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止思想政治建设上的"豆腐渣工程",就是要打牢思想根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解决好"怎样做人,为谁当官"的问题;要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并时时注意修补思想和行为上的漏洞,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觉接受组织与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胡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不仅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的服务宗旨,而且也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所追求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3.
"服务人民"作为胡主席对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揭示了我军根本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军光辉的价值实践;体现了我军广大指战员崇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是进步的、科学的人生观?革命军人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毛泽东在1944年所写的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是对我们党和军队宗旨的精辟概括。这样一种宗旨反映在革命军人的人生实践上,就表现为一种严整的、进步的、科学的人生观。也是革命军人应该确立的人生观。胡主席明确指出,军队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军绝大多数官兵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入伍  相似文献   

5.
胡主席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胡主席提出的选拔干部的重要原则,是新时期我们党选人用人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选准用好干部必须遵循的准则。各级在选人用人时,要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破除旧的观念,以好的作风选好作风的干部。一、破除"以情选才"的用人观念,增强"公正任才"的用人意识。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选拔干部的时候,如果以个人感情代替党性原则,就会以情障目,降低用人标准,助长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因此,端正用人风气,提高用人的可信度,应做到"三个不为":一是不为情所"困"。这里的"情",包括夫妻之情、父母之情、师生之情、战友之情、手足  相似文献   

6.
各级机关要做践行"三个代表"、争做"五个模范"领头雁,归根到底就是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努力创建高效型、服务型机关。 一、创建"服务型"机关是由我军宗旨决定的。我军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军人流血牺牲,不辱使命,使我军从小到大,所向无敌。各级机关在践行"三个代表"、争做"五个模范"的实践中,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热情为基层排忧解难,又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切实把基层各项工作做好。 二、创建"服务型"机关是由机关工作性质决定的。机关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7.
胡主席"6·25"重要讲话强调"四个坚定不移",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作为一支军事化程度高、突击力强盼民兵预备役队伍,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责任。强化主体意识,夯实民兵预备役人员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意识民兵预备役人员人数多、分布广、组织严、力量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大民兵预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的"以人为本",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在深刻论述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胡主席  相似文献   

10.
胡主席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军分区、人武部系统,贯彻落实胡主席讲话精神,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实践中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种种关系,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一是正确处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  相似文献   

11.
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改进创新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搞清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发展、使命任务、官兵实际的深刻变化;理性审视当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三个紧贴"要求之间的现实差距;牢牢把握按照"三个紧贴"要求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郑广斌 《华北民兵》2011,(12):53-53
胡主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到,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提出的要求,应着力在强化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必须找准自我定位。当前,缺乏事业心责任感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有些干部缺乏精气神,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纠  相似文献   

13.
军队学习贯彻胡主席"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在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方针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管理教育功能,以德治军,为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提供重要方法和精神力量源泉。文章从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管理教育功能入手,兼论胡主席"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在部队管理教育中的贯彻,对新形势下如何在管理教育中实践"以德治军",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主席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重要组织保证。"人武部身处军地结合部,既肩负着履行军事职能的使命,又是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了解部队的窗口,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党委班子。  相似文献   

15.
王贺权 《华北民兵》2011,(11):46-46
胡主席多次强调指出,要把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主线,贯穿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和各领域。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军分区系统来说,就是要准确把握军分区"领导体制双重性、职能任务兼容性、军地建设互动性、工作对象社会性"的特征,树立军民融合发展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由之路的思想观念,依托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加快国防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的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全党要深入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源头上打下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牢固基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要从执政的高度提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从法制、机制、体制上解决好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军委、胡主席对当代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发展,提出了要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的政治要求。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领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动员工作落实,切实把经得起历史检验、实战检验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在现实军事斗争需求的牵引下,开拓创新抓落实,坚持标准抓落实,较真务实抓落实。一、深刻认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指导意义,切实理清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思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是对我军优良传统的高度升华,是我军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的高度统一。反映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上,"听党指挥"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管武装不动摇,确保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正确方向;"服务人民"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军队"不但要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同时还要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当前,省军区系统面临的最经常、最直接、最现实的任务就是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必须深刻领会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全区上下广泛兴起学习贯彻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之际,本刊向大家推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军地联手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打好占领基层思想阵地主动仗的经验,目的是希望各级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更加深入扎实抓好胡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凝聚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凝聚群众,必须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是一项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国  相似文献   

20.
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学习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全民国防教育抓紧抓实抓好,真正使国防教育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