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武警湖北总队某训练基地靶场的几个训练镜头,被称之为火炉的武汉,炽热的阳光让枪管发亮,即便是绿荫掩盖的深山,暴烈的热风连水也觉得滚烫。战友们任凭汗如雨下,屏住呼吸心如止水,右眼绽射出火光,食指微扣扳机,有意瞄准无意击发,此时此刻那一瞬间,如一绺凉风沁入心房,弹头随即高速旋转,狠狠地穿过靶心。长时间多次训练,经历了紧张与彷徨,尝尽了汗水的滋味,一次次枪响,一次次失败,好男儿不言败,功夫不负有心人,百炼才成钢,信心自然在,当战士们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这首歌曲时,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亢奋激扬的歌声告诉我,战士们胜利归来了。我把敬仰的情感寄托给这群钢铁战士,他们有的泰然沉着、有的谈笑自若、有的纯真娇憨、有的虎虎生威……我用镜头捕捉到这些军人的身影和他们的表情,并记录下这个骄阳似火,硝烟弥漫的“战场”缩影。  相似文献   

2.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一、二、三、四!” 听到这嘹亮柔美的歌声、宏亮的番号声,看到这身着迷彩服、步伐整齐、精神饱满的队伍,你一定以为走进了部队女兵的营地。其实,这只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江陵县赴“两山”前线慰问团归县时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云南省京剧院院长关肃霜,去年11月9日在昆明亲切接见江陵县赴“两山”前线慰问团时,欣然挥笔为家乡籍战士题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个别战士在服役期内私自离队的现象屡有发生,有的离队战士甚至长期不归。认真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是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部队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保持部队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战士“私自离队”的主要表现以及对部队建设的危害 为了有针对地性地研究解决战士私自离队问题,最近我们到一些基层部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私自离队战士在数量上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从兵龄看,新兵多,约占77%,第二年度以上兵少。从兵员籍贯看,来自内地的兵多,约占58%,从本地入伍的少。从兵员家庭经济状况看,来自城镇家庭经济富裕的多,约占88%,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少。 战士私自离队的直接原因有四种类型:一是过不惯部队紧张而艰苦的生活的,约占45%。二是感到部队无吸引力,个人发展无望,想到地方挣大钱的,约占25%。三是因家庭出现特殊变故,如父母离异、亲属优化组  相似文献   

5.
在营区你说找汤景杰班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晓,但你一提到"汤司令"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汤司令"是通信连官兵给他起的,只因为他管的事儿多,从连队台站装备维护到新战士的培训,从文件录入到办公设备维修都归他管,管的事情多,是因为他有底气。  相似文献   

6.
苦甜说     
部队海训归营,只见一个个官兵如同一座座黑塔,被海水浸泡过的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十分熟悉的脸蛋看起来似乎有些生疏。近前问一位战士:“苦不苦?”他爽朗地回答:“面对艰苦,苦熬,吐出来的还是苦水;苦干,感受到的却是苦中有甜。”好一个充满哲理的“苦甜说”。  相似文献   

7.
正确看兵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孕育了富于时代特征的新时期战士。要想带好新时期战士,首要的就是要着眼时代发展,调整看兵视角,以正确的眼光去认识战士、分析战士、赢得战士。  相似文献   

8.
邹方清 《政工学刊》2011,(11):59-59
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开启人心灵的钥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坏,对开展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带兵人就要通过情感对战士施加影响,时时记着战士处处想着战士、事事依靠战士,用尊重、关心、喜爱的情感去感染战士,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激发和增强战士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和促进战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军嫂,在你的心中是个啥样?有人说,军嫂是手搭凉棚,望眼欲穿,千里抱子寻夫的憨厚农妇:有人说军嫂是长着一双粗手、大脚,一进军营就帮战士们拆被子、包饺子、洗衣服,勤快、善良的下岗女工;有人说,军嫂大多是到了随军条件就退职归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还有人说军嫂这个称呼是受照顾、遭同情的代名词,褒中有贬……  相似文献   

10.
谈战士心理管理王龙,志明战士心理管理是指抓住战士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密切官兵关系、加强基层建设的目的。对战士的心理管理主要是由战士的心理特点而决定的。二十岁左右的战士年少气盛,可塑性强,情绪易于冲动,遇事富于激情和幻想,喜欢细腻的...  相似文献   

11.
姚旺 《政工学刊》2005,(1):25-25
“知兵”,即掌握战士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战士在哪里,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这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带好兵的前提。当前,经常有基层干部抱怨: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了,天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却搞不清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身入心不入,身在兵中不知兵?1.所有的“痛”都自己扛———打不开战士的“话匣子”,掏不出战士的“心里话”。战士从五湖四海汇集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有了问题找组织,这是常理。可现在的战士经历丰富,性格各异,思想比较隐…  相似文献   

12.
他,中等身材,一身戎装,显得壮实、干练。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从当战士、秘书、科长到任市人武部政委,一直沿着积极进取的人生轨迹,矢志不移地前进。他就是钟祥市人武部政委万星火。 真情融武装,立足本职不思迁 1972年,万星火从野战部队调到钟祥市人武部工作,至今已有23个春秋。不论是当干事,秘书,还是任科长和政委,不论在军队序列,还是改归地方建制,岗位几经变化职务不断变迁,但他对武装事业的挚爱之情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13.
解决保护战士隐私问题,关键是处理好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与尊重战士人格、促进战士健康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把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与维护战士合法权益的理念统一起来。要认识到,在基层部队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士的思想状况,是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一忌当众谩骂。有意识地当着大家的面数落战士,让其当众“丢脸”、“出丑”,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这样做是让战士长记性,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但他们没有想到,人是有自尊心的,伤了自尊心就等于污辱了人格。战士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对干部不满,产生逆反心理,给官兵关系蒙上阴影,增加管理教育的难度。二忌一味批评。在管理教育战士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总感到,多批评是对战士的严格要求,这是步入了教育误区。其实,战士可塑性强,需要赏识、赞扬和激励,给战士工作上的动力。若一味地去批评战士,久而久之,战士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庐江县新渡乡武装部长夏安德,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全乡官兵在部队的成长进步,热心为军属排忧解难。去年6月,新渡乡武装部被总参、总政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武装部。夏安德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专武干部”、“十佳武装部长”。 在夏安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战士成长进步档案》、《战士来信来电话登记表》、《战士探家登记表》、《战士家庭生活档案》等有关全乡战士情况的登记资料。他与全乡每个战士都保持密切的联系,每个  相似文献   

16.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再见吧, 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万遍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领会,只觉得心里热乎乎……  相似文献   

17.
邓海军 《政工学刊》2014,(12):44-44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关心体贴战士,为战士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是应尽的基本职责和岗位要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干部把战士放在心上,战士就会把单位挂在心里;干部越是关心战士,战士就越会尽心工作。道理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具体操作起来,一些基层干部却往往把握不住,不自觉地陷入思想行为的误区,导致关心偏了向、变了味。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少数同志在爱兵问题上对一些是非界限把握不准。有的帮战士争名逐利,在立功受奖、选改士官、入党提干等关系战士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觉得争的名额越多,越能体现自己对战士的关心;有的为战士袒护揽过,当战士违反纪律造成影响或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时,不主动帮其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接受批评,反而积极为其辩护开脱;有的给战士“出谋献策”,想歪点子,出馊主意,经常与战士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搞不正常交往,讨战士的欢心;  相似文献   

19.
语录体     
让战士把话说完!——到机关参加会议的战士发言被打断,团政委当即制止。尊重战士无小事,哪怕是战士的一次举手、一次发言,都应真正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来。花费再少也不能让战士埋单!——近日,在野外驻训的济南军区某机步旅坦克五连战士小魏领到了自己垫支的96元差旅费。而在3天前,就此事他还羞于开口。"不值一提"的小额差旅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上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蔓延 ,一些战士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 ,给干部送礼的日渐增多。无论何种情况 ,战士给干部送礼大多是出于无奈。要建立纯洁的官兵关系 ,干部在给战士退礼时 ,要讲究方式方法 ,不能太生硬 ,以伤战士自尊 ,要诚恳地对战士进行思想教育 ,做到退礼有理有“礼”。一些战士受人际关系“物化”的影响 ,为达到某种愿望 ,往往在入党考学、立功受奖、战士提干、骨干调配、选改士官、新兵分配、选调学兵、探亲休假和犯了错误以求减轻处罚时 ,用礼物充当“敲门砖” ,开方便之门。干部如果“来者不拒” ,将助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