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光正 《国防》2011,(6):8-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中,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创建并领导人民军队以枪杆子夺取了政权。我们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后,人民军队在党执政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未来的长期执政中还需要军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发挥军队的作用,这是本文要总结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军队与国家关系的原理是马列主义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无产阶级军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发生以来尤其是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温马列主义这方面的基本理论,总结我军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我国火器领域的一个发展高峰,在军事技术方面,火器的制作技术日趋成熟;在军事理论方面,诞生了大量专著作品;在军事实践方面,出现了以火器为主要兵器的特殊军队——神机营.火器作为当时的新兴科技,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进步性在冷兵器时代显露无疑.对于明军而言,火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等势力争夺中国南部地区控制权及推翻元朝统治的战争中,火器在河流、丘陵众多的南方地区动摇了游牧民族统治.在明初的数次远征中,以及明朝中后期抵御倭寇袭扰和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作战中,火器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明朝政权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明代丰富的战争实践中可以看出,明军火器使用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五、地方军队编制民国时期 ,政权交迭 ,军阀林立 ,在政府军队之外 ,各种地方军队层出不穷 ,大体说来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各省以民军旗号建军 ;北洋政府时期及其以后 ,直、皖、滇、黔、晋、奉、川军等等军阀此起彼伏 ,在各地建立并不断扩充军队 ,经数次混战 ,逐渐归于一体 ,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分支。兹将主要地方军队之编制情况略述于后。(一 )民军编制武昌起义后 ,各省同盟会党人和立宪党人纷纷建立军政府和民军。各省民军的人数已无从考证 ,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本部也不清楚 ,每天只是接到各部民军请求番号和军饷的电报 ,并未派员去点编 ,因…  相似文献   

5.
军区是在本国领土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下辖一定数量的部队、军区和院校等,主要任务是负责辖区内诸军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建制,在民主革命时期,军区对建立人民的军队、发展巩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政权,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建国后,军区作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织机构,在保卫祖国、巩固国防,以及加强军队的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晓 《军事历史》2002,(6):23-26
军队总体结构是军队宏观的构成形式.科学、合理的军队总体结构,对于发挥军队的整体效能,提高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军队总体结构也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武器装备的发展变革是其发展演变的直接推动力.三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从简单走向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军队总体结构伴随着军队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纵观已经过去的20世纪,世界各国军队总体结构的发展变化,明显地表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冷战时期、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时期等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秦汉,起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历时44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发生重要的变革,涌现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事人物,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秦代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秦顺应历史发展,经过长期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秦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在政治上创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在经济上确立了土地个人私有制,奖励耕战;在思想文化上采取独尊法家、焚书坑儒、禁私学、书同文、行同伦、“…  相似文献   

8.
西北红军亦称陕甘红军、陕北红军,正式番号为红26军和红27军,主要创始人刘志丹、谢子长.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特点鲜明,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沉痛的教训.本文拟对西北红军的历史经验及其历史地位作一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新时期军队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9.
蜀汉政权的战略城池大体以成都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个部分。成都附近的战略城池形成于刘焉父子执政时期,并在刘备时期得到巩固,在蜀汉末年抵抗曹魏军队的军事进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分布大体上是以群星拱月式的分布。汉中地区的战略城池成一线分布于汉水上游沔水两岸,蜀汉投入了较多的兵力,并且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战争策略。巴东、巴西的战略城池位于长江下游人蜀的必经之路,成为与吴国作战的战略桥头堡。南中地区的战略城池位居蜀汉政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一地区是蜀汉政权的战略后方,其稳定对于蜀汉政权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两党十年内战后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为了限制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在军事供给方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实行歧视政策。中国共产党则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争取一切必需的军事供给。于是,围绕军队待遇问题,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激烈斗争。一、利用合法地位,争取八路军、新四军的合理待遇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由于抗战,我们已经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合法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来看,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谁要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该有强大的军队”,所以军队的发展变化反映阶级斗争的形势。军队的“武装、编制、组织、战术及战略,首先依靠于当时生产和交通工具所达到的程度”。“作战方法、作战形式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军队编制的形式、兵种和军种的变化,通常适应于作战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孔瑛 《政工学刊》2001,(10):31-32
军事职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把保证政治 合格作为加强军人职业道德 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告诉我们,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军 队所从事的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服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纵观古今中外 ,军队历来都是统治集团及其政党夺取政权、维护政权、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我军是党绝 对领导下的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的理想就是军队的理想,党的任务就是军队的 任务,党的目标就是军队的目标。因此,军人对军事职业政治上的角色认同最突出的要求, 就是必须始终做到政治上合格。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丰富发展了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在拨乱反正中得以强调和坚持;改革深化时期,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在继承发扬中得以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在开拓创新中得以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以后,苏军刚刚建立.还留用了大量的沙皇军官、军事专家,需要对军队全体人员加强政治教育.遂于1918年春,在军队正式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并于当年7月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以立法形式将政治委员制固定下来。至1924年.政权已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共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防与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的正确把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战争准备任务的变更,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经历了多次演变.研究和探讨这些指导方针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军队改革始至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之际,从商周时期及至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历次军队改革从来都受到政治制约,改革成效直接影响着国家命运、军队发展及社会、经济等诸方面的走向.本文深入阐述了中国古代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古代军队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平 《军事史林》2004,(5):19-21
大军区是根据国家的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队一级组织,是战略区域内的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进行了多次调整,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时期;1955年至1985年的十二大军区逐步调整为十一大军区时期;1985年至今的七大军区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中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从产生到蓬勃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一、天命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最初提出夺取政权、使用军队进行战争行动的理论根据,就是“天命”学说。因此,夏商西周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首先就是进行天命教育,灌输本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上天之子”,本军队的战争行动是执行“上天之命’创思想,以眼人心。如夏商周三代的兴兵夺权,都是宣传自己是…  相似文献   

19.
1861年4月爆发的历时4年之久的美国内战,最终以维护联邦统一的北方的胜利告终。在谈到北方取胜的军事原因,国内的观点多偏重于林肯政府在军事上采取的一系列果断措施,尤其是大胆重用勇敢善战的格兰特将军。而对威廉·谢尔曼将军的作用及其对战争的贡献涉及甚少。在1864年北方军队对南方军队进行战略攻击阶段中,谢尔曼将军的三次远征为北方的最后胜利建立了头功。美国内战从爆发至1863年上半年,战争主动权一直操纵在南方军队手中。从1863年下半年起,战争主动权才逐渐被北方军队掌握。1864年初,林肯  相似文献   

20.
《国防》1994,(8)
第四集 和平使者的今昔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有枪杆子,才能夺取政权,保卫政权。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革命战争年代,这支军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又为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和建设社会主义立下了新功。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