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便于在有洋流存在的海洋中规划出滑翔机的运动路径,利用水下滑翔机六自由度空间运动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洋流对滑翔机运动参数及轨迹的影响以及偏流存在时滑翔机航向的控制。模拟结果表明:逆流的存在会使得滑翔机的俯仰角、攻角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流动情况,但运动姿态是稳定的;无论出现何种方向的偏流,滑翔机均会调整航向对准来流方向前行;有偏流存在时,可以通过调整滑翔机的横滚角,使得滑翔机部分抵消海流的影响,尽可能少地偏离原航向。  相似文献   

2.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航行器,其特殊的驱动方式和结构特点增加了建模和控制分析的复杂度。为获得准确有效的水下运动控制方法,通过滑翔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三维空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得到纵平面内小扰动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LQR调节器,分析系统对于控制指令的跟踪响应情况。最后针对滑翔机的纵平面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LQR调节器有很好的干扰抑制能力和指令跟踪性能,并准确地描述了纵平面内滑翔机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3.
席康 《军事历史》2005,(2):18-23
作为二战时期德军装备的第一种滑翔机,DFS-230轻型突击滑翔机参加了德军空降部队在二战期间的绝大多数重要军事行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多数年轻人还沉迷于网吧、流连忘返于KTV等娱乐场所的时候,广西灵川县民兵森林防火分队青年民兵卢志峰,却执著于制造三角翼滑翔机。 7月22日,笔者慕名来到灵川县青狮潭水库附近的一个仓库,这个仓库面积300多平方米,是青年民兵卢志峰制作三角翼滑翔机的场地,他给仓库取名“圆梦三角翼工坊”。在此,他用9年时间研制了14架三角翼滑翔机。  相似文献   

5.
正水下滑翔机(UnderwaterGlider,UG)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它通过调整自身浮力来实现升沉,通过调整两翼的净浮力和姿态角来获得推进力,实现水下滑翔并收集水下信息。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噪音低,大范围、长时间连续进行海洋环境观测与探测的优势,适用于"中尺度"及以上甚至部分"亚中尺度"的物理海洋现象观测、生态环境调查和海洋安全保障等工作。水下滑翔机为海洋大数据分析、数值预报等重要应用领域提供了现场准实时测量数据。水下滑翔机在军事和国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水下滑翔机的研究内容涉及水下无人平台结构  相似文献   

6.
水下滑翔机(AUG)作为一种新型水下探测平台,具有水下作业时间长、自控能力强、自身噪音低、续航距离远、经济可靠等特点。通过进一步发展平台技术、驱动技术、导航技术、水下传感器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水下滑翔机可作为水声探测体系重要节点,担负海洋环境监测和水下目标预警探测等任务。  相似文献   

7.
史放 《环球军事》2009,(1):60-62
1944年6月5日深夜,一个由6架滑翔机组成的小型编队从英国起飞,准备渗入法国北部上空。这次行动将把一支精锐的英国伞兵突击队投放到目的地:坐落在奥恩河和卡昂运河上的两座公路桥。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机降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这之前空降突击是用降落伞和滑翔机来实施的。空战部队遂行的任务主要是攻占和扼守,如夺取机场、码头、登陆场、大桥和制高点,然后巩固已占阵地严加防守,直待地面进攻部队主力和登陆部队主力到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降方式有了发展。五十年代的局部战争,有10次空降,如美军在朝鲜战场、法军在越南战场、英法联军在埃及战场全实施了空降作战,但几乎全是伞降。六十年代,战术  相似文献   

9.
使用空降部队实施大规模的空降突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在运用闪击战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对于达成其初期战略目的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显示出空降兵在战略突袭中的重要价值。德军在战争初期共进行了四次空降作战。第一次是在1940年4月入侵丹麦、挪威时,使用一个伞降团和三个机降团,运输机五百架。第二次是在1940年5月10日入侵比利时、荷兰时,使用两个空降师,共一万六千余人,运输机约五百架,滑翔机四十架。第三次是在1941年4月入侵希腊时,使用两个营及工兵等加强分队,共一千五百余人。第四次是在德军占领希腊后发动的夺取克里特岛的空降战役,使用运输机五百余架,滑翔机近百架,兵力为两个师又一个团,二万二千余人。德军的这四次空降作战,都是在战争初期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或登陆战役中进行的,在组织指挥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1944年6月5日凌晨,在举世闻名的诺曼底登陆中,美军第82、第101空降师由378架C-47运输机和52架滑翔机运送,似神兵天降,很快占领了科唐坦半岛至毖堡公路上的要点,迅速向德军发起进攻,德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几乎失去抵抗能力。美军第82、第101空降师也随着诺曼底登陆的胜利而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11.
抢占西西里岛 1943年1月,美英联军在北非成功登陆,势如破竹。5月11日,当北非战事临近结束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第3次造访华盛顿,与美国人协调下一步盟军将要采取的行动。双方一致同意进攻意大利本岛南部的西西里岛,扫除地中海交通线上的主要障碍,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以达到孤立德国的目的。 7月10日,盟军正式在西西里岛大规模登陆,并顺利占领西西里岛。此战是盟军首次大规模运用空降兵部队(包括伞兵和滑翔机运送的士兵)来支援滩头登陆战。可能很多人知道,此战以盟军顺利登陆而告终,而美英空降兵部队犹如神兵天降,在肃清敌炮兵威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鲜为人知的是此战也差点成为美军空降兵大规模作战的绝唱。一种新型的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侦察机、滑翔机等飞行在敌国上空的前沿技术装备作为制导平台,密集使用精确打击武器--这种新的作战方式,使进攻方在战争中可能免遭(人员及昂贵的高科技军事装备方面的)重大损失.与此同时,陆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过去一直作为作战主力)的地位和意义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动力三角翼(又称动力悬挂滑翔机)是由发动机进行动力助推、在地面上滑行升空后靠马达叶片产生推力、向前飞行的特种伞具。因为它自带动力,在空中可调整方向,因而既是一种伞具也是一种从A点到B点的运兵工具。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轻便易携,且飞行噪音低,它因而受到许多国家军队尤其是特种部队的青睐,成为现代特种作战中一个重要“帮手”。根红苗正滑翔伞是动力三角翼之先祖。它最初起源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1978年,一个住在此地的法国登山家贝登用一顶高空方块伞从山腰起飞,成功地飞到山下。一项新奇的运动由此诞生。但直到1984年,来自…  相似文献   

14.
ISAR成像是现阶段一种被广泛研究的重要技术.首先阐述了利用距离一多普勒算法对线性调频体制ISAR的成像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慢速运动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相位补偿的子孔径拼接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成像效果.利用滑翔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其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难忘83级     
1983年的金秋,你们带着北疆原始森林的黑土,带着内蒙古草原的清香,带着黄渤海哨所的浪花,来到沈阳军区侦察训练大队,拉开了720个日日夜夜军校生活的序幕。难忘啊!在跳伞训练的日子里。沈阳东塔机场起飞,滑翔机场上跳伞,你们练胆魄,练技能,人人圆满完成5次跳伞任务。伞花朵朵,彩带飘飘,朵朵伞花绽放在沈阳上空,又准确地降落到指定的地域上,赢得了观  相似文献   

16.
埃本·埃马尔要塞地处荷兰与比利时的交界处,是艾伯特运河防线的关键部位。要塞将炮台、转动式装甲炮台、高炮阵地、重机枪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备的作战体系,由比利时第7步兵师的1185名士兵防守,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它是德国进攻比利时最大的障碍。经过反复研究,德军决定以滑翔机进行空降空袭,从空中夺取它。突击队由沃尔特·科赫上尉指挥,共有700人。 1940年5月10日4时30分,第1梯队400人从科隆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深海无人移动平台缺乏与其工作深度相匹配的复合同振式矢量水听器的问题,采用薄壁铝合金球壳作为矢量通道,压电陶瓷圆环作为声压通道,设计制作了一型大深度复合同振式矢量水听器,并用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其声学性能和耐压性能进行了验证。该水听器的外径为85 mm,质量为398 g,平均密度为1 240 kg/m~3,工作频段为20~3 000 Hz,矢量通道呈余弦指向性,灵敏度为-187 dB@500 Hz,声压通道无指向性,灵敏度为-191 dB@500 Hz,耐压深度为2 000 m。海上试验表明,该水听器能够搭载在水下滑翔机等深海无人平台上执行声学探测任务,在大深度声学探测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世上没有天生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懦夫。名人也好,常人也罢,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过思想上的彷徨挣扎,都有着对未知的重重顾虑。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勇于挑战自  相似文献   

19.
微言快语     
《兵团建设》2013,(15):55
@李敖:立志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着你。  相似文献   

20.
累积成功     
仰望高耸入云的险峰,你是否徘徊退却;面对横路的湍流,你是否手足无措;对比非凡的成功者,你是否有过自卑和哀叹……成功是奋斗者永恒的追求。正因为成功艰难,人们跋涉成功的征途才会有太多的焦灼和无奈。何必略有付出便渴望收获,何必为遥远的一时难以触及的目标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