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纪念中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的大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骄傲地宣布,经历第二次军工调整创业历程,2004年底,核工业一举扭转了连续十多年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核工业人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调整改革,以此作为集团公司的两个主战场,并确定为一定时期内的两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抓企业调整改革的结果。回顾核工业第一次创业历程,我国核事业一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发展成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尤其是“两弹一艇”,壮了军威,扬了国威;但另一方面,在核军…  相似文献   

2.
<正>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包括核科技、铀矿冶、核燃料循环、核能开发与利用、核工程、核技术应用、核环保等领域。在我国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唯一拥有完整的核工业全产业链的产业集团。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迎来了又一次重要发展时期,站在了从核工业大国向核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发展的要求是"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核工业产业的厚望,也是我们核工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继第一次创业成功研制"两弹一艇",让中国人民挺直腰杆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十五”军转民发展思路是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工业自身的核技术优势为基础,以支持核电、核应用技术和相关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推动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核工业经济发展,尽快使核应用技术成为核工业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至今已经安全运行12年,这是我国核电发展中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建设秦山核电站,是我国核工业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略调整大局下,向保军转民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是继核武器、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我国核工业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是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代实现新目标创造新辉煌需要新精神!步入新时代核工业迎来了"两弹一艇"以来,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为激励核工业人点燃心中那团火,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完成好国家重大任务,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基础上提炼、形成了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强核是事业。  相似文献   

7.
正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正处在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的先进核工业体系,实现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是核工业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目前我国核工业进入了全面布局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工业全产业链及"走出去"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以"华龙一号"开工建设和CAP1400、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成功研发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核电、核燃料产业的同时,要努力发展核应用技术产业,使之成为中校集团的第三支柱产业,是中核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发展核电,调整结构、突出效益,强化经营、科技兴核”的发展方针,根据核工业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在发展战略上做出的重要决策。核应用技术产业是核工业的优势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转民》2015,(3):33-34
<正>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成功地实现了核工业的二次创业,走出了举世瞩目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军转民新路。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海盐县,紧傍风景秀丽的杭州湾,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被誉为我国的核能基地、创新基地、人才基地、示范基地、文化基地、科普基地,是我国核工业成功实现军转民、取得了二次创业成功的标杆和丰碑。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3,(7):22-23
作为中核集团的掌门人,孙勤把核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在企业家与政府官员两种角色之间的切换,让孙勤能高屋建瓴地既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有一句话是孙勤很喜欢对中核集团的员工讲的,"我们干的是事业,不是职业。搞核的人,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国家的事业。"孙勤自己的经历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从1982年任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助理工程师起,迄今31年,从核工业部到核工业总公司,再到中核工业集团,孙勤一直都在与核打交道,是中国核工业改革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核电的发展要安全、稳妥、高效  相似文献   

11.
<正>在"走出去"战略步伐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核地勘单位又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的考验。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巩固"走出去"的成果,实现核地勘单位顺利转型升级,是外事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实行属地化以来,核地勘单位有了较好的发展,地勘队伍和产业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如江西核工业地质局已经发展形成了地矿、工程、产品、商贸四大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5日,是 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 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 下,我国核工业经过两次艰苦创业, 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 改写了祖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建 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发展了 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三大产业, 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 献。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许多令人惊叹的奇迹,许多永载史册 的荣耀。为此,本刊将《走过五十年》 一书中记载的精彩镜头作了剪辑,以 飨读者,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自1950年建院以来,原子能院始终以党和国家的需求为己任,始终将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完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中,成为我国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堆一器"开启我国原子能时代,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30日上午,我国核工业首家专业性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所属的核工业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正式揭牌成立。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河北省国防科工办的领导,中广核集团工程公司、中核二三建设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和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核工业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为加强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科研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防军工工程、核工程、核电站工程建造及核服务领域已经形成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中核建设集团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5.
坐落于阴山脚下、黄河之滨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燃料,核材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自1958年建立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核工业的“母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几代创业者奋发前进的军工文化也日益完善,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核工业精神是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培育的崇高精神。2005年1月15日,在庆祝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大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首次提出“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18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简称核地研院)迎来了55周年华诞。55年来.几代核地研院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求实创新.取得了辉煌业绩,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核地研院已成为一所集铀矿地质、遥感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大型核工业企业集团●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李定凡一、按照十五大精神,逐步改造和完善现有的直属公司和集团目前中核总已有一批公司和集团。主要包括秦山核电公司、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深圳中核集团、上海中核浦原总公司、中核金原铀业公司等。19...  相似文献   

19.
李晨 《国防科技工业》2012,(3):30+35-30,35
2,928日.恰是初春的时节。对核军工人而言.却有双重暖意在心头。这一天.2012年军工核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工作会是在上一次军工核安全工作会后两年召开的,会议总结与回顾了2010年以来的军工核安全工作,研究部署了2012年的重点任务,讨论审议了《军工核安全“十二五”规划》,研讨交流了军工核安全工作经验,团结凝聚了军工核行业,为确保军工核安全、促进军工核行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也让整个军工核行业对“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我国核事业人才形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核科学技术,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而且对世界的格局变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核事业创建50年以来,我们已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事业辉煌的背后是大批核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和刻苦攻坚,是核工业专业人才群体智慧的体现。我们目前面临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机遇,核事业的人才实力储备与发展潜力如何呢? 建国之初,在经济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能够较快地研制出核武器,并建立起完善的核工业体系,这与高度重视培养核科技人才并很快在高校建立了配套的核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