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侯飞 《政工学刊》2006,(10):10-11
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四方面军部分领导同志时,高兴地赞扬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他说:“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尽管如此,红二方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也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的,共减员约一万数千人。显然,如果不扩红,红二方面军极可能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损失殆尽。正是由于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广泛地开展扩红工作,才保存了有生力量,胜利到达了陕北。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动员工农群众参加红军扩红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群…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前,当党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时候,我们红二和红六军团正战斗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传达到红二和红六军团后,我们按照《决议》的精神,于湖南桑植的陈家河、桃子溪两地,三天打了两个胜仗,实现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转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和红六军团在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的艰难时刻创建的。它的创建引起了敌人的恐慌。1935年1月,湖南军阀何键,湖北省政府伪主席何成濬,抽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释说:“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合后,(任弼时)任二、六两军团组成的第二方面军的政治委员。”注释说: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东部与贺龙同志率领的红军第二军团会合,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经作者查核,这种说法不准确。红二方面军组成的时间应该是1936年7月5日,任弼时同志任红二方面军政委,也在这时。  相似文献   

4.
贺龙长征过乌蒙邱亮1936年新春时节,真是天从人愿。当贺龙、任弼时等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在农历正月初十犹如天兵降临,浩浩荡荡,渡过波涛滚滚的乌江上游鸭池河后,地处乌蒙山脉千里冰雪的黔西北大地,骤然气温回升,冰消雪化,春意融融,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红军在...  相似文献   

5.
女将军李贞     
李贞同志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女将军。她1908年2月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她转战在湘赣边区,负责湘赣省妇女工作。长征途中她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和红二方面军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八路军第120师驰骋在抗日前线,后调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她参加了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0年初,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  相似文献   

6.
隐藏在武陵山褶皱里的这条弯弯的山道上,曾留下红二方面军长征足迹。如今,贵州省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父亲刘伯承先后参加过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在同李德、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斗争中,曾两次被撤销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职务,但他大义当先,荣辱不惊,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作为红军总部的主要领导人,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他在强渡湘江中的殿后血战;在遵义会议前后的善战与智取;在巧渡金沙江中扮演主角的重复诈敌;在彝海结盟中与小叶丹的民族礼赞;在大渡河畔昭示“我们不会成为石达开”的必胜信心;在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斗争中的大义凛然……这一幕幕历史的活剧,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留下了千古的绝唱。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也是父亲逝世20祭年。追忆历史,缅怀父亲,我尽我的所知,把父亲在长征途中的尘封往事,告诉读者,留给历史的后来人。  相似文献   

8.
纪念长征做红军传人胡立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先后经历了整整两年时间。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地区,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60周年了。在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9.
王树增 《国防》2016,(11):81-87
1935年9月29日,已经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失去联系数月之久的红二、红六军团突然接到了来自中革军委电台的信号,信号传来的是一封明码电报:"弼兄,我们密留老四处.弟豪."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西征胜利76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和弘扬先进文化"座谈会,这对于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全面推动宁夏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这段光荣历史及其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25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以及著名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马海德,都在宁夏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西征的胜利,实现了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打击坚持反共的地方军事势力,发展壮大红军力量;向南打通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联系,接援其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东北军、西北军及一切抗日武装,发动少数民族起来革命,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权,促使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进而形成全国抗战新局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殊时刻,我们在这里举办学术研讨会,回顾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对于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陇南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习仲勋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领导发动震动西北的"两当兵变";长征期间,三支主力红军和红25军均过境陇南.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陇南是红军长征途径地域最广的地区之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特别是党中央在哈达铺酝酿形成了"到陕北去"的重要战略决策,哈达铺也因此为决定中国革命胜利方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长征历史、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曹杰 《国防》1996,(11)
胜利的曙光——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甘南,向红一方面军逐渐靠拢 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前后,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两广军阀发动“两广事变”,反对蒋介石政府,出兵湖南。蒋介石被迫将陕甘“剿共”主力军胡宗南部调往湖南。这时,中共中央连电张国焘,要红四方面军在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后,迅速北上甘南,同红一方面军一起创建西北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红六军团、红二军团、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分别与黔东“神兵”、黔西北的绿林游民武装、黔川的哥老会、川康的袍哥土匪打过交道,或吸收改编或坚决斗争,为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抗日前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开展的争取西北哥老会共同抗日的工作为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会师减少了阻力,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军事科学院长征路线考察工作组在副院长葛东升中将带领下,从大渡河开始,沿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经天全、丹巴、小金、红原、马尔康、松潘、若而盖、迭部、岷县、漳县、会宁、隆德、庆阳等市县,直抵吴起。途中对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活动区域也进行了考  相似文献   

15.
红二方面军作为三大主力红军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钢铁劲旅,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红军史研究中,对于红二方面军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由什么机关决定成立的,成立的意义何在,已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和其他红军长征史著作均语焉不详,一些当事人也众说纷纭,很多史家则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本文试就此做些粗浅研究,不当之处,请专家赐教.  相似文献   

16.
何雷 《国防》2016,(10):4-7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英雄壮举.在两年时间里,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历尽千难万险,转战14个省,长驱数万里,战胜了上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会师于陕甘,成功地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长征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地走好强国强军的新长征.  相似文献   

17.
长征中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到过哈达铺并开展重要活动,突显了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1935年9月,红一方面主力先行北上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和为期一周的休整.哈达铺给处于艰难困厄之中的红军带来了胜利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夺取长征最后胜利的信心;哈达铺使艰难曲折的长征加快了进程,减少了无谓牺牲,为党和红军保存革命骨干和有生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哈达铺整编强化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哈达铺整编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扩大了红军在陇南的影响,为红二、红四方面军再过哈达铺创造了有利条件.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希望之地""胜利之地".  相似文献   

18.
姜廷玉 《军事历史》2006,(10):44-47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征服大江大河、雪山、草地等无数大自然的艰难险阻。在敌情紧急、战事频繁、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长征没有留下太多的历史照片。红一、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几乎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红2、红6军团在长征途中攻克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中有一位外国人,他是军事顾问李德。可是另一位外国人,即法国传教士阿尔佛雷德·勃沙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1934年10月1日,红六军团在突破黔军防地攻占贵州黄平时,指战员在一所教堂内找到一张约1平方米大小的法文版贵州省地图。这张地图对于刚进入贵州开展武装斗争的红军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但因是法文,只好请既懂汉语又通法文的阿尔佛雷德·勃沙特来帮助译成中文。在红六军团司令部,阿尔佛雷德一边口译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的金秋十日,随着红 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 方面军在陕甘的胜利会师,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军事壮举——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宣告结束。中国工农红军以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坚韧不拔的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