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健  张天宇 《当代海军》2005,(11):36-37
非对称作战这一概念萌发于1988年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依奇在《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对新老恐怖主义的分析,他指出,恐怖分子的行动虽不符合传统的战争定义,但却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直至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军事专家才真正提出了“非对称作战”的概念,使得非对称战争这一特殊的战争形式开始受到注意。何为非对称作战从学术上理解非对称作战可以这样认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战争就是以暴力进行的武装斗争。而“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战争不仅是武装斗争,还是经济力的抗衡,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战争的本源是经济,经济既是战争的根本动因,又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经典作家的上述观点,透彻地阐明了军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适用于认识古今中外的一切战争。本文试运用这一基本原理,对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军事经济进行剖析,目的在于分析史实,丰富军事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恩格斯就曾指出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它要求促使意志行为实现的非常现实的前提,特别是工具。这里的前提就是物质基础,工具指的就是武器装备。“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经济情况及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正是基于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促使人们思考如何进行管理创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力,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一、战争形态演变与武器装备管理创新人类战争形态的演变可以从作战要素、形式及规模3方面作如下勾勒…  相似文献   

4.
战争经济动员,是指国家根据战争的需要,有计划的将平时经济转为战时经济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军事经济潜力向军事经济实力转换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经济动员准备,提高战时经济动员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恩格斯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这说明了战争的胜利依赖于国家的经济水平。现代战争,根本不可能完全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战争呈现出高技术条件下不对称战争的诸多特点。获取长远经济利益是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深层原因,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制约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具有高技术优势的美国获得巨额战争红利,处于非对称劣势的南联盟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战争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尽快掌握能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  相似文献   

6.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本着"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原则,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保障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中心;随着战局的发展,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恢复经济,准备新建设;在朝鲜战局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精兵简政,增产节约",采取分工合作、稳步前进的方针,顺利完成经济恢复,为经济发展战略向"一化三改"调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实力极为悬殊的非对称战争。这场战争在体现美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国防和军事等领域差距的同时,也显示出高技术战争立体化、信息化和技术密集化的趋势。这些趋势必将对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动员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新时期的军事斗争经济动员准备如何适应这些新趋势,就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战争是政治的暴力工具”这一经典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信息时代战争中大量存在、且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的非暴力作战行动。本文通过纵观人类战争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和对战争形态的分析归纳,对原始战争、传统战争、信息时代战争的制胜机理进行了解读剖析,并阐述了人类战争进入瘫痪战时代是信息时代战争发展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9.
非对称作战素养是我军信息化战争提高打赢能力的必备素质,是对强敌实施灵活自主体系破击的必然要求,是古今中外战争以谋制胜的智慧结晶;指挥员必须要具备慧眼识敌的非对称作战功底、运筹全局的非对称作战灵性和巧施谋略的非对称作战智慧;各级指挥员需要在强化打赢信心中提升非对称作战能力素质,在细研经典战例中汲取非对称作战制胜因子,在强化战场设计与实战化对抗中锻造非对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武德的和谐价值之维体现为"贵仁尚义"的战争观、"安国保民"的战略目标和"先德后武"的战略方法。这种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也直接决定了中国传统军事伦理的发展方向,而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特质在当代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曾仲秋  王培安 《国防》2001,(11):11-12
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之后爆发的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广泛投入高技术兵器,运用心理威慑、信息压制、超强度空袭和远程精确打击等手段,同南联盟展开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非对称作战。这场战争既使我们认识到非对称作战的一  相似文献   

12.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1,(8):4
《海军学院学报》2011年6月美国海军遭遇非对称战争困境?20年来,美国海军没有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直接挑战。20年来,美国海军在海外展开了多个规模庞大的行动。未来10年,作为首屈一指的全球海军,美国海军面临的威胁可能并非来自那些传统的海军强国,而将面临大量的非对称战争挑战。为此,美国海军必须进行转型。但从目前来看,美国海军似乎还没有做好转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对武器装备在战争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作用所作的精辟论述,对于当前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武器装备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单独的意志行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他进一步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通过…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中国的机器业获得了一个"繁荣"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机器业发展几十年的结果,更是战争特殊环境直接推动的结果。然而,这种主要因战争而"繁荣"的假象是暂时的,在整个中国工业中的比重也很弱,它并没有将中国工业化推向深入。同时,就战争带给机器业的影响来看,它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就战争发动者与应对者,它带给人类的是祸大于福,任何寄希望于战争带动社会经济、大发战争财的做法迟早会作茧自缚。我们应反对战争、创造和平、珍惜和平,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谋求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僻居辽东一隅的女真人为何最终竟能夺取大明皇朝的万里江山,对此问题虽然历来史著均从双方政治状况与军事战略策略方面详加论述,但是却都忽视了对进行战争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客观基础——物质因素,进行认真的辩证分析。战争是暴力的冲突,战争力量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而物质力量则是这种暴力的基础。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是“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  相似文献   

16.
阿富汗战争是“9.11”事件后美军以反恐为名针对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进行的一场非对称战争。本文在总结阿富汗战争发生的背景、战争的主要阶段、战争指挥体系和部队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战争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跟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应解决战争观念的更新。要用新的视角、理念和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对战争手段、战争环境、战争范围、战争的非对称性、战争控制、战争思维模式等进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由于信息战的出现使现代战争具有了“非暴力性的本质特征”,“战略信息战就是战争的非暴力表现形式”,“战争的非暴力属性日益显著和重要”,“战争可以不流血”。有人据此主张应该改写战争的定义,将“现代战争的本质界定为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的暴力或非暴力的战略对抗活动。”更有人提出了“不流血、零伤亡、低风险、少破坏”的所谓“干净战争”、“文明战争”的概念。 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正在来临的今天,战争是否真的出现了非暴力化的倾向?战争是否不再必然表现为暴力  相似文献   

19.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党和国家运用武装力量的重要方式,实践远早于概念的提出。新中国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大体经历了6个阶段,即奠基期、平稳发展期、超负荷增量期、调整精简期、结构性拓展期和深刻变化期。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完成了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以及群众工作为内核的传统框架向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为内核的新框架转变。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对克里米亚采取的军事行动是不是战争?从战争是政治的暴力工具这一经典的定义看,显然它不是战争,冲突双方和世界各国都没有称之为战争。然而,从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来分析,它达到的效果却远远超过经典理论所认定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