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皖南新四军会攻星潭的考证 辨析皖南新四军是否攻克星潭,关系到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发生后是否贻误了突围的有利时机.对此,学术界有争议.一说星潭没有攻克,其主要理由是突围时机已失,两侧部队未能合围星潭;星潭一带地形不利;突围部队缺乏足够火力和强大预备队;星潭守敌第40师装备精良等.一说攻克了星潭,其直接证据是新四军老同志的回忆和访问岳星明的谈话记录.我要补充没有攻占星潭的证据,指出攻克星潭说的疑点和舛误,以求揭示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2.
论抗战初期毛泽东关于夺取山西农村的战略决策陆文培抗战初期,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先于日军夺取山西农村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胜利实施,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在中共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在华北,红军的主要作...  相似文献   

3.
徐焰  少将 《国防》2014,(3):75-77
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对抗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美国军队,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毛泽东所担心的"能不能打"。原先林彪建议"出而不战":先进入朝鲜北方占一块地方同美军对峙,能不打尽量不打。对这个建议,中央军委也考虑可让部队先到达平壤至元山以北地区修筑防御阵地,敌不攻我,我不攻敌。然而由于美军和南朝鲜军队高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双方在行进间发生遭遇,自然便打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胡哲峰攻台作战是解放战争末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准备实施而没有实施的一次重大战役。从1949年6月至1950年6月整整一年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这一战役进行了认真而紧张的战略筹划。在中央军委的指导下,具体担负攻台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及我国核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决策下实现的。在毛泽东诞辰1 2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于2013年12月在全国发行,全书近300万字,是一部编年体著作。我在阅读这部著作时,对干涉及核事业的内容作了笔记,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皇太极(1592──1643),满族,姓爱新觉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的奠基人。他在跟随其父努尔哈赤百战创业时,就跃马弯弓,纵横驰骋,参加了萨尔济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宁远之战、松锦之战,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继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即帝位,又统率八旗劲旅进攻宁锦、统一蒙古、东征朝鲜、迂回袭扰关内,最后同明王朝进行了松锦决战。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一代封建帝王,也是“位杰出的军事家。现将其军事思想分述如下:(一)先征服弱小之敌,拆散敌人联盟,尔后集中力量攻强敌,统一天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实现祖国统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于1949年6月作出了攻台作战的实际部署。确立了"逐岛攻击、最后夺取台湾"的作战顺序。以第三野战军第7、9、10兵团(16个军)为攻台主力部队,50万大军将兵分两路,同时在台湾东西海岸发起两栖登陆作战,并出动伞兵部队空降台湾中部地区。目标是15天内解放台湾。尽管攻台作战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实施,然而,从中央军委攻台作战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到基层作战部队的战役准备,都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对台军事斗争准备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赵一平大校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在1959年10月7日首都防空任务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2营用地空导弹打下一架国民党军窜扰至北京空域的美制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中国空军和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此后,该营又在3年内连续3次击落美国制造的U-2高空侦察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被国防部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本文接续第1期刊发文章《毛泽东决策建立启用地空导弹部队防卫首都述略(上)》,为您讲述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军事辩证法”这一概念。军事辩证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哲学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军事科学的交叉点上生长发育起来的。军事辩证法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曾经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国内外许多军事理论家和哲学家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胜利。列宁指出:“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0页)。中国革命战争中长期而曲折的战争活动,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客观辩证法的画图。在中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检阅“大比武”谢国钧1964年,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为起点的“大比武”军事训练,是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史上最具光彩的一页。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兴致盎然地检阅了“比武”大军。北京军区某军第74师(现为第70师)侦察连的一位班长在表演打...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党内多数同志文化程度并不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连小学都没读完。每次组织马列经典著作学习,很多同志就会有畏难情绪。对此,1938年3月15日,毛泽东在抗大的演讲中谈到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时指出:"我看这个‘攻’字是有大道理的,就是把书当敌人看,一字一句地攻读……"毛泽东的论述给大家很大的启发和鼓励,让党内学习很好地坚持了下去。  相似文献   

12.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是40年前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女民兵的盛赞。今天,在天津预备役高炮一团的预任军官队伍里,也有着这样一位女性,她就是塘沽区副区长、预任副团长王玉燕。  相似文献   

13.
四渡赤水决策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红军前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决策过程的研究 ,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红军四次渡过赤水 ,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各有各的目标和各有各的决策过程 ,属于一个时间段内的多次作战行动 ,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 ;前后四次渡赤水的评价不能笼而统之一概而论 ,应该区别对待 ,实事求是 ;前三次与第四次渡赤水的指挥风格与作战样式截然不同 ,真正由毛泽东指挥并体现其风格和精髓的应该是第四次渡赤水 ;从第四次渡赤水起 ,毛泽东军事思想才真正成为红军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也真正成为红军的决策者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40年前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女民兵的盛赞。今天,在天津某预备役团的预备役军官队伍里,也有着这样一位"情满军营、心系武装"的优秀女性,她就是天津市塘沽管委会副主任、预备役副团长吴庆云。  相似文献   

15.
晋绥抗日根据地,东起同蒲、平绥铁路,西至黄河,南至汾(阳)离(石)公路,北达绥远省之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一线,包括了山西省西北部及绥远省东南部,境内辖地46个县。行政上划分为晋西北、大青山(绥远)两个战略区。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第120师、决死队第2、第4纵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在同日本侵略者反复激烈的斗争中,共同开辟和创建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既是陕甘宁边区东面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联系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枢纽,在战略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陈云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一生做出过许多重要的决策,有宏观战略性决策,也有微观具体的决策。他的决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毛泽东决策思想的影响,闪烁着马列主义决策理论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直接继承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的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按辩证法办事等决策原则和决策方法。但陈云的决策也有他独特的个人气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曾把领导者的主要职责科学地归结为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这两件事都很重要,但其中更为根本的是用人。因为,无论是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人。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超群的用人本领。汉高祖刘邦总结他得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于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作为一个领导者不管其职责有多少条,但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是会用人。在当前的干部使用中,各级党委机关非常重视人才的使用,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爆发与否与毛泽东无关;出兵抗美援朝决非毛泽东为"推行世界革命"作出的决策;毛泽东没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设定"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决非个别学者所言的"只是心理上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焦勇伯 《军事史林》2007,1(4):50-52
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满洲)各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清太宗文皇帝实录》第1卷第5页)兵农合一、兵政合一的组织。1601年,编为四个“固山”(旗),以黄、红、蓝、白四色旗帜为区分,称为正黄、正红、正蓝、正白四旗,1615年又增四旗,红旗镶白边,其余三旗镶红边,共为八旗,每旗壮丁7500人,共6万人。努尔哈赤第8子皇太极1626年继位后,1635年将女真改称满洲,并将原隶满洲八旗的蒙古兵丁析出,与蒙古降将统领的兵丁一起合编为蒙古八旗,又将外喀喇沁诸部降兵9113人另编三旗,统归一名“固山额真”(旗领)统领;1642年依建蒙八旗办法又建汉八旗,满、蒙、汉八旗军(含外喀喇沁三旗)共约22万人。当初,这些旗兵都曾“一闻攻战,无不欣然,攻则争先,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凡遇战阵,一鼓而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倾侧转弯(BTT)过程中俯仰、偏航和滚动通道间的强烈耦合,提出一种耦合控制策略。首先,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快时变、非线性和强不确定性的控制问题,基于解析形式的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分层设计思想设计了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可较好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性要求。然后,在分析了BTT飞行控制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先降低攻角—然后快速滚转—再拉起攻角”的耦合控制策略。最后,对该控制策略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适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耦合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偏航通道的控制需求,降低了BTT控制过程的失控风险,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