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军对敌我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40年代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对单兵敌我识别系统的研究,则始于90年代中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下述4点:(1)现代作战武器的射击精度、射程和杀伤力大大提高,徒步士兵面临着来自其他士兵、空中平台或地面车辆攻击的危险。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武器的作战效能,必须有一种好办法确定士兵正在瞄准的目标(如单兵、单辆坦克或直升机)是敌人还是友军?他是否正在受到友军单兵、武装直升机或地面战车的威胁?(2)一些军事强国将现代士兵视为一个自主作战能力比以往强得多、能与其他作战单元(如地面车辆和空中平台)协同作战的作战平台。因此,急需研制能够满足单兵与多种作战平台协同作战需求的敌我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
1944年春天,在东线作战的德军损失大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苏联土地上浸透了德国士兵的鲜血,他们的坟墓数不胜数。火车每天将数万伤员载运回德国,医院爆满,德国的城市和乡村出现了越来越多肢体不全、拄着拐杖或瞎眼的士兵。此战,使、希特勒失去对曼斯坦因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5,(10):52-53
英国媒体报道,电影《帝国的毁灭》讲述了希特勒最后的日子以及苏联红军夺取德国首都柏林的战役。在那场激战中,成千上万的苏联红军和德国士兵死亡,然而他们的尸体却未来得及掩埋。不过,有一个德国人默默从事着这项工作。他将这些士兵的尸骨从地里挖出来再埋到公墓里,几十年来,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4.
从巴尔干半岛到兴都库什山,德国共部署了9000名士兵德国2007年的国防预算草案将国防预算增加了4.8亿欧元德军的新型装备将大幅提高德国武装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未来战场上士兵的生存能力、作战能力,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美国、德国和法国等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开发未来步兵新的武器装备。下面简要介绍美国、英国和法国未来士兵的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6.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中的一些士兵是从德国的黑森堡雇用的。因语言不通,英军指挥官无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的士兵对基本权益保障有新要求。随着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士兵权益保障愈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必须研究新的历史环境中士兵的需求,切实解决干部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加快建章立制,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确实把士兵的基本权益保障好。  相似文献   

8.
人武部的士兵与连队的士兵相比,自由支配时间多、对外交往多、单独执行任务多、接触经费多,而受管理监督的层面少。如果不加强管理,很容易出问题。如何做好士兵的管理,是编制调整后人武部必须而对的问题。笔者对此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9.
英军的“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英军于1993年提出“未来作战士兵系统”(FFSS)计划,后更名为“未来步兵系统技术”(FIST)计划。1999年再次更名为“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缩写仍为 FIST,也译为“重拳”计划或“拳头”计划)。“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已完成研究、概念论证、可行性和技术演示阶段。2001年8月该计划被核准获得初期启  相似文献   

10.
1940年5月间,法国北部贝蒂纳的拉皮涅特小镇外围,英国远征军正朝敦克尔刻败退,德军紧紧追赶。5名德军士兵躲在农场的一堵矮墙后面暂避英军后卫部队的火力。突然间,德军带队军士惨叫一声倒地毙命,一枝羽箭洞穿军土前胸!德国士兵惊恐万分,转眼间,周遭枪声迫近,剩余的德国士兵来不及放枪就追随军士而去。一时间,英军长箭退追兵的消息不胫而走。用弓箭打机械化战争,德军指挥官斥之为太离谱。但对于射出这一箭的英军上尉杰克·丘吉尔而言,战争从来就不曾改变。  相似文献   

11.
正1916年,英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马克Ⅰ"型,并将其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大陆的泥泞战场上。当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目睹这些此前从未见过的"钢铁怪兽"碾过战壕和铁丝网时,他们像"吓得半死的兔子"一样落荒而逃。这些失魂落魄的德国士兵可能想不到,仅仅二十多年后,德国就凭借威震欧陆的坦克部队以及古德里安创立的"闪电战"  相似文献   

12.
张建程 《政工学刊》2011,(10):24-25
大学生士兵作为士兵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有文化素质高、思维方式活等特点。搞好大学生士兵教育,必须紧贴思想特点,坚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夯实当好合格兵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3.
发动群众 ,实行民主监督是管好干部的重要方针。要坚持这一方针 ,就必须做到 :(一 )坚持公开的原则。所谓公开 ,就是把干部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公开 ;干部处理问题、决定问题的政策依据公开、处理结果公开 ;与士兵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大事公开 ,让士兵知根知底 ,以公开求公正。(二 )坚持定期评议。充分发挥军人委员会的作用 ,对干部的工作表现及在“三讲”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评。对群众讲评意见干部要进行反思 ,实事求是制定整改措施 ,拟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并将改进的意见向群众进行汇报。(三 )扩大民主监督的渠道。为了使干部随…  相似文献   

1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当将军先得当士兵,否则成为将军就是传说。要想让传说变为现实,必须脚踏实地地从当好普通一兵开始。沈阳军区某高炮团大学生士兵柴梓淞,就是这样一位怀着将军梦、脚踏实地向前进的士兵。柴梓淞入伍一年就被评为"携笔从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标兵",荣立三等功。让我们打开他的日记,看看优秀士兵是如何成长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协约国求和遭到拒绝后,准备发动新的进攻,然而,这时却出现了灾难性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此病使作战双方深受其害。在德国,有40万人死于该病;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病倒了,仅英格兰平均每周死亡达4482人;在法国巴黎,平均每周有1200人丧生;在美国,有近50万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士兵更产生了厌战情绪,士气低落。尤其是德军,许多士兵逃离战场,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大学生士兵日益增多的新形势,必须充分认清大学生士兵提干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探寻大学生士兵提干工作的方法,拓宽基层干部生长渠道,切实把大量的地方高校优秀大学生吸引到部队来.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预备役士兵“在册不在位,在编不在籍”的现象日益突出。加强对预备役士兵的动态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对预备役士兵的动态管理,必须从强化预备役士兵“兵”的观念入手。要像现役部队抓新兵的入伍教育一样,抓好对预备役士兵的入队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实现由“民”到合格预备役“兵”的转变。与此同时,组织预备役士兵认  相似文献   

18.
法国陆军一体化单兵装具和通信士兵系统一体化单兵装具和通信(法语缩写为FELIN)士兵系统的研制是法国继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的初步研究与发展项目后的最新举措。它是基于步兵被认为是一个系统的前提下,包括研制以综合的士兵系统为目的新型军服、作战装备。其设计思想是机械武器系统,如:将装甲战斗车辆应用的综合设计与研制理念应用于步兵。  相似文献   

19.
妥善安置伤病残士兵是保障士兵切身利益、持久维系部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移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必须创新思路,加强统筹,强力推进,促进各项矛盾问题的解决,确保伤病残士兵移交安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教育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历史,但人们必须正确对待历史,只有真正以史为鉴,才能找到连接昨天、今天和未来的正确道路。(二)二战后的德国经过几十年反省自责,主流社会已经形成一种共识:铭记这段历史,永远记住纳粹法西斯罪行,并把这种认识世世代代传下去。德国教育法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时期历史的内容,学校教师必须对有关纳粹专制的历史进行深入讲解,特别要讲解关于集中营和大屠杀的内容。德国1994年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犯罪法》规定,严格禁止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使用纳粹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