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秦汉之际叱咤风云的抗暴英雄项羽,在少年时期认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他没有把书读好,就去学剑;学了一阵,又觉得“剑,一人敌,不足学”,提出要“学万人敌”。他的叔父项梁知道后,就教他学兵法,但项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了。项梁教项羽学兵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兵法中阐明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等是带兵打仗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熟谙和精通了这些,才有可能掌握“万人敌”的本领。遗憾的是,好高鹜远、见异思迁的项羽,学兵法只求  相似文献   

2.
毛元佑 《国防》2006,(3):76-78
南宋初年,金兵饮马黄河,中原沦陷,百姓流离,民不聊生,南宋朝廷屈辱求和,不肯举兵抗击。面对国破家亡的凄惨景象,一位名叫李清照的爱国女诗人提笔发出了愤怒的呼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提到的项羽,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县西南)人,战国末期楚军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9岁时,项燕在抗击秦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兵败自杀,楚国灭亡,他跟着叔父项梁过起流亡的生活。项羽小时候既不愿读书,又不愿练剑。他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相似文献   

3.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宋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使人自然想起一代枭雄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乱世之中举义旗 项羽家世代为楚将,因被封于项(今河南项城县东南),所以姓项。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最有名的将军,后来被秦国打败自杀,那时项羽才9岁。项羽全靠叔叔项梁抚养长大。项梁很早就教项羽读书,可项羽刚刚学会点毛皮知识,就不愿再往下学了。后来项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回音壁吉林省长春市 卢东彪:我觉得《环球军事》的漫画插图非常少。我很喜欢漫画,画得也很好。我可以给你们投稿吗?当然可以,我们欢迎你的来稿!如果你的画稿符合我们杂志的要求,我们会刊登出来和大家分享。重庆市潼南县 熊家深:“编读互动”栏目能不能另用纸张?剪下来会损伤杂志。上次我因为舍不得撕杂志,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才全部抄下来。谢谢你这么珍惜《环球军事》。不过,你可以把“读者调查表”复印填写好后再寄给我们,这样就不会损伤杂志了。上课时间很宝贵,要好好听课哦!云南省潞西市 吴玉龙:我是一个山  相似文献   

5.
为官当如水     
《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为官当如山》的文章,其本意是提倡领导干部要像山一样的性格稳重,像山一样的胸怀宽大,真正做到精神境界要高,思想品德要高,见解见识要高。读后很受教育和启迪。古语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即由山联想到水,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命题:为官当如水。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我们依山傍水而居,对水有着特别亲近之感。翻开古国千年文化的词典,在那里有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幽怨之绪寄托于山水。白居易在《池上竹》中就说道:“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节心虚即我师。”提倡要与水交朋友,这二句诗便让我想起了孔子…  相似文献   

6.
读了去年11月《中国民兵》刊登的《建议各省军区开办专武干部学校》的文章,我们特别赞成。近几年,各地都招聘了不少专武干部,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这些“以农代干”的同志普遍有一  相似文献   

7.
吕明武  史爱清 《国防》2002,(8):53-53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项羽本记》中,“鸿门宴”事件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一个重要回合,并由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刘邦、项羽在灭秦战争的关键时刻,与楚怀王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未料,掌兵仅10万的刘邦居然先于拥兵40万的项羽入关破秦,按约理应为王。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秘密派人给驻扎在新丰鸿门的项羽送去情报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本就不服气的项羽获悉刘邦欲称王的意向,当即勃然大怒曰:  相似文献   

8.
我是《军事历史研究》的一位忠实读者,从1986年创刊的第一期开始拜读至今,屈指一算,已有整整20年了。我几次搬家,卖了不少书刊,但《军事历史研究》却完整地保存着。尽管它占了我不少空间,可我还是舍不得把它卖掉。为什么?因为办得朴实,很有特点,很有吸引力,有保存的价值。概括地说,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方向正;二是内容丰富;三是没有官本位。该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军事历史研究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古今中外军事历史的实际,探讨研究我国国家安…  相似文献   

9.
“我愿为广大民兵战友放声歌唱”当有关部门要录制《中国民兵之歌》立体声磁带,特邀请著名的歌唱家、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蒋大为领唱《地道战》这首歌时,蒋大为十分高兴。他说:“不少音像公  相似文献   

10.
意见和建议     
一、2005年《西南民兵》杂志还是保留每页最下面开设的“信息”专栏好。这“一句话”新闻字数虽少,但传递的信息量不少,放在最下面也很抢眼,引人注目,这是我们《西南民兵》杂志独有的一个特色。保留这个专栏,既可给作者有更多的上稿机会,又可给读者传递更大的信息量,又突出了我们《西南民兵》的特色,而不因有它增加印刷成本,何乐而不为!二、2005年第一期《西南民兵》杂志封面印刷很精美,在专栏的设置上  相似文献   

11.
廖双全 《政工学刊》2002,(12):54-54
6月 2 7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江西省原省委书记万绍芬《陪同习仲勋考察江西记事》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一天 ,我们一行来到一户村民家里 ,见该户农民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厅堂桌上还摆了四个碟子 ,一碟放着薯片 ,一碟放着泡姜 ,一碟放着金橘 ,一碟放着花生。习老一看 ,便转身走了出来 ,并对陪同的人说 :‘我看这户早有准备 ,就不看了。我早说过 ,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 ,我就不看。’”习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求“真”务必要较“真”。求“真” ,就必须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上较“真”。深入群众、了解民情 ,既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当代海军》2003,(11):1-1
落下这句话作标题时,我知道,很有点“肇事司机——跑了”的惶恐恐的滋味。即便如此,我却不能不选样做——这期,我想和大家唠叨一下我们《当代海军》的自家事。读者是我们的上帝,更是家里面的座上宾——“诸葛孔明”。想家事兴旺,得须诸位“孔明”支持。  相似文献   

13.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 ,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在华夏大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引发出人们许多的思考和联想。之后不少人提出 :机关要常到基层看看 ,老师要常到学生家看看 ,下级要常到上级家看看等等。见了这些“看看”之后 ,我也想呼吁 :领导干部还是要常到部属家看看。记得在我走进军营 ,调入机关工作的一个晚上 ,一位将军敲响了我这位连级干部的家门。望着平日威严的首长 ,我是受宠若惊 ,手足无措。然而 ,首长却笑着说 :“家里条件这么差 ,生活一定很艰苦 ,有什么困难吗 ?”听到首长如此关切的问候 ,我拘紧之感荡然全无 ,心…  相似文献   

14.
在讲古汉语法“名词作状语”的时候,许多人都用到《史记》里“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鸿门宴》)、“高后儿子畜之”(《齐悼惠王世家))和“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吴起列传》)等作例证,认为其中的“兄”、“儿子”和“客”,应分别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儿子一  相似文献   

15.
罗雪 《环球军事》2013,(2):58-59
顺利通过—了入伍考试后,我获得了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的机会。特别的是,在美国入伍真的要签“反间谍协议”,此前我还一直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在一切烦琐的手续办完之后,我迎来了我在美国入伍的第一周。美国人从小就不叠被子从一个老百姓变成一名美国海军,可不是那么容易,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感觉入伍第一周很快就要过去了。过几天,雪渐渐地小了,街上的积雪被铲到道路两旁,那是我们每天清早的劳动成果。我们每天起那么早,就是在街上扫雪,给老兵扫清道路,然后去食堂吃早点,因此我们往往是最早到食堂。白天忙完上课、训练之类的事,回到宿舍里也是没完没了地打扫卫生。感谢从小培养了叠被子的好习惯,我刚一到军营,就因为把被子叠成了豆腐块而得到表扬,教官甚至召集全体士兵来参观,怒吼着:“你们不是不知道应该把被子叠成什么样吗?看看罗的被子!”实际上,美国孩子从小就不叠被子,他们习惯把被子铺在床上。现在突然要叠被子,都觉得很费劲。而我有基础啊,不仅叠被子,还把床单叠得整整齐齐,边边角角的线都弄妥帖,所以他们看了部很好奇,跑来向我打听:“你的手动了几下就弄好了,真神奇!你是从哪儿学的?”还有一些大兵,因为做得比别人慢,特着急,就围过来看我做,我就教他们,结果是我们班做得比别的班都好。  相似文献   

16.
邂逅哲学     
提起哲学,估计不少人都会蹙眉摇头,觉得这是个一般人很难掌握和理解的学科。我想,如果他们能抽点时间读读《苏菲的世界》,可能就不会再提“哲”色变了。  相似文献   

17.
耕耘在笔端     
黄长刚 《中国民兵》2014,(10):64-64
前不久,一首神曲《小苹果》不但火遍了大江南北,也悄悄走进了军营,经过改编的军营版《小苹果》以强军目标为主题,动感时尚,寓教于乐,催人奋进,成为今年征兵宣传中的亮点。军营版《小苹果》带动了“参军热”,这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采写好新闻,就如同播种育果,倾注文思,耕耘笔端,最终目的还是想有个好“销路”——读者关注,影响广泛。如何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我觉得要在三个方面花心思。  相似文献   

18.
报纸杂志是文化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消费,也是我们民兵预备役人员生活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但是,我们也看到,每到征订《西南民兵》这个时候,各地都要在征订工作上花不少精力,上级开会要求,层层传达布置。可有些同志还是“不感兴趣”,订阅数量上不去。我想这和一些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到《西南民兵》杂志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现代军事》创刊二十周年,在这二十周年的大庆之际,让我们回忆一下她在国防科技中的重要作用是很有意义的。我是一个军事科技工作者,也《现代军事》的一个长期读者,由于工作关系,很久以来与之联系甚多,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与《现代军事》共同合作完成了不少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军事》是我的一位挚友和老师。我对《现代军事》是非常尊再和酷爱的,这主要由于她在传播现代军事科学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军队管理问题,其中许多见解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直到今天依然放射着绚丽的光彩,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一、以“分数论”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提出的一个开创性命题是:“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分数”的涵义是什么呢?曹操曾为之作注说:“部曲为分,什伍为数。”不少注家鉴于“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