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好"暗示"     
暗示是指在非对抗条件下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人都有自主意识,不愿受他人控制或干涉,对别人有意识的说服有一种戒备、抵制心理,由于暗示具有含蓄、间接的特点,因而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意见,采取行动.若要良好的运用暗示,必须了解暗示的特点和受暗示者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秀影  甘霖 《政工学刊》2006,(11):32-32
作为一名基层主官,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名战士说自己晕船晕得厉害,你拿出一片药说:“这是治晕船的特效药,国外进口的,百分百有效。”吃完药后果然战士说自己不晕了。其实,那只不过是一片普通的维生素B2。但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成了治晕船的灵丹妙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以发出暗示的主体区分,可以分为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  相似文献   

3.
巧用心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列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工干部,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人的信念系统可分为依从性信念、利从型信念,从众型信念,认同型信念和内化型信念等。信念的层级结构理论要求在人文教育中,应尽量淡化直接的权力行为,恰当地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赏手段,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对象所属的主要群体或团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并据此采取该群体可以接受的观念和方式进行说理和诱导等。  相似文献   

5.
王超 《政工学刊》2014,(5):57-58
心理效应是指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人或物的作用引起其他人或物产生相应变化的连锁反应。每一个心理效应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为经常和官兵打交道的政工干部,在日常工作当中如能善加利用心理效应,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官兵的工作效率,同样也可以增进官兵团结,有助于部队提高战斗力和和谐氛围的建设。本文选取了八个较为典型的心理效应,通过举例使政工干部了解每个心理效应的概念和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信息生成和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心理战中潜移默化影响对象国民众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PSBOVS)的构想,从心理依据和视频基础两个方面研究了视频叠加暗示信息的生成和影响机制。给出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效应过程模型,并结合心理因素对信息生成进行了视频建模和参数分析,从暗示信息被接收、注意、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对信息内容和形式的确定进行了论述。为暗示信息有效编码进而有效影响受众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说服教育的"态度改变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说服教育的目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教育者的态度,向其灌输某种未必能轻易接受的观念,或者强化其原有的态度以抵御其它观点的影响.这实际上与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是基本相同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借鉴态度改变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对于改善说服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及政工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挥“仪式效应” ,使仪式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重点是发挥仪式的渗透或感性形象教育功能。一是将己有的仪式隆重化。干部入党入团 ,战士入伍退伍 ,学员入学毕业 ,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可以利用。在运用这些仪式的时候 ,可以通过渲染气氛来突出教育效果。二是在已有的仪式中加入新的内容。仪式如果一味沿袭而不加变化 ,有时免不了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当人们对某种仪式非常熟悉的时候 ,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 ,克服人们的厌烦心理 ,使仪式能真正入脑入心 ,就必须对旧的仪式加以创造 ,用鲜活的内容来加以充实 ,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相似文献   

9.
“情”与“理”在思想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育引导活动。人的思想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好“情”与“理”,促使人的思想向正确方向转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一、情感在思想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所谓思想转化,就是在客观外界的影响下,通过主体内部的加工改造,使思想认识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思想转化的过程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即:思想矛盾的发生阶段,思想矛盾诸方面的斗争阶段和外部行为的养成阶段人的思想转化是主观与客观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一定的变化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遵循…  相似文献   

10.
创新发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和创新之点;积极彰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实效性中的作用;不断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是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自尊自爱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应从四个方面管好自己。 一、管好自己的思想。要使自己的行为守规合法,首先要有健康的思想。 用科学理论来管理思想。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正确思想的形成及活动起着决定作用。掌握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就能形成坚定纯正的思想,就能做到淡泊名利,积极投身于进步的事业之中。 用坚定的信念来管思想。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产生强大动力。领导干部只有信念坚定了,才能一心一意扑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12.
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张洪礼时代精神是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特点的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意识,代表着多数人的进步思想和精神风貌,是多数人思维和行动、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多数人风格、心理和智慧的结晶,是多数人理想、信念和追求的载体。时代精神表现着时代的真、善、美,展...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提高人格影响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政治人格去影响人.政治人格主要指理想、信念的坚定,爱憎分明,忠于党,热爱人民,坚持正义,不怕邪恶.坚定的政治人格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政治态度.二是用道德人格去影响人.领导干部关心爱护下属,真心实意地帮助下属解决实际问题,对下属有深厚的感情,在领导过程中,下属在"自己人效应"的影响下,可以消除情感障碍和逆反心理.三是用心理人格去影响人.  相似文献   

14.
心理疏导须"用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一些基层单位在心理疏导工作中还缺乏科学性,一些同志一谈到心理健康问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与“疾病”挂起钩来,使不少同志讳谈心理问题,造成人为的心理自危;另一方面,在内容和方式上也不科学。一些基层单位还没有将心理疏导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来抓,忙于跟风、徒有形式的现象比较突出。认为只需要个别机关部门统一搞几次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开几个心理健康讲座,就“包治百病”了。科学证明,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有着共同的生理机制。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的基础,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虽然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正>马克思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和心理共同支配的,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们的头脑转变为他们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工程、固本工程,但它只有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相一致,才能取得成效。现在的官兵学历高、成分多元、追求时尚、视野宽广、思维活跃,这也决定了思想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只有找准与其心灵的契合点,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习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在我们的实践中往往是被忽视的 ,或者说我们往往是无意识地对待习俗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习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导、支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习俗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亦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和疏导。这样 ,一方面我们要引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倡导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规则 ;而另一方面则明显感到传统心理、习惯势力对新的规范的实施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计划体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市场体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转换过程中 ,对习俗的作用更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7.
客观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①我军战略方针的转变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任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但战争的根源远未消除 ,强权政治、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 ,都将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广大官兵认清国家安全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和潜在威胁 ,深刻认识军事战略方针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服务和确保“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顺利实现 ,认真研究如何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采取更加灵活主动的政治工作方式和手段等等。帮助官兵强化敢打必胜的信念 ,克服胆怯心理和紧张情绪 ,以保证我军打赢…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视野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人本价值取向,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和谐社会理念成为全社会追求的价值理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教育、利益引导、疏导协调和心理调适的价值功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抵腐定力;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教育,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培养塑造人的廉洁品德,引导规范人的廉政行为。具体讲,就是通过传授灌输廉洁从业的知识、理论、政策、法规等,培养人们廉洁从业的思想和信念,进而引导人们把这种思想和信念转化为廉洁从业的实际行为。由此看来,反腐倡廉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或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