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坦克分队目标打击价值的确定,是实现坦克分队作战指挥的自动决策和科学决策先决条件。利用线性简化与标度法等方法,从目标的直接威胁与间接威胁、武器自身能力特性、目标相对特性、环境特性等方面对目标价值进行量化研究。量化结果可为坦克分队目标打击排序与火力的合理分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舰空导弹与目标的六自由度飞行对抗仿真模型,研究了舰空导弹针对不同目标特性、在不同随机风场环境中、存在升阻比误差等情况下的攻击区。大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舰空导弹的攻击区的特性主要由目标特性决定,并且受到随机风场和导弹升阻比误差的影响。因此,实战过程中应该合理布局导弹武器系统,同时考虑随机风场和升阻比误差的作用,利用有利环境,考虑未知因素的扰动,从而实现高精度对敌打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水面舰艇编队的反导防御措施、TBM的技术特点、突防与打击措施等,分析了利用TBM打击敌水面舰艇编队目标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对TBM打击水面舰队涉及到的若干技术问题,如舰艇编队目标与环境的电磁散射特性、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以及电子干扰对抗技术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原环境下,发动机、冷却系统等部件的运行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对动力舱室热环境产生影响,给目标的红外特性预测带来困难。对高原环境下动力舱及内部柴油机的运行状况进行仿真,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一维传热模型,对柴油机在西藏贡觉县运行时的状况进行模拟,并将结果与高原环境下三维目标温度场模型进行耦合,获得动力舱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情况。基于此建立目标红外辐射特征模型,对动力舱的辐射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原地区柴油机的燃烧状况较差,功率及扭矩分别降低160 kW和782 N·m,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大46 g/(kW·h);动力舱室表面温度有不同程度降低;排烟及周围部位的温度场及红外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面静止和移动目标的探测、感知、识别、成像等问题,建立了由数据/控制接口、人机界面及多个算法模块组成的无人机警戒雷达仿真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方法对目标运动特性、环境特性和警戒雷达的功能特性进行建模与仿真,主要用于模拟现实装备中此类载荷的基本功能,从数字化仿真层面实现了无人机警戒雷达载荷功能的再现与性能测试,并能完成与指挥控制台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以作为整个作战仿真系统的一部分,嵌入到更复杂的作战仿真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以贝叶斯网络理论为基础,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目标企图推理框架,从目标状态、目标性质、战场环境和战术特性4个方面提取节点,在分析这4个节点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装甲目标战术企图推理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在VC++环境中开发的基于VISA接口标准的射频半实物仿真系统校准自动测试程序.利用VISA函数与接口无关、与操作系统无关、与编程环境无关的特点,通过GPIB总线和SCPI标准命令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程序控制,达到空间辐射信号精确测量的目的,实现了目标阵列的宽带特性校准.  相似文献   

8.
面向战场环境感知的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谱图像由于其良好的空间特性和光谱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海洋监测、农业观测、战场侦察等领域中。面向战场环境感知相关应用,总结了高光谱图像预处理技术和端元解混技术,并根据战场环境分类和战场目标检测的实际应用,对高光谱图像分类技术和目标检测技术进行概述;总结比较了高光谱图像处理常用算法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展望了高光谱端元解混、分类及目标检测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中频注入的雷达回波环境模拟系统,能够按照设定的参数模拟雷达目标回波及干扰环境。对雷达回波的信号模型及空间传播模型进行建模,模拟回波信号的距离、角度和速度特性;提出了基于计算机+DSP+FPGA的硬件技术架构,使回波模拟系统具备目标航迹与干扰参数设置、雷达工作状态解算、目标及干扰回波模拟等功能;通过与实际雷达联调联测表明,系统较好地模拟了雷达回波环境,能够有效满足战勤人员的操作训练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主动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不仅和自身设备性能有关,还和目标运动特征及环境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潜艇目标运动、海洋混响的数学模型,利用浅海平滑平均声场理论推导了潜艇深度变化后主动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讨论了潜艇采用不同航深以及海洋混响对主动声呐浮标作用距离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目标和环境特性对主动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有重要影响,为航空搜潜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军用无人机目标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用无人机作为一类典型的空中目标,分析其目标特性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技术价值。为系统介绍军用无人机的目标特性,从应用和设计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其作战使用、结构、飞行和电磁辐射等特性的基本特点,可为工程设计与使用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空间目标的外部辐射换热问题作了统一考虑。作者参照一些国内外资料,对地球大气层外空间的辐射热环境——太阳的直接辐射、地球的反照辐射和地球的红外发射辐射的特性作了简要介绍。文中,从统一选择的座标系出发,采用座标变换和向量分析的方法,提供了像人造卫星、导弹弹头等空间目标外部辐射换热的计算公式。这些计算不仅可以提供空间飞行器温控设计的外热流环境数据,而且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试图一并解决空间目标的长波红外辐射特性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战场环境、空袭目标特性、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三个方面研究了杀伤区远界。首先利用综合信干比与最小可检测信噪比的关系建立了压制式干扰条件下制导雷达的探测距离模型;然后利用杀伤空域坐标系与攻击平面坐标系的关系,针对不同特性的空袭目标,分析了求解杀伤区远界的方法;在对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弹道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比例导引弹道模拟了舰空导弹的飞行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舰空导弹的杀伤区远界。  相似文献   

14.
红外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主要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对比特性,目标背景对比特性研究是红外制导武器研制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依据目标背景对比度定义,采用基于既定区域实际观测大气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并嵌入成熟、通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的方式,探讨了红外波段实际大气目标背景对比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标准大气下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差异。结果表明,影响目标背景对比度的主要因素为大气透过率,实际大气目标背景对比度与标准大气的存在一定偏差,偏差与季节和波段均有关,可直接影响到红外波段实际应用中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隐身目标的综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身飞机的隐身特性只是一个重要的性能,由于要实现隐身必须牺牲飞机的许多其它性能。文章对隐身技术与飞行特性、作战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以F-117A为例对飞行特性作了分析。认为对隐身目标的综合特性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应该以隐身目标的效能与费效比作为综合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任务分配是多导弹协同攻击目标的重要前提,在充分考虑满足复杂战场环境各种约束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实时动态算法,使得算法在求解WTA问题时具有处理意外目标和任意时刻响应当前战场状态的实时动态特性。并为了解决战场环境中各不确定性因子对新加入目标优先级的影响,提出基于三元区间数表示关联熵的复合物元目标排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空导弹对非典型目标拦截能力的仿真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空导弹对目标的拦截能力是地空导弹作战部署建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战场电磁环境、目标特性、地形遮蔽等因素都对地空导弹的拦截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给出了各种条件下地空导弹对非典型目标拦截能力的仿真计算方法,并就响尾蛇地空导弹对巡航导弹的拦截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简化的或全NS方程出发,采用化学非平衡和热辐射非平衡模型,数值模拟了有烧蚀产物引射条件下小钝头锥体全目标流场与光电特性,旨在为防护设计提供气动物理环境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流场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壁面烧蚀产物引射和壁面催化特性对流场电子数密度均有量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是面向军工全行业的基础型、创新型、综合型国防科研院所,拥有8个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环境试验与观测、隐身技术与工程、目标特性测评、先进工艺材料、先进大口径弹药等领域的骨干研究力量。建所50多年来,五九所"立足国防,服务全行业",全面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质量可靠性建设,已经成为国内武器装备环境适应  相似文献   

20.
自动目标识别是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传统红外目标识别算法在复杂环境作战中存在目标特征建模复杂、识别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方法。结合红外目标特性,调整ZFNet的卷积层和池化层数量,加入空间变换网络以提高对数据变换的鲁棒性;对Dropout层的丢弃率变化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确定选取原则,以提高红外目标的识别率。通过试验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能够为红外成像导引头目标识别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