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08年12月,时值俄罗斯反间谍组织成立90周年之际,俄联邦安全总局等机构在莫斯科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举力、了名为“反军事间谍行动90周年”展览活动,其中首次披露了充当美国间谍的前苏军少将波利雅可夫在1988年被判处死刑时的受审情形,在西方情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波利雅可夫对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鲜为人知,然而,他却是冷战时期西方“最成功的间谍”。美中央情报局第十六任局长沃尔西就曾自豪地说:“冷战时期所有的美国秘密特工中,波利雅可夫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2.
“两夫”亲临 谋划在胸气势宏大 扭转战局 就在崔可夫与保卢斯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已经亲临斯大林格勒前线考察、对整个战局了然于胸的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莫斯科后,根据斯大林的指令,秘密制定了连崔可夫等前线高级将领都不知晓的围歼保卢斯兵团的巨大战役计划.这就是只有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三个人知道的“天王星”计划.  相似文献   

3.
朱可夫(下)     
马骏 《国防》2005,(8):81-83
三、“人民是我们的母亲,作为军人,最大的痛苦与回来,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过了吃饭的时间。随行失职就是不能保护好人民,使他们受到战争的苦难。”这人员提醒他该吃饭了。朱可夫也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于是朱可夫的政治信念之一。当看到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是,找个地方,就地啃面包。吃着吃着,他看到有两个小的饥饿、痛苦与死亡的惨景时,朱可夫的心在颤抖。“为姑娘在不远处望着他。朱可夫向她们招了招手,让她们了他们不再这样,一定要打败希特勒匪徒。”这是朱可夫过来,问小姐妹:“你们有什么事吗?”能征善战的根本动力小姐妹摇了摇头,有点拘…  相似文献   

4.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1900-1982年),苏联元帅,早年曾经在伏龙芝学院东方系学习汉语,在1926年、1927年、1929年因为各种原因多次来华,能够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汉语。在来华之前崔可夫就已经是一个中将集团军司令员,因为苏芬战争中作战失利,被解除职务。1940年,崔可夫由于深厚的中国背景,被苏联领导层相中,重新起用,接受命令作为第4任也是最后一任顾问来华。崔可夫在中国逗留了14个月。这14个月正是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单独对日作战之前的最艰苦的时期,也是中国、苏联和日本关系最为微妙复杂的时期。作为数面人的军事顾问团的团长,崔可夫在这一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功勋卓著的元帅——朱可夫 提起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油然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 朱可夫是苏联元帅,著名军事家,曾出任苏联国防部长。他于1896年生于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今卡卢加州朱可夫卡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俄罗斯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功地组织和领导实施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摩尔斯克战和第  相似文献   

6.
朱可夫作为苏联卫国战争功勋元帅,他的戎马生涯叱咤风云。他的批评艺术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1928年,朱可夫担任苏联骑兵第三十九团团长。有一天,朱可夫在一队哨兵前听取值日官的报告后,决定检查一下值勤的哨兵。在检查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哨兵的皮鞋擦得不亮。于是朱可夫问值日官:这个哨兵的皮鞋怎么样?值日官没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造就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苏军元帅,朱可夫元帅便是其中一颗最为引人瞩目的帅星。他率领苏联红军与法西斯德国军队浴血苦战,屡建奇功。哪里战争打得最惨烈,他就被派到哪里去解救危局,被人誉为战火“消防车”。战后,斯大林在谈到朱可夫的功绩时赞道:“朱可夫的名字作为胜利的象征,将永远不可分离地同整个战场  相似文献   

8.
王穗 《军事史林》2006,(3):48-53
笔者在<军事史林>2005年第2期发表<位居朱可夫之后的卫国战争名将科涅夫元帅>之后,张宏坤同志在<军事史林>2∞5年第10期发表了<真正位居朱可夫之后的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一文,认为"无论是从当时的职务和授予苏联元帅的时间来看,真正位居朱可夫之后的苏联元帅是华西列夫斯基".  相似文献   

9.
朱可夫元帅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无疑影响了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被人们誉为“战场上胜利的永恒的象征”。然而,有关朱可夫元帅晚年的经历,直到今天仍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是苏联第14坦克师第14炮兵团营长,上尉军衔,毕业于苏联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实行侵略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雅可夫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奔赴前线,到7月初,苏军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全线溃败,德军通向苏联西部和莫斯科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打开了,是役,雅可夫在维捷布斯克城下负伤,被德军俘虏.  相似文献   

11.
朱可夫(上)     
马骏 《国防》2005,(7):82-85
一个人的一生,会同许多人打交道,但只有几个人,对其一生影响巨大;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事情,但只有几件事情,成为其一生的转折点;一个人的一生,会做过许多事情,但只有几件事情,成就其一生的辉煌。朱可夫的军事生涯正是如此。一、正当初次恋爱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朱可夫被迫应征入伍,参加了沙皇的军队。是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使他从军作战有了明确的目的,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军官朱可夫生于1896年12月1日,出生时家里非常穷。朱可夫回忆说:“我出生的房子坐落在村子中心,房屋破旧,一角已深深地陷进地里,墙壁长满了青苔,房顶长…  相似文献   

12.
《宁夏科技》2000,(4):54-59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苏联的代表性陆军军人,会立刻令人想起麦克阿瑟与朱可夫两位。如果把这两个已被偶像化的军人的经历与功绩作一番比较,则可发现他们两人之间既极其酷似,又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3.
司古 《军事史林》2013,(3):F0002-F0002,I0001
二战中朱可夫面临的挑战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他不仅必须在最为残酷的战争中击败强大的德军,还得在斯大林专制主义环境中生存下来。朱可夫拥有坚强的决心和过人的意志力,从来没有在纳粹德国的强大攻势面前动摇和退缩过,直到最后率领苏联红军直捣柏林,摧垮第三帝国。  相似文献   

14.
放心吧,爸爸。我一定会把边防线守好、看好的。我一定不让你失望……今年1月15日,对于农五师87团畜牧公司哈萨克族职工斯卡克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光荣退休了。退休前,斯卡克忽然觉得,要离开自己坚守了40个春秋的阿拉套山和巡逻了40载的边防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让斯卡克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儿子别里泉特在父亲退休当天接过了这一守边、巡边、护边的接力棒。这一天,斯卡克特意领着别里泉特和家人,端着他家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将领“一战成名”,保卢斯当属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典战役,不仅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也使参战双方一批战将名声大噪.苏军战将崔可夫,就因守城之功,名声远扬.而他同城的死对头、纳粹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也在此番恶战中“一战成名”.他率领纳粹第6集团军在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崔可夫等一批苏军名将麾下的百万苏军搏杀5个月、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内进行了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后,终于束手就缚.就在行将被擒的前一天,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希特勒“突击”晋升为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16.
田武 《国防科技》2006,(5):90-92
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成就而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哪里危机,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战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1942年夏,斯大林格勒前线告急,朱可夫临危受命、运筹帷幄,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斯大林格勒一战,全歼德军25万,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转折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1942年夏末,是阿道夫·希特勒不可一世的时候。在位于乌克兰维尼察附近的“狼穴”大本营里,希特勒面对着摊在面前的大比例尺寸地图,露出一丝狞笑。的…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众多杰出将领中,人们一致认为列居首位的是朱可夫,排在第二位的,一说是科涅夫,一说是华西列夫斯基。但是,如果说朱可夫与作为他的亲家的华西列夫斯基一直配合默契、过从甚密、常常相互称颂的话,那么他与科涅夫之间则有着颇多的恩恩怨怨,从而使两人的关系呈现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戏剧色彩。  相似文献   

18.
滕利青 《军事史林》2014,(12):24-29
出兵远东,闪击日军——华西列夫斯基成为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 1945年4月底,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莫斯科,斯大林当面提出要他指挥远东苏军对日作战。以往,他的经历对远东、对日本、对日本军队很少涉及。这之前,华西列夫斯基对日军的理解,只是概念的、字面上的。苏军中,除了朱可夫在哈拉哈河有过大败日本关东军的经历,还有更早的、在大清洗中已被处死的布留赫尔元帅,可以说是红军中知名的远东战将。布留赫尔、朱可夫的远东战绩,深为日本人所惧惮。而华西列夫斯基完全是远东的新面孔、日本关东军的新对手。  相似文献   

19.
李华 《军事史林》2008,(1):28-32
说到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地位的不断巩固,人们马上会想到当年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对他的一再鼎力支持与保驾。但是,在赫鲁晓夫权力稳固以后,他却无情地罢免了这位有功之臣。那么,赫鲁晓夫与朱可夫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个人恩怨呢?本文拟根据“信史”资料,就其关系作一梳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准确的勾画。  相似文献   

20.
1月6日,对已退休多年且带病在身的张凡柱老人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这天是他第四次在自家门口领到报账款了。“退休这么多年,也做不了什么事,企业也改社区了,你们还来上门服务,这使我太感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