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迎旭 《军事历史》2006,(10):56-6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军事科学院长征路线考察工作组在副院长葛东升中将率领下,于2006年7月27日至8月10日,驱车近3000公里,横穿川西北、陕甘宁,考察了这些地区红军长征时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或纪念地。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四川省军区副政委汪学鑫少将、兰州军区副参谋长葛铁德  相似文献   

2.
从1934年10月10日到1935年10月1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精心运筹下,中央红军在清除内部错误路线的同时,成功粉碎外部围追堵截,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把中国革命重新引向胜利的道路.在总结长征历程时,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相似文献   

3.
秦兴汉 《军事史林》2006,(10):37-38
谢伟思是位对中国友好的美国人士,号称"中国通".1984年,应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索尔兹伯里之邀,一同沿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进行采访.当时,谢伟思已是75岁的老人了,我全程陪同他们走访长征路线.  相似文献   

4.
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不是按地图一个省一个省的行程加起来的,因为当时形势恶劣,行军路线迂回曲折,经常改变,按地图标记来计算是算不出来的。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这个数字,是从日记中推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正确路线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举世震惊的长征,终于从错误路线失败的低谷中走了出来,踏上北上抗日的坦荡之途。红军长征胜利的成功历史经验一直被视为我军发展壮大的宝贵财富。今天,从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胜利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胜利,长征获胜是克服多种艰难险阻的结果,也是调动多种克敌制胜因素的结果,其中就有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利用国民党派系矛盾方面的因素,本文列举长征中的史实,阐述学习党史的一点体会。(一)突围时利用陈蒋矛盾长征之前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坚持党内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以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眼光,注意到国民党内派别斗争所形成的某些局部对革命有利的条件,重视利用国民党内的矛盾斗争,创造有利于革命的形势。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员在长征中的模范作用及经验王芹木,段胜利60年前的长征,是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是党的团结统一遇到严峻挑战;二是国家的存亡处于危急时刻;三是由于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行军路线被迫选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四是所经过地区的人民群众对党和红军还...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27日,由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治委员田修思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长征文化系列丛书《历史的决策——长征重要会议》、《催征的号角——长征诗词歌曲》、《指路的明灯——长征标语口号》、《殊死的较量——长征战役战斗》,正式公开发行。成都军区和国防大学在驻渝某部联合举办长征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暨首发仪式,并向基层部队赠发图书。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王增钵、国防大学副政治委员郭俊波、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研室主  相似文献   

9.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总政治部委托军事科学院具体承办的“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深化了对长征史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整个会议政治性、学术性都很强,收到了回顾历史、缅怀先烈、鉴古知今、启示未来的预期效果,把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军事纵横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2月25日至28日展开的遵义战役,是我军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仗。这次战役,红军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  相似文献   

11.
莫俊鹏 《国防》2006,(10):73-7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自己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来的中央苏区,在《十送红军》的凄婉歌声中踏上了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程。人们都知道,长征因失败始,而以胜利终。失败是因为毛泽东被剥夺领导权,胜利是由于毛泽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如果没有毛泽东参加,长征的结果会是怎样?中国现代史又该如何书写?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事实上,毛泽东差点儿被剥夺了参加长征的资格。差点失去参加长征的资格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路线开始了第三次在党内的统治。1933年初,因为无法在上海立足,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博古不得不将临时中央迁入中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0年前,1934年的一个秋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走上从江西到陕甘边区、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无数英雄用生命写下了一篇壮丽的史诗。中国革命自此转危为安,并最终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长征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红二方面军长征的显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二方面军长征的显著特点崔利民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撤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在近1年时间里,艰苦转战8省区,行程2万多里,历经大小战斗100多次,于1...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正是因为长征的胜利,我党我军不但使自身免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更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免于继续在屈辱中呻吟,在黑夜中彷徨。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怀着感恩的心情,虔诚地加以纪念,年复一年,代代相传。遥想70年前,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内部又有不同的主义路线的纷争,加之沿途山高水险,群众蒙昧,情况可谓万分危急。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们以大无畏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长征的胜利是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红军将士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红军将士排除万难的原动力.一、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为革命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这是红军长征中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党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忽视对红军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杨成武在《忆长征》中这样写道:“信念——对事业,对革命,对北上抗日路线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个信念鼓舞着我们忍饥寒,以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在所不借.”这充分说明,崇高的革命理想在红军将士中扎下了根.二、坚定的政治信念鼓舞人.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曹福成)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北京轻骑兵合唱团演唱的大型情景歌舞音乐会《长征长征》,9月18日晚在保利剧院拉开帷幕。该音乐会一改通常由主持人主持的形式,别出心裁地采用每乐章前由红二代讲述父辈长征中的故事的叙事方法,用歌声这个传承历史的极好载体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使观众在歌声和故事中重温历史,在气壮山河的交响声中聆听英雄史诗,在长征精神激励下缅怀先烈初心永驻。  相似文献   

17.
10月16日,梁山县人武部在招待所多功能厅举行了第三届“良福杯”国防知识竞赛,此次活动是该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人武部自8月份以来,组织了以“弘扬长征精神,再创辉煌业绩“为主题的纪念红军长征胜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相似文献   

19.
将军是红军的后代,他突然想到了父亲长征的路线:迂回730多公里,翻越夹金山,绕道马尔康,挺进汶川。无论如何,也要打通这条生命线,我们就沿这条道闯一闯。将军注视着地图思考了良久,右手用力一拍桌子,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20.
张锋 《军事史林》2004,(5):22-23
"长征"系列14种火箭各显神通 目前,我国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火箭有12种,完成了飞行试验前的全部研制工作、等待飞行验证的还有两种.这些火箭中主要用于低地球轨道发射的有6种("长征"1号、"长征"2号、"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和"长征"2号F),主要用于中间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1号D、"长征"2号C/SD、"长征"4号A和"长征"4号B),主要用于高轨道(如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3号、"长征"3号A、"长征"3号B和"长征"3号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