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4月28日,美国陆军发布了《2010年陆军现代化战略》(2010 Army Modernization Strategy)。这是第一份综合了国防部长盖茨关于未来作战系统计划指南的美国陆军现代化战略,描述了陆军装备替换工作——旅级战斗队现代化的方法。同时也是第一份强调陆军部队轮换机制的战略文件,该战略还综合了2010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赵锋 《军事史林》2010,(4):36-38
2009年,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和未来战争需求,世界主要军事国家纷纷调整或出台陆军装备现代化计划。总体上看,为了平衡“陆军转型”和“当前战备”之间的关系,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注重信息化、精确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德国国防军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军事变革,将开始时的改革发展到现在的军事转型。与此相适应,德国陆军也计划将改革中的"未来陆军"向"新陆军"转型。"未来陆军"编制结构已在2005年开始实行,"新陆军"编制结构计划到2010年开始实行,是"未来陆军"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是美国陆军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先进野战火炮系统/未来装甲补给车(AFAS/FARV)”计划的最终产物,是为21世纪信息化战场环境专门设计的第一种地面战斗车辆,预计作为2010年美国陆军数字化部队主要的火炮支援装备,为 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A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提供间接火力支援。“十字军战士”计划于2003年开始生产,2008年前投入使用,取代已有40年“军龄”的陆军 M109系列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及其 M992/M992A2弹药支援车(FAASV)。“十字军战士”曾被美国陆军誉为“陆军现代化皇冠上的珠宝”。  相似文献   

5.
美军下一代高级战术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是美陆军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重建的战术通信计划,是采用商用技术、用于传输有线/无线话音、数据、视频的21世纪战术通信系统。它将形成下一代高级战术互联网,是实现陆军2010年及以后作战概念最具竞争力的系统。从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对WIN-T进行研究,跟踪技术发展动态,分析结构及特点,找出其脆弱性,对我军构建下一代战术互联网体系结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先进的“爱国者”(patriot)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美国陆军对“奈基-Ⅱ”和改进“霍克”地空导弹后继型号,提出了两项初步的设计要求。 第一项要求操作和维护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二项要求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要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空中威胁相适应。经过十七年的努力,现在从武器系统性能来看完全实现了。 与此同时,在上述两项要求的基础上,对地空导弹又提出二个研究计划,第一个是《陆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FABDMS),第二个是七十年代《陆军防空系统》(AADS-70)。后来这两个计划被新的SAM-D(Surface Air missile development)计划所代替。于  相似文献   

7.
知远 《现代军事》2010,(3):30-31
2009年2月公布的“美国海军未来30年造舰和航空计划”(下称“30年计划”)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其真面目,这一海军最大的项目里包括了航空母舰、攻击潜艇和攻击机。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陆军的需要,美国陆军提出了1个下一代的坦克计划:“未来作战系统”,以取代“艾布拉姆斯”系列作战坦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美国陆军目前最重要的战术通信开发计划,即指战员信息网-战术系统(WIN-T)计划,着重介绍其综合网络的结构、特点、计划的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WIN-T号称是实现陆军2010年及以后作战概念最具竞争力的系统,该计划发展的程序和策略为开发新时期我军的战术通信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未来网络中心战的要求,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军队发展计划,力争在未来的网络中心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法国陆军也在制定新的发展计划,积极筹划未来的网络中心战。研制“下一代装甲车辆”(EBRC) 网络中心战对陆军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防护性更好、火力更强、功能更全、机动性更大、部署更快、数字化程度更高。目前,法国陆军正在积极发展符合上述要求的新型武器装备。这些计划用于网络中心战的新型装备统称为“战场优化武器”(Battlefield Optimized  相似文献   

11.
“前提有误,耗资过大,计划失调,限重过苛,技术不成熟”未来战斗系统(FCS)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陆军装备发展项目,兼具开拓性与风险性。随着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FCS 提出质疑,对其发展前景表示担忧。质疑和担忧的人士认为,美陆军可能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武器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是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军事文摘》2024,(7):4-5
<正>美陆军发布《陆军部队结构转型》白皮书据美陆军网站2024年2月27日报道,美陆军公布《陆军部队结构转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旨在推进美陆军部队重组,缩减“空心”编队,使其职能重点从打击恐怖主义转向针对军事强国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特别是对抗大国军事力量。根据白皮书计划,美陆军将在未来十年进行重组,其中包括裁减约24000个岗位,相当于其兵力的5%,以应对未来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中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德国陆军2001年开始重组,向“未来陆军”转型。“未来陆军”的任务以联盟防御、维和、反恐等为主。为适应“未来陆军”新的任务要求,炮兵部队开始进行编制体制调整,向“系统炮兵”转型。  相似文献   

14.
美国海军正在考虑将陆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作为可行的中期增强方案,用在即将改装为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SSGN)的4艘俄亥俄级潜艇上,使其具备时间至关的打击能力。这一概念是据2004财年的先进概念技术验证而提出的。在当前基线计划中,每条SSGN的配置是装载多达154枚战斧BlockⅢ或战术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用7单元多全重发射器(MAC)发射),还提供改装配套,如采用集装潜水员出口仓、干甲板掩体、先进海陆突击队运送系统布署特种作战部队的能力。初步的作战能力将于2007年实现。战斧导弹和战术战…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法国陆军正式启动了旨在推动其未来10年武器装备重大革新的“天蝎”计划,欲通过崭新的方式对以接触型战斗为基础的跨兵种战术部队进行整体的现代化改革。该计划以最新的科技、开阔的视野,对现代各种作战行动的特点进行了充分考虑,并通过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来确保法国陆军在未来作战中的行动优势。  相似文献   

16.
谭正平 《当代海军》2009,(11):31-33
进入21世纪,随着亚太地区海洋的重要作用日趋突出,澳大利亚已将其防卫重点转移至海上。2001年6月,澳军方公布了《21世纪的澳大利亚海军》的发展蓝图(即“蓝色计划”),勾勒出了未来30年澳大利亚海军发展的总体框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法国军队的费兰计划已经进入了鉴定阶段,作为未来法国陆军单兵作战系统的费兰离我们已并不遥远。第一批该系统将于2006年装备部队,从而使法国陆军步兵部队的作战能力得到改善。让-路易·普罗姆(Jean-Louis PROME)将带我们去见见费兰——法兰西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一位“明日之星”。  相似文献   

18.
1998年,英国国防部在《战略性防务评审》白皮书中宣布,英军的部署态势将从“冷战”时期的静态部署转变为灵活部署,具备快速机动、远征作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军从当年开始组建中型地面部队,并为此寻求新的中型装甲车族,于2001年做出了发展“未来快速奏效系统”(FRES)的决策。经过2002年10月-2003年7月为期9个月的“室内概念研究”后,FRES从2004年5月进入初始评估阶段。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FRES项目发生了不少变化,既涉及到项目采办策略、也涉及到项目发展目标。本文将介绍FRES项目的这些变化,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武器装备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美军认为,武装直升机有助于未来目标部队遂行一体化垂直包围和空中攻击任务,夺取战场空中优势和心理优势,执行战争和非战争行动任务。鉴于此,美陆军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航空兵“三步走”现代化计划,分为近期(2002-2008年)、中期(2009-2018年)和远期(2018-1025年)三个阶段,不断提升其武装直升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改善安全状况,增强互通能力,提高生存能力以及完善陆军航空兵部队结构,直接推动陆军航空兵向目标部队过渡,为陆军转型提供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本期汇集了防御系统所面临的敌情发展的有关材料。主要汇编了美国高级弹道再入系统(ABRES)计划的由来,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还搜集了美苏战略导弹特别是多弹头方面的一些发展情况,供有关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ABRBRES计划是美国空军主管的三军计划,它是为了满足三军的战略导弹的需要,探索研制先进的再入系统和突防装置用于突破不断改进的反导弹防御系统。空军的ABRES计划和陆军的“防御者”计划的很多工作是紧密相联的和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