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貌换新颜全靠党支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四师74团2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连队,有人口329人,耕地1.1万亩。前几年,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比较差,加上渠系老化,职工种地连年亏损,使得人心涣散,老军垦逝了,小军垦老了,新军垦跑了,连队土地大部分被外地老板承包,连队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2.
卢友东 《兵团建设》2012,(13):18-19
7月1日,笔者分别走访了柯羽华、吴世杰两位老军垦,与他们聊起了近十年来农十师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说到出行的变化,老人们都一个劲地赞叹。去年4月,这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从地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五团、一八六团搭乘班车到达师部北屯后,直接乘坐K9792次列车前往乌鲁木齐,后又转乘飞"机抵达北京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走进北京"活动。通过亲历,再回想近十年来从连队到团部,到师部,再到首府和内地的交通变迁,两位老军垦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罗再文 《兵团建设》2011,(Z1):140-141
军垦创业连又名军垦第一连,位于石河子市南山新区红山脚下,是新疆红色旅游重要景点之一。这里原是20世纪50年代垦荒连队的驻地,因营区规划而搬迁后年久失  相似文献   

4.
遇也入伍集训,新战士步人军营的“第一课”宣告结束。尽快进入建制连队士兵角色,适应老连队精神传统,完成与老连队官兵的融合,这是一个新战士对老连队的适应过程。其间,应把握新战士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帮助新战士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连队传家宝     
连队:新疆军区69349部队波马边防连传家宝:戍边守防时期用的"煤油灯"新疆军区69349部队波马边防连,驻守在天山北麓汗腾格里峰脚下,担负中哈边境的守防任务。自建连以来,历代官兵弘扬艰苦奋斗,屯垦戍边的老军垦精神,在雪域高原用忠诚守边防,用激情干事业,圆满完成了戍边守防任务,1962年,波马边防连建连初  相似文献   

6.
激扬 《兵团建设》2005,(11):37-37
美丽的农一师七团团部(玛滩镇)坐落在塔里木盆地边缘,晴朗天气里登上高楼,塔里木河两岸一览无余——连队建筑群、整齐划一的万顷良田、纵横交叉的公路、林带网以及波光粼粼的湖面构成了一幅七团全景画面。一位离休多年从内地返回的老军垦,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情不自禁地说道:“玛滩,多么和谐的城镇画卷!”  相似文献   

7.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13,(15):32-33
从连队到团部,告别居住多年的砖混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天然气、集中供暖、有线电视,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城镇生活,二师二十二团,一座军垦新城镇正在焉耆垦区崛起。从连队到团部新镇,这个名叫幸福滩  相似文献   

8.
我叫王喜江,是九师一六三团一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我们一连拥有耕地1.2万亩,距巴克图口岸仅有一公里,是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连队。2012年,为确保连队职工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经过研究,决定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调整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军垦的足迹——陆振欧文集》出版发行后,引发了大家对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感慨,对当代人精神世界和现代价值的沉思,社会反响强烈。作者陆振欧,1950年从中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石河子第一野战军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从事宣传教育工作,从一名部队新闻通讯干事,成长为师、市党委常委、农八师副政委。陆振欧既是石河子军垦事业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是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华的见证者。陆老一生都致力于军垦文化的宣传、教育事业,虽已年过八旬,但仍努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结合兵团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建设屯垦戍边新型连队。团场农牧连队是兵团事业发展的根基,因屯垦戍边而诞生,为屯垦戍边而发展。历经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奋斗,兵团农牧连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不懈努力,连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团场连队多分布在边境一线、大漠深处,处在路到头、水到边,交通不便、路远人稀、信息不灵的艰苦地…  相似文献   

11.
党建传真     
5团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宣讲活动农一师5团组织老军垦在全团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巡回宣讲活动。老军垦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从兵团的创业史、建设史、发展史和辉煌成就等多个层面和视角,生动形象地向广大职工群众和青少年解读和诠释什么是兵团精神,讲述老一辈兵团人像大漠胡杨、戈壁  相似文献   

12.
我叫李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今年年初,我被选举为农九师一六三团三连党支部书记。我们三连,是一个环境优美、干群关系融洽的文明小康连队。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带领职工群众致富是我的工作目标。今年,团场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结合团场实际,突出高科技、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  相似文献   

13.
何彩霞 《兵团建设》2009,(23):25-25
付沛林是开发塔里木的老军垦,4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新疆,见证了塔里木的发展历史。付沛林说:“进疆时我还是一个19岁的壮小伙儿,如今已两鬓斑白。目睹塔里木从万古荒原变成了绿洲,我无悔我的选择和付出。”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农十师戍守着祖国西北数百公里长的边关。在新中国屯垦史上,有一首诗印证了农十师人的边关情:割不断的国土情,攻不破的边防线;难不倒的兵团人,摧不垮的军垦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四抓四看活动中,农十师党委通过对团场和连队深入剖析发现,基层连队的现状与兵团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兵团要发挥三大作用的要求尚存一定距离。面对新的形势,为使祖国边关更加坚不可摧、更加繁荣强盛,职工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农十师党委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形成了抓基层、打基础、强队伍、促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构筑坚强的基层堡垒,大力发展连队经济,全力推进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他们的做法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2,(2):62-63
连战传家宝连队:南京军区某摩步旅防化连。传家宝:154件革命先烈留下的乐器实物。在南京军区摩步某旅防化连,历经8次整编,20余次搬迁,仍保留着154件革命先烈留下的老乐器。无论在烽火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连队都广泛开展"兵演兵"活动,连队荣誉室的154件老乐器成了官兵积极向上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6.
正58岁,工作已满40年,作为老党员,六师芳草湖农场大东沟社区二连副连长余立国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宗旨。余立国曾在最偏远的老十连,担任五年连长。当时老十连是团场条件最艰苦的连队,交通不便,道路上尘土飞扬,只有六七十户人家,职工们居住的都是土坯房,很多年轻人都离开了连队。看着职工守着几千亩良田,却过着贫穷落后的日子,余立国决心五年内改变连队落后的面貌,让职工过上富裕生活。虽然在连队食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天,我对友人说:"不知为何,这些日子总是想起当年的老连队"友人朝我一笑:"你老了。"如若使然,一个40多年前生活过、战斗过的老连队能够至今让我魂牵梦萦,足以见得她在我生命中的位置。1970年至1977年间,我曾是伊犁军分区阿托马力边防连的一名战士。阿拉马力地处西天山深处,人迹罕至,环境艰苦,我就是在那里开始了业余文艺创作。离开阿托马力30多年,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老连队揣在怀里,随时倾听着她  相似文献   

18.
转眼间,我已经是有着10年兵龄的老兵了。这10年,我去了许多连队,感受了不同地域的种种连队生活。总的来说,我还是最爱我的老连队——东湖警卫中队。公元2003年8月,武汉流金铄石的季节,我接到去东湖警卫中队体验生活的消息,心生无限感慨,心情就像久未回娘家的妇人。让我感慨的还有这个红色连队那些新时代的兵们。  相似文献   

19.
基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一条规律:一个连队建设能不能搞好,关键看班子,而班子的好坏,又主要看两个主官能否搞好团结,真正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劲。两个主官“龙虎斗”,拖跨连队,自毁前程;一对搭档“将相和”,争先创优,双双进步。我来政治学院学习前,在空军某综合仓库所属勤务连任指导员近3年,感触颇深。与新老两位连长“搭班子”的这段经历,希望能给同行们一点启示。我是怎样配合老连长的刚到勤务连任指导员时,我和连长情况不一样。我新来乍到,情况不熟悉,在连队没有群众基础;连长焦万昌已在连队工作两年多,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管理连队的…  相似文献   

20.
你也许去过不少繁华城市的博物馆,但你见过农田地头旁修建的博物馆吗?农八师一五○团良繁二连北侧500米处地头边,有几间用土坯盖起的“军垦博物馆”,里外摆放着老军垦开荒造田时曾用过的二牛抬杠木制犁、打铁风箱、坎土曼以及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