻击的特点和攻击使用需求出发,对潜艇鱼雷攻击的任务过程和射击控制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在阐述鱼雷武器作战使用有关术语所描述的作战使用方式及战术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武器系统必须提供的相关使用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媒体报道,伊朗海军总司令前不久宣布,伊朗海军已于去年11月中旬接收了两艘新型近海潜艇。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加入现役的新潜艇正是伊朗自主建造的能够执行作战任务的加迪尔(Ghadir)级微型潜艇。该型潜艇的外形像一个大型的鱼雷,将主要在伊朗附近数公里的海域活动,任务是布设水雷和运送蛙人进行特种突击作战。  相似文献   

4.
基于Petri网的潜艇CGF鱼雷攻击行为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潜艇对舰鱼雷攻击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基于Petri网理论研究了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行为建模问题.在对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准离散化分析与构建了鱼雷攻击过程Petri网结构的基础上,将Petri网的变迁和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战术规则相关联,并提出了解决变迁冲突的方法,建立了基于Petri网行为模型.这种运用Petri网特有的可视化和以动态方式描述了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方法,有着坚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潜艇CGF鱼雷攻击自治行为规划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面舰艇和潜艇反鱼雷防御系统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主要鱼雷威胁、反鱼雷防御的要求和解决办法。详细介绍了水面舰艇和潜艇反鱼雷防御的战术情景、解决办法、国外反鱼雷防御系统的发展并介绍了几个典型系统。  相似文献   

6.
从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角度考虑,把潜艇的鱼雷攻击过程分为鱼雷隐蔽航行段、鱼雷暴露航行段两部分.以水面舰艇编队受到潜艇自导鱼雷隐蔽攻击为想定,研究来袭鱼雷的各种征候,推导出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初始方位和初始距离.对潜艇发射鱼雷后的战术行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舰载机搜潜区域,并推出理想状态下的舰载机搜潜发现效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鱼雷武器的战术特点及其在潜艇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了在潜射鱼雷武器装备发展相关环节上应着重顾及、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攻击水面舰艇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潜艇发现目标后,对目标进行可攻区域的分析判断是潜艇后续占位攻击行动的基础和前提.以潜艇鱼雷攻击为背景,通过对鱼雷有效射击区域和鱼雷攻击可攻性的分析研究,得出潜艇鱼雷攻击极限攻击角和与之相对应的可攻区域,为潜艇鱼雷攻击的占位机动和火控系统仿真建模提供了参考依据,完善了潜艇鱼雷攻击作战使用理论.  相似文献   

9.
目标、潜艇及其鱼雷武器系统和水文环境是潜艇鱼雷攻击的基本条件。占领射击阵位是攻击中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从分析鱼雷射击可行域、潜艇机动可行域入手给出了在一定攻击条件下的潜艇占位可行域。  相似文献   

10.
现代潜射鱼雷多为线导+声自导鱼雷,其导引方式中蕴含有丰富的潜艇位置信息。首先,从线导鱼雷现在方位导引法的弹道特征和导引机制入手,详细分析了潜艇分布区域的确定原理、构建了区域计算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通用性的探讨,证明了这一反潜区域判定方法具有典型战术特征。其次,根据仿真检验,定量分析了线导鱼雷方位线中蕴含潜艇位置的偏差量。研究表明,根据线导鱼雷弹道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潜艇分布方位,这对反潜兵力的对潜反击作战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常规动力潜艇与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被认为是主要的攻势布雷运载平台,并可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敌海军基地和敌潜艇巡逻海域布雷。世界各国海军早已将潜艇鱼雷发射管布放水雷纳入装备系列,但在执行布雷任务时,严重地影响鱼雷攻击能力。为了解决水雷同鱼雷在潜艇上的诸多矛盾,近年国外竞相开发了潜艇外挂布雷装置,有效地增加了潜艇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号称“水下霸王”的核潜艇按照任务与武器装备的不同,可分为: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  相似文献   

13.
以舰用水声对抗系统对抗来袭线导鱼雷为作战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过程描述,从探测识别判断、舰艇指挥决策、布放火箭助飞干扰器、干扰潜艇平台的机动规避、布放火箭助飞/拖曳式声诱饵和舰艇远离鱼雷的机动规避六个阶段探讨了舰用水声对抗系统对抗线导鱼雷的战术运用方法,并通过图表分析得出了舰艇分布放干扰器干扰敌潜艇的最佳机动航向,以及舰艇布放声诱饵后远离鱼雷的最佳规避航向。研究结果对未来水声对抗装备器材的研发以及水声对抗作战战术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依据复杂对抗的作战条件和日益增长的鱼雷航程对潜艇鱼雷攻击带来的新问题,在综合分析潜射鱼雷各种自导方式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攻防行动策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战术使用方法和鱼雷技术两方面保证自导鱼雷攻击的有效性。指出自适应变换自导方式搜索是提高鱼雷战斗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确定鱼雷自导方式转换时机和转换方案是实现鱼雷智能搜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支成立三年的年轻部队,却先后已有7条潜艇完成舰队组织的全训考核任务,并圆满完成了战备值班任务,20余次参加海军、舰队组织的海上实兵演习,某潜艇首次实射国产某型新鱼雷一举击沉活动靶船,4条潜艇先后完成了带战术背景的战备巡逻暨远航,涌现出了全军优秀指挥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海军十杰青年"教练艇长马庆忠、海军优秀指挥军官教练艇长胡文明等先进人物典型。为把自己打造成坚强的水下拳头,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部队在执行任务中淬火洗礼,在战备训练中迅猛发展,在全面建设中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6):70-70
另类潜艇部队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与陆军关系差是出了名的。帝国海军给守岛陆军兄弟运送补给时,常常是把供给品推到海里,任由它们漂到岸边了事。求人不如求己,日本陆军干脆背着海军研发了三种潜艇。这些潜艇专搞运输,不装鱼雷,可见陆军也没准备帮助海军的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潜艇高频段辐射噪声、传播损失、鱼雷的干扰噪声级等影响鱼雷被动声纳方程的因素,定量分析了潜艇航速和航向对鱼雷被动声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对潜艇规避处于被动声自导状态鱼雷的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讨论了潜艇规避航速和航向对潜艇纯机动被动声自导鱼雷成功概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统计得出了潜艇规避航速和航向的最优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现代潜艇上都装备有鱼雷武器系统。把鱼雷(含水雷和导弹运载器)从码头上装进潜艇耐压体内的鱼雷舱中雷弹存放架的过程叫装载。把放置在雷弹存放架上的鱼雷装到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现代潜艇装载鱼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从鱼雷装载舱口进行。在潜艇指挥台围壳的正前方、鱼雷舱的正上方配置着一个鱼雷装载舱口和鱼雷装载装置。该装载舱口和鱼雷装载装置都安装在潜艇耐压壳体的上部。装载舱口盖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潜艇备战备航阶段,欲往潜艇装备鱼雷、水雷等武器时,才打开装载舱口盖和调整鱼雷装载装置用起重机吊车将鱼雷放置并固定在鱼雷装载装置(即可旋转式鱼雷存放架)上,随后启动装载装置的动力系统(电动机或油压作动筒)使鱼雷装载装置的鱼雷存放托架和鱼雷舱内的鱼雷托架相对接,形成一个倾斜的鱼雷滑道(与艇体水平面的夹角为25°-40°为宜),然后解开鱼雷的固定带,操纵鱼雷从滑道上缓缓地滑入潜艇鱼雷舱中,此时用鱼雷舱中的电动葫芦  相似文献   

19.
潜艇防御反潜自导鱼雷是潜艇防御作战行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潜艇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入手,采用模糊控制理论,通过建立语言值的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变换器以及给出响应动作这几个步骤,重点分析了潜艇从舷角入手结合模糊控制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方法,得到了潜艇纯机动法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模糊控制表,为潜艇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反潜战如果仅从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其过程就是探测、识别、定位、攻击,即最终要落实到对潜艇的攻击上。要攻击就要有武器。由于潜艇是在水下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活动,使得并非所有的武器都可以用来攻击潜艇。目前能够用来攻击水下潜艇的武器主要有4种,即深水炸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和反潜水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