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汉超 《国防》2011,(12):28-29
应急救援主要是政府的职能,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是践行我军宗旨、维护人民利益安全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军地高度重视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都组  相似文献   

2.
盛夏,三晋大地,某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地震救援、森林防火、快速动员、综合防护等实兵演练拉开了帷幕……山西省军地联合运用军地一体化指挥平台,组织省军区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地方专业救援力量3500人,以吕梁市民兵训练基地为主会场,大同、忻州、晋中、长治、晋城、运城6个分场地,在同一个演练背景下,分布交互,异地同步,围绕非战争军事行动和核心军事行动两个部分26个课目进行实兵演练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演练以抗震救灾为背景的人员抢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石家庄市警备区近日组织18支民兵应急专业救援分队协同驻石部队、公安、武警进行实兵实装演练,演练以军地联合指挥为重点,开展了火灾灭火、水电气抢修、  相似文献   

4.
李贵友  牛旭光 《国防》2010,(8):54-54
预备役部队应急救援分队是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军地双方要着眼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科学筹划,加强协调,从搞好人员编组、战备训练、综合保障等方面入手,提高应急救援分队建设水平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朱剑峰 《国防》2012,(12):31
前不久,海军91860部队联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局等11个军地单位,以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为背景,按照以少代多、研练结合的思路,协调上海市军地有关部门紧急动员杨浦区中心医院、控江医院、市东医院的12名预备役医护人员编成码头救护所,在上海、青岛等海(地)域进行了远程投送医疗力量、远离驻地开设码头救护所、伤病员前接后送和分类治疗等课目的演练,探索军地协调机制建设、军地协作演练模式、军地联合指挥编组、预备役人员征召等问题,为军地联合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胡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思想,提高国防动员应急队伍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重庆市政府和警备区组成军地联合考评组,采取"灾情异地内设、情况连贯诱导、实兵实装拉动、全程综合检验"的方式,设置"应急行动准备、摩托化机动、3公里越野、森林灭火、抗洪抢险、轻武器实弹射击"6个课目,对部分预备役部队旅团级机关和人武部带应急分队进行联合考评,全程贯穿组织指挥、综合保障能力考察,并检查军地联合抓建情况,考评合格率100%、优良率63%。通过军地联考联评,检验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探索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法路子。  相似文献   

7.
王广浩  王立佳  柳明辉 《国防》2011,(12):54-55
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责任,抓好冬季军事训练是驻寒区部队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军地双方要合力联动抓好预备役部队冬季军事训练。军地合力筹划部署。加强军地双重领导,贯彻"向训练质量聚焦"的  相似文献   

8.
程峰典  黄大庆 《中国民兵》2010,(7):F0002-F0002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警备区组织多支民兵应急专业救援分队协同驻石部队和公安、武警在太行山下某综合训练场,参加了北京军区组织的以石家庄某县发生地震和震后次生灾害为背景的实兵实装演练。他们围绕"启动应急机制、军地联合决策、快速投送力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沈阳军区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着眼有效维护东北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为依据,以国防动员为平台,充分发挥军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抢险救灾装备建设,投资为部队落实装备器材8类30万件,为民兵应急救援力量配备装备器材  相似文献   

10.
闫焱  王文臣 《国防科技》2017,38(5):088-090
在军地联合处置突发事件行动中存在着建设重复,救援资源分散;协调困难,方案建设不对接;条块分割,指挥关系不顺畅以及反应迟缓,救援效率不高的情况。为适应军队新的编制体制调整,破解矛盾,文章研究了军队应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着力强化一体化的军地应急指挥联动机制,强化常态化的军地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强化规范化的军地应急指挥制度和科学化的军地应急指挥程序建设,以提高军队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参战和支前保障的重要万量。和平时期,开展军地联训联演是提高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军地联训联演的方式方法,对转变军地联训联演思想观念,打牢军地联训联演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质量建设。"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搞好军地之间的协调。这是因为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组建方式和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寓军于民、军地共建"。离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我们就会寸步难行。经验证明,协调出效益、出政绩。对预备役部队而言,搞好军地协调既是一项工作内容,又是一种领导能力。党委"一班人"特别是主官队调  相似文献   

13.
省军区部队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这种特有的体制决定了省军区部队只有切实发挥好党管武装的优势作用,坚持好军地双重领导制度,履行好军地双重责任,落实好军地双重保障机制,才能在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从消防部队参与社会抢险救援的可行性分析入手,就抢险救援任务类型、模式、处置原则等对消防部队在救援中的影响及救援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对消防部队在未来社会抢险救援中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拓展消防部队社会应急救援功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克明 《国防》2005,(7):30-32
军地共同保障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坚持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和落实双重领导制度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也是预备役部队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军地共同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积极探索加强军地保障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党、政、军、群各方面积极性,以“保障有力”促进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的提高。、一、进一步健全双重领导体制,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双重领导制度,是我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领导体制。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不仅是各级军事机关的分内职责,也是…  相似文献   

16.
习主席强调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既为我们走特色强军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组织带领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先锋骨干,抓住了这支队伍,也就抓住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关键。一、针对预备役部队"军地兼容多、应对事务杂"的环境特点,进一步强化军魂意识预备役部队工作处在军地工作的结合部,既有部  相似文献   

17.
陈伟财 《国防》2012,(11):49
一是指挥机制。按照"综合集成、一体融合"的原则,搞好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指挥体制与地方应急管理机制的对接,建立以政府与军事机关为主体、预备役部队参与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指挥关系、职责分工、协同方法,实现指挥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军地联合行动效能。二是预警机制。密切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与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与行业的联系,健全完善军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搞好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与地方预警平台的对接,确保及时掌握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陈云 《国防》2010,(8):I0001-I0001
6月下旬,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组织全省市、县两级军地有关领导干部,在松原市召开了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松原市军地联合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系列经验,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是十七大关于加强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我们感到,预备役部队身处军地之间、接受双重领导,应充分发挥这一特有优势,广泛借助军地资源,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一、整合军地智力优势,科学编配选好人才预备役部队现役人员编制数量少,专业门类多,受转业、交流等原因影响,人才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按照"基础自训、专项联训、实兵演习"的方式,注重加强军地联合防空、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抗震救灾、边境地区反袭扰战斗等内容的军地联训联演活动。通过开展军地联训联演,达到了熟悉指挥程序、检验指挥通信手段、增强协同配合意识、强化联合保障观念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