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幕对红外等电磁波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特性,可导致导引头上接收的能量大大衰减,从而降低导弹的命中概率.针对外场烟幕性能测试受气象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对准确评估抗红外烟幕遮蔽性能存在较大困难的情况,结合气象条件从烟幕透过率的变化引起导引头信噪比变化的角度,建立了烟幕干扰效果的评估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烟幕对红外制导导弹的干扰效果.通过试验对其中的一些结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能够与实验数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Mie散射理论计算了SiC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辐射传热的影响,计算时考虑了气凝胶基质的吸收特性,并与经典的Mie散射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遮光剂粒子粒径的大小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同时,运用改进的Mie散射理论计算了红外遮光剂粒子粒径和添加量对复合绝热材料辐射特性的影响,对粒径为0.877μm、1.9μm、3μm以及4μm,质量分数为15%、25%、35%的SiC红外遮光剂消光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结论一致,而且粒径大小1.9μm质量分数25%时遮光系数比其余选择下的性能优秀。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烟幕遮蔽质量的定义及其主要性质,并以地面单点施放烟幕遮蔽长度的计算为例阐述了烟幕遮蔽质量在烟幕使用估算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在实验室烟幕柜中测定红外烟幕和普通烟幕遮蔽质量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张自廉 《国防》2004,(5):59-60
人工造成的起屏蔽作用的烟雾称烟幕。它作为一种特殊武器,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曾经备受历代军事家的青睐。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用新技术生成的烟幕,不仅能干扰、遮蔽可见光,对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激光也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光电侦察和目视一样受到障碍。因  相似文献   

5.
周世光  俞容 《国防科技》1994,15(1):75-80
本文作者曾撰文介绍现代烟幕武器。这种烟幕能有效遮蔽可见光近红外、中远红外及此工作波段的激光,因而已成为光电对抗无源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测试、评价只能遮蔽可见光的常规烟幕所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不能提供评价现代烟幕干扰效果所需的主要参数。本文将扼要叙述国外公开报导的光电对抗无源干扰烟幕外场测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空隐身巡航导弹突防监测与航线预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身巡航导弹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防御隐身巡航导弹,已成为加强防空的重大课题,因此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而防御巡航导弹的首要条件是及早发现并探测出巡航导弹,然后进行分层处理.根据隐身巡航导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隐身巡航导弹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隐身低空飞行器对移动通信信号的吸收和遮蔽效应,利用传感器网络分析电磁环境的变化,实现对隐身巡航导弹突防的探测,同时还可以避免系统遭到反辐射导弹打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低复杂度的可实现性而且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首先,采用分形交叉球杆模型描述气凝胶骨架微观结构,并引入分形理论处理二次粒子纤维壁复杂的微观形貌,在综合考虑二次粒子间的接触热阻和辐射传热的影响上,建立了二次粒子增强气凝胶的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然后,实验测定了该材料的热导率,测量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二次粒子密度、粒径、气凝胶密度以及复合密度等对等效热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外热像仪定性评判烟幕的遮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实际测试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并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用红外热像仪定性评价烟幕的红外遮蔽效果的各种方法,分析了靶标温度、热像仪的屏幕显示以及操作观察等因素对其遮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烟幕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曾一度产生怀疑。然而试验表明:进攻时使用遮蔽烟幕,能使敌方武器效能降低4/5;防御时能使敌方武器效能下降9/10。因此,烟幕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又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如美军在新版《作战纲要》中,专门对烟幕的作用作了具体的阐述和规定,并在作战部队大量装备了烟幕罐、烟幕机、烟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背衬影响的水下声隐身夹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背衬影响的前提下,建立了3种典型水下声隐身夹芯复合材料的结构模型;从水声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3种模型的传递矩阵、声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传递矩阵法的有效性;考虑吸声层厚度、密度、损耗因子、水层厚度等对声隐身性能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水下夹芯复合材料声隐身结构形式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各层材料参数对隐身结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的影响规律;在吸声层中附加了一层复合材料,有效地抑制了隐身结构的谐振峰,并研究了附加层的匹配位置,使隐身结构在不改变吸声层厚度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好的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天线雷达散射面缩减的目的,研究了隐身天线罩在吸收频带范围内斜入射时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特性。仿真计算了6GHz、10GHz频率在垂直入射、20°斜入射与40°斜入射时的双站散射特性,并与金属结构的天线罩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型隐身天线罩的隐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熊飞  方明海 《防化学报》2000,9(2):78-78
1烟幕干扰功能的多光谱化,是烟幕武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烟幕战场使用的最初功能,是遮蔽敌人的光学目视观察和瞄准器材侦测。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现代化,战场上的侦察器材、瞄准器材已由古老的近距离光学直视,发展为电子、红外、激光、电磁波等多途径、远距离、复合运用、自动控制的高技术兵器。如,在战场侦察中,利用红外、激光、微波遥感等侦察技术手段同时观察同一地区、同一目标;  相似文献   

13.
预警卫星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在对预警卫星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了通过伴星或其他方式施放红外烟幕对星载红外探测器的干扰机理和可行性,并建立了红外烟幕对预警卫星进行干扰的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发现只要烟幕施放时机、位置得当,烟幕厚度和密度达到一定要求,足以达到干扰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隐身轰炸机挂载空射诱饵弹是突破敌方严密防空体系的新战法,但是如何合理地将两种空射诱饵弹与反辐射导弹结合使用成为一个难题。以成功突防概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隐身轰炸机突防过程中的综合效能模型,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问题最优决策矩阵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分析了敌方雷达防护性等对反辐射效能的影响,得到挂载武器的最佳使用策略,为隐身轰炸机对地突防中的武器使用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辆等装备的低温热源部位红外隐身受限于红外特性屏蔽与可见光隐身特性兼容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包膜铝粉技术的低明度低发射率涂层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油酸刻蚀包膜铝粉,显著降低了铝粉的明度,同时不影响其发射率性能;然后,利用包膜铝粉与玻璃微珠、红外透明颜料、树脂等相结合,成功制备了明度低于38、8~12μm发射率低于0.48的红外隐身涂层,并将该涂层应用于车辆轮毂以及舰船模型的喷涂。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涂层在显著降低目标亮度的同时,还能有效屏蔽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达到良好的光学与红外兼容隐身效果,可用于车辆等装备的低温热源部位红外隐身。  相似文献   

16.
榴弹隐身涂层粘合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身榴弹在发射过程中,表面涂敷的RAM将承受较大的加速度过载,为了保证发射过程中RAM不脱落,要求RAM具有克服过载的粘着强度。分析了榴弹涂敷隐身材料的强度要求,根据要求设计粘合胶强度、RAM的厚度和密度等参数,并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载航电系统自身辐射源特性,提出一种不依赖敌方探测设备的机载航电系统射频隐身性能评估方法。分析机载航电系统设备在极化域、波形域、能量域中影响射频隐身性能的因素,构建极化域、能量域、波形域射频隐身指标,打破常规的"辐射-接收"模型的隐身性能评估方法,建立基于机载航电系统自身辐射信号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射频隐身定量评估方法。对机载雷达系统进行仿真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正确反映机载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8.
烟雾干扰光学制导武器中烟雾中的颗粒物的浓度、平均粒径的精确测量是评价武器隐蔽效果的关键指标。Mie散射中的消光系数计算是烟雾中颗粒物的平均粒径和浓度测量中的关键步骤。在传统Mie散射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不同颗粒大小和复折射率的Mie散射系数算法。推导了散射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折射率和粒径的递推公式。计算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高、范围广、时间短,适用于干扰烟雾中生成颗粒物的平均粒径和浓度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19.
热红外降温-相变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伪装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波段热像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传统热隐身涂层下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隐身,从红外融合思想出发,提出了热红外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并对涂层的作用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复合涂层的面层(降温涂层)强调对背景辐射的吸收越少越好;底层(相变涂层)则强调目标的表观温度与背景温度相对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隐身涂层同时具备调节发射率和温度的功能,不仅能对付双波段热像仪的侦察,而且适用于单调背景或复杂背景下的伪装.  相似文献   

20.
涂层的辐射特性直接影响其红外性能。为了分析伪装涂层辐射特性的影响因素,对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涂层辐射特性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涂层表观发射率和表观反射率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详细讨论了涂层厚度、填料粒子体积分数和粒子尺寸对低发射率伪装涂层辐射特性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结论不仅适用于低发射率伪装涂层,对一些其他功能性伪装涂层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