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传统经验值得出了舰艇在布放噪声干扰器后干扰潜艇平台的机动规避航向和舰艇布放声诱饵后远离鱼雷的机动规避航向。考虑到舰艇在布放声诱饵后远离鱼雷的规避过程中不可能时刻保持直航,又利用运筹学优化原理,将舰艇远离鱼雷的机动规避航向问题归结为有约束的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利用求解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得到了舰艇的最佳机动规避范围。  相似文献   

2.
针对舰艇使用火箭助飞鱼雷与潜艇对抗的典型样式,分别建立了潜艇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模型、火箭助飞鱼雷对目标提前位置射击参数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潜艇机动模型和命中概率计算模型,采用模拟法计算了火箭助飞鱼雷单雷射击和双雷齐射的命中概率,总结了射击距离和潜艇航速对火箭助飞鱼雷命中概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火箭助飞鱼雷作战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来袭鱼雷进行防御成为水面舰艇对潜防御作战的重中之重.根据世界主要海军国家普遍装备的火箭助飞声诱饵的使用原理、基本战技性能,结合"线导+声自导"鱼雷的作战过程,仔细分析了水面舰艇对抗鱼雷的作战态势,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得出火箭助飞声诱饵的最佳使用方式以及舰艇的机动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型鱼雷对抗系统(CIRCE)是德国和意大利为满足海军新型212型潜艇对软杀伤鱼雷对抗系统(TCM)的需求而设计的,通过发射水声干扰器和诱饵来有效迷惑鱼雷,实现对先进小型鱼雷及线导或非线导的声自导大型鱼雷进行对抗,系统反应快、防御功能强。  相似文献   

5.
由于空投鱼雷入水点距离潜艇较近,潜艇单靠机动规避摆脱鱼雷跟踪比较困难。针对空投鱼雷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规避敌方鱼雷的对抗方案,分析了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的使用方法并建立了噪声干扰器干扰模型和自航式声诱饵发射扇面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表明:采用本模型确定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的使用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拖曳声诱饵对抗自导鱼雷的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舰艇噪声、机动性能、水声环境和鱼雷自导逻辑的基础上,对舰艇使用拖曳声诱饵对抗自导鱼雷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对拖曳声诱饵的使用效果及战术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潜艇水声对抗及水声对抗器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装备的发展,在论述潜艇水声对抗的地位和战术特点的基础上,从水声对抗器材作用原理的角度,把目前国内外水声对抗器材归为噪声干扰、气幕屏蔽、声学诱骗三种类型。通过剖析这些水声对抗器材的对抗机理,深入分析了它们适宜的应用时机和可能实现的战术目的。进而,提出了各类水声对抗器材在使用时机方面对潜艇作战效果所具有的两面性,以及潜艇使用水声对抗器材后自身的机动策略是达成其战术目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水面舰艇编队水声对抗模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编队内舰艇的生存能力.为了提高编队水下鱼雷防御能力和生存能力,重点研究了典型舰艇编队条件下使用助飞对抗器材对抗声自导鱼雷攻击的对抗模型,并对其对抗效能进行了仿真检验.研究结果可为水声对抗器材在舰艇编队条件下的作战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机动受限的舰艇防御声自导鱼雷是常见的作战态势之一,而对抗武器的选择和使用就是此时保证舰艇安全的关键。对此在分析作战态势的基础上选择火箭诱杀弹作为对抗武器,并建立其数学及仿真模型,在设定的战术背景下运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仿真,对采用不同的发射数量、发射时机,以及不同的对抗武器时舰艇的生存概率进行了比较,理论验证了机动受限时舰艇选择火箭诱杀弹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其使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战术问题,为部队实际应用武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反鱼雷作战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攻击鱼雷(或鱼雷齐射)实现它的使命。为此,本文介绍的基本解决办法是迫使鱼雷跟踪一条使它尽可能远离舰艇的航线,从而耗尽鱼雷的续航时间(软杀伤)。 为达此目的,受威胁的舰艇要进行规避机动,并在预警方向上,按照符合一定最佳策略的时间和模式发射诱饵和干扰。 各种研究已引出一个方案,它包括有三个主要子系统的自适应模块化系统: 鱼雷报警子系统:它的功能是提供自动预警。 反鱼雷综合和反应子系统:它根据一定的策略和鱼雷报警信号,推敲舰艇机动建议和诱饵和干扰发射机的部署。该模块包括处理设备(报警、环境、工作配置)。 反鱼雷干扰子系统:它的功能是欺骗或干扰鱼雷或者使鱼雷失效(将来系统发展)。 在提供的基本解决办法中,该子系统包括诱饵/干扰发射机系统、运载火箭、火箭和发射平台间的接口和部署系统。 本文将重点叙述作战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功能,不涉及有关报警系统和干扰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11.
潜艇自航发射鱼雷可以降低发射过程的辐射噪声,有利于提高发射艇的安全性。通过分析自航发射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现有533mm口径潜艇鱼雷发射管实现自航发射的可能性、后端补水的自航发射、有动力后端补水的自航发射等几个问题,得出了533mm口径的潜艇鱼雷发射管不可能实现自航发射的结论。另外,对降低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出管速度给鱼雷和发射艇带来的风险作了分析,得出了为保证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安全不能随意降低鱼雷出管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攻击海上目标的等概率阵位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指出了目前装艇使用的潜艇火控系统中鱼雷等概率阵位图中的错误。对在各级海况下使用不同攻击方式时 ,潜艇在不同目标距离、舷角对目标进行攻击的捕获概率进行了计算 ,并利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等概率阵位图。由此澄清了等概率阵位图中的一些错误 ,为潜艇部队作战使用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又提供了一种直观简便的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3.
潜艇自航式诱饵组合使用方法的优劣主要评判依据是使用的方法最终使得潜艇对抗鱼雷成功的概率,对抗时间和诱骗距离是影响对抗成功概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又主要围绕发射时机、初始航向以及潜艇机动等几个问题展开。通过分析各个诱饵的作战使命,在一定态势下,根据诱饵的性能、鱼雷报警距离及舷角等各方面因素,建立大小口径声诱饵协同作战的弹道模型,并由此得到了诱饵发射时机、初始航向等参数。  相似文献   

14.
潜艇自航式诱饵组合使用方法的优劣主要评判依据是使用的方法最终使得潜艇对抗鱼雷成功的概率,对抗时间和诱骗距离是影响对抗成功概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又主要围绕发射时机、初始航向以及潜艇机动等几个问题展开。该文通过分析各个诱饵的作战使命,在一定态势下,根据诱饵的性能、鱼雷报警距离及舷角等各方面因素,建立大小口径声诱饵协同作战的弹道模型,并由此得到了诱饵发射时机、初始航向等参数。  相似文献   

15.
潜艇鱼雷武器多通道射击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潜艇武器系统演变到武器通道的客观必然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反鱼雷技术在海上攻防对抗过程中给潜艇鱼雷攻击带来的困难。为了弥补鱼雷同一种自导方式齐射在对抗阶段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潜艇鱼雷武器多通道射击控制(或多自导方式鱼雷混合齐射)的概念。研究了实现鱼雷混合自导方式齐射所涉及的技术环节,给出了解决齐射各雷相互干扰、射击参数解算等问题的相应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火箭深弹系统拦截鱼雷的技术改进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多用途是火箭深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根据水面舰艇武器装备的实际,仅从拦截潜艇发射的鱼雷角度出发,对舰载火箭深弹系统拦截来袭鱼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火箭深弹系统拦截鱼雷的系统选择、深弹战斗部的开发、引信选型、发射管安装及配置、火控系统的改进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潜射鱼雷作战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潜艇作战需要 ,总结出潜射鱼雷作战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在此基础上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潜射鱼雷作战能力评价指标权值 ,并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以评价潜射鱼雷作战能力指标向量的灰色关联度作为评价准则 ,建立了潜射鱼雷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分析了诱饵在发射管内的运动,建立了诱饵发射后在脱离发射管阶段及在初始弹道阶段的弹道数学模型,并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安全的内因,提出了为了保证诱饵发射的安全,应合理确定发射时的艇速、诱饵出管速度、合理选择舵角和操舵方式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来袭鱼雷的制导类型进行识别是水面舰艇实施有针对性鱼雷防御的前提条件,方位变化率则可作为类型识别的一个重要的识别依据。首先,从不同类型潜射鱼雷的发射方式和弹道特征入手,分别推导出潜射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方位变化率的表达式。其次,仿真分析了不同类型潜射鱼雷方位变化率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给定的态势下,给出了四种不同类型潜射鱼雷方位变化率随雷舰距离的变化规律曲线。仿真结果能为鱼雷制导类型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潜艇防御作战的特点和对手情况出发,研究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担负的作战使命,提出了受迫式和主动式使用自航式声诱饵的概念,分析了各种反潜兵力、反潜兵器和海底反潜网所具有的反水声对抗能力,以此为基础,探索现代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应具备的功能.指出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应具备声学、运动和尺度三维的诱骗能力,此外,潜用自航式声诱饵还应具备固定弹道射击控制模式、实时规划弹道射击控制模式等战术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