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战境外”招来批判 最近,“决战境外”4个字在台湾岛内被炒得沸沸扬扬。事情的起因是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一次军事集会上,抛出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新构想。此言一出,立即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7月5日,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在《中国时报》发表题为《“境外决战”行不通》的文章,批评台军根本不具备所谓“境外决  相似文献   

2.
2003年初以来,台湾当局不断抛出各种"台独"分裂主张,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在"决战境外"的基础上,大肆叫嚣要实施"先发制人"的"先制攻击".  相似文献   

3.
关朝江 《当代海军》2003,(11):22-23
夺取制海权,实施“决战境外” 随着陈水扁的上台执政,为配合其“台独”的政治目标,台军的军事战略也随之发生改变,提出了“决战境外”的狂妄口号。为达成“决战境外”,台海军成为建设的重点,并制定相应的中期发展目标:即包括在2005年接收排水量为9570吨的“基德”级导弹驱逐舰4艘,采购12架P-3C反潜机以替换S-2T反潜机;建成排水量为150吨的“隐形导弹快艇”30艘,以换装FAB导弹艇;  相似文献   

4.
“瘫痪战”是台湾当局妄图实现其“有效吓阻”方针的手段。2000年6月16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引发强烈争议。台军内部意见分歧相当大。许多军事专家评论说,“决战境外”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完全是强者直扑弱者的手段,以海峡两岸的客观情况,根本不适合台湾。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和军方均不再提“决战境外”,转而强调建立“吓阻能力”,发展、配置具有扩大台军事战略纵深,以制空、制海、反登陆为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上台伊始的陈水扁,急不可耐地抛出了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主张。台湾海军为了抓住机会向台湾新领导人一表忠心,又把早已有过的“假想敌舰队”拉出来张扬了一番,并且声称台湾海军是未来台湾“决战境外”的第一线作战主力,“决战境外”对台湾海军而言,就是“扩大防御纵深”,以达成“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的作战目的。同时还刻意地向媒体透露台湾海军又有“鄱江”“昌江”“珠江”3艘“锦江”级近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16日,陈水扁在三军官校76周年庆典会上公开提出“决战境外”的狂妄口号。同年台湾当局将“决战境外”确立为台军建军备战的方向。随着台空军在2001年底完成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后,台空军自认为已经羽翼丰满,足以与大陆抗衡了。台军随即将重点转向了海军。2001年4月,台海军花费数十亿美元从美国采购了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8艘潜艇、12架P-3C反潜巡逻机,此举似乎使台海军一些高层看到了“决战境外的希望”,于是他们围绕这些武器装备开始满嘴胡话,大话连篇。  相似文献   

7.
魏玉祥  何灵 《环球军事》2004,(21):26-27
自台军实施"精实案"以来,台湾当局为实现其"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在调整建军备战重点和兵力部署的同时,注重加强所谓的"国防动员"建设。 完善动员体系。多年来,台湾当局始终把祖国大陆作为唯一的作战对象,不断扩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亚洲是全球防务市场的增长热区。我国的台湾地区和周边几个主要国家都拥有或即将拥有进攻性导弹武器,中国的国家安全被笼罩在了弹道导弹和攻陆巡航导弹的阴影之下。台湾:妄图拥有战略能力自陈水扁将"决战境外"作为台军作战指导思想以来,台当局一直在推动其远程打击能力的发展。尽管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军梦寐以求的"战略导弹"迄今仍未成为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台军获得远程导弹的努力从未停止,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台军"决战"境外的"利器"——"雄风-ⅡE"攻陆巡航导弹原型已制造完毕。台军方多次扬言,"雄风-ⅡE",导弹射程超过1200公里,如部署在澎湖,则南可攻击香港,北可攻击上海。  相似文献   

9.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继“总统大选”期间抛出“国防政策白皮书”,提出“决战境外”的军事主张之后,又于6月16日在陆军军官学校校庆时声称,面对大陆“强大军力威胁与挑战”,台军将依照“决战境外”的思想和“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政策,致力筹建高素质、现代化、专业化的“国防劲旅”。其中海军应以“精、小、强”为  相似文献   

10.
《当代海军》2000,(5):10-11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继“总统大选”期间抛出“国防政策白皮书”,提出“决战境外”的军事主张之后,又于6月16日在陆军军官学校校庆时声称,面对大陆“强大军力威胁与挑战”,台军将依照“决战境外”的思想和“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政策,致力筹建高素质、现代化、专业化的“国防劲旅”。其中海军应以“精、小、强”为目标加强部队建设,提升早期预警能力和军种联合战力,持续精简组织与部队编制,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05,(5):11-11
南航为学子开通“境外留学直通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克鲁岑教授到北航演讲,东方集团公司推行中层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六0二所激情决战重点工程,新型可展缩移动房车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12.
军工资讯     
贵航集团"决战百亿元献礼十七大"近日,贵航集团"决战百亿元、献礼十七大"立功竞赛动员大会召开。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谭卫东在会上作了"决战百亿元"形势动员报告,要求集团公司各企事  相似文献   

13.
蓝水 《环球军事》2004,(22):22-23
近几年来,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以武拒统,妄图实施"决战境外"、"先发制敌"的战略,大肆扩充军备,特别是其海军和空军更被其寄予"厚望",然而,由于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军中拉帮结伙,营私舞弊成风,军队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训,士气低落,使得多年来其海空军事故不断,洋相百出。 海军"一马当先" 海军迷信多。1958年,台湾国民党军的军舰"太平"号被我人民海军击沉。另一场海战中,"中海"号登陆舰又被我海军鱼雷艇  相似文献   

14.
自2000年陈水扁提出“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以来,台湾空军制定了“毒蝎计划”等“反制大陆”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提升装备水平,购买、研制战机配套武器系统,发展隐身战斗机,以增强空战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军在“独立固守、有效吓阻”和“决战境外”作战思想驱动下,不断加大对其特种作战部队建设的力度。目前,台军特种作战部队已初具规模,成为一支能在多种复杂情况下执行多种任务的“多功能”部队。  相似文献   

16.
宋伟峰 《环球军事》2005,(24):40-41
近年来,台湾当局不断研制高新武器, 以实现其“决战境外”的图谋,其中觊觎已 久的目标就是研制无人机。据台湾《全球防 卫》杂志报道,为增强反制大陆能力,台军 制定了9项“秘密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不久前自行研制的“华卫2号”卫星发射升空,此颗卫星是台湾当局由自己独立控制的空间卫星系统,用于建立一套自主的空间侦察预警网络,以此来强化台军事防御实力。台湾当局之所以积极发展太空计划,除了其本身的军事备战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促进因索,为此,台湾当局不惜投入巨资研发军事间谍卫星,仅20世纪80年代后期,制定的“五年卫星发展计划”就投资超过了100亿新台币。一、陈水扁为了实现台独的野心,提出“先制攻击,决战境外”的战略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当局一步一步地向台独迈进,陈水扁提出一个“先制攻击,决战境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军在“有效吓阻、防卫固守”战略指导下,继续“整军扩武”,大肆研发、采购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全面提升“先制反制”和“联合截击”能力,力图“决战境外、先发制人”。一、加快中远程对地精确打击武器研制和部署步伐,增强“吓阻”和“先制反制”作战能力陈水扁扬言要“决战境外”,企图将战场转移到本岛以外的台湾海峡、大陆沿海地区甚至内陆城市。为此,明显加快中远程对地精确打击武器的研发和装备速度,以增强所谓的“吓阻”和“先制反制”作战能力。由于外购此类装备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所以台湾主要依靠“中科院”,以自行研制为主…  相似文献   

19.
"避免衢州决战"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浙赣战役的紧急关头下达的一个命令,它的出台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浙赣战役即将爆发时,第三战区制定了"金兰决战"方案,但军事委员会马上把它否定了,并指示第三战区做好"衢州决战"的准备,待日军进攻衢州时,军事委员又下达了"避免衢州决战"的命令。军事委员会之所以一再改变计划,是战场形势的变化及美国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所致。"避免衢州决战"后,中国军队开往浙赣铁路两侧山区,主力得以保存,但是日军乘机扩大战果,打通了浙赣线。第三战区主力维系了该战区的发展,并在7至8月间主动出击,收复了大量的失地。  相似文献   

20.
气象条件对于空中飞行的作战飞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使对于世纪之交的新型军用飞机来说,也同样面临着气候因素的制约问题。为此,台湾空军十分关注天气对作战飞机,尤其是对其新型军机的影响,以使这些用来实现“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决战境外”战略的先锋不轻易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