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当美国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危急、中国大陆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1950年10月,根据朝鲜劳动党、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光复和接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文告规定,由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远东盟军司令部决定台湾由中国接收。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下令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任命原陆军大学校长陈仪为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0月25日,陈仪在公会堂(后改为中山堂),接受日军第10方面军司令长官安藤利吉的投降。台湾同胞热烈庆祝台湾光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祝贺台湾重新回归祖国。陈仪接管台湾后,首…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前,美国的杜鲁门政府曾经在远东把“冷战”变成“热战”,出动陆、海、空军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威胁中国大陆安全,同时霸占中国领土台湾。杜鲁门政府硬是要把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人民忍无可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的崇高目的,奋起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对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进行了坚决英勇的抗击。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  相似文献   

4.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而被迫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海军第7舰队侵入中国领土台湾海峡,并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在朝鲜人民处于极端困难,中国...  相似文献   

5.
自《开罗宣言》发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各国对其文本的解释基本属于“正常”,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英对《开罗宣言》文本的解释出现了“异化”。其中美国有“台湾地位有待对日和约决定”说等4种类型,英国有“环境不同”说等8种类型。美英对《开罗宣言》文本解释出现“异化”是冷战、朝鲜战争与台海局势三重历史背景叠加混合发展的产物,其模式和手法又为后续“国际条约”所继承。国际社会对美英各类“异化”解释的质疑、批驳的声音从未停止。《开罗宣言》文本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任由霸权主义国家根据自身利益进行解释,进而成为其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其文本的本意、良善愿望及庄严的国际法效力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其条款内容和精神必须得到完全的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郑国梁 《国防》2005,(8):25-26
1950年,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台湾地位未定”论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台独”势力却想借尸还魂,不仅恶意攻击抗日战争结束前明确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什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没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战时宣传文件”,《开罗宣言》在“本质上是新闻稿”,“事实上连一张新闻稿都不如”,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前,在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组织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战略决策,本文拟就这一决策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一 首先应当指出,中国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是在美国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半岛发生了一场惊动世界的内战,时隔一日,美国就从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出发,纠合英法等 15个国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武装干涉。 9月 15日,美军实施仁川…  相似文献   

9.
旧金山和约和日蒋和约与美日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金山对日和约》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参与、拟制与签订 ,掩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 ,在安全与政治、领土、经贸等条款和战争赔偿等问题上 ,处处违背盟国有关对日政策的国际协议。它不是一个全面的 ,也不是真正的对日和约。在美国政府施加影响和日本政府的错误选择下 ,日本与台湾蒋介石政府签订所谓《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 ,这是战后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大逆流。旧金山和约及日蒋和约 ,在实际上确认了由杜鲁门政府炮制而获得吉田茂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违背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和日本政府在《乞降照会》中的承诺。这两个条约在国际条约中对台湾地位问题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妄图分离台湾 ,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决定,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直到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展现了志愿军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   第一,志愿军入朝作战,是反抗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正义之举,师出有名,充分展现了正义之师的英雄形象。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爆发了大规模内战。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兵侵入台湾海峡,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并操纵联合国通过组成所谓“联合国军”的决议,扩大侵朝战争,妄图一举…  相似文献   

11.
朝鲜内战是朝鲜人民内部的事,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由于美国对朝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并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人民才被迫和朝鲜人民一起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作战。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性质和战争责任问题,笔者根据已掌握的史料,作一阐述。 同盟之间的妥协,三八线的演变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是谁挑起的?责任在谁?历来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朝鲜的内战是美国制造的”,“是美国政府挑起了朝鲜的内战,是美国政府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见 1950年 11月 11日、 28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和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上…  相似文献   

12.
赵宝云 《军事史林》2010,(11):38-42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  相似文献   

13.
潘前芝 《环球军事》2012,(14):44-45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协定》,原先由日本侵占的台湾连同南海诸岛一并归还中国。国民政府从1946年初开始筹划,决定由海军总司令部协助广东省政府接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由海军派兵进驻各岛。接收工作至年底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4.
谁最早对美军的仁川登陆作出判断姚莲瑞齐德学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支援南朝鲜军作战。朝鲜人民军向南一路势如破竹,进展顺利。8月上旬后,由于战线延长和美军兵力增多,人民军攻势减弱,战场胶着于洛东江一...  相似文献   

15.
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我海防部队炮击“警告”,人民解放军三军联合渡海解放浙东岛屿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遏止中国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加强从南朝鲜、日本、台湾到菲律宾“防御”链。1953年2月,艾森豪戚尔抛出了所谓“放蒋出笼”政策,决定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1953年11月8~12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美国借朝鲜内战爆发之机实行武装干涉,无理侵入我国领土台湾,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我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受到严重的威胁。刚满周岁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这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当时,我国的情况是:经济恢复刚刚开始,财政拮据,长期战争的创伤尚待医治,人民需要休养生息,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还相当落后。但是,已经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决心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慎重…  相似文献   

17.
1950年 6月 2 5日 ,朝鲜战争爆发。 2 7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武装干涉朝鲜和台湾事务的声明 ,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防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惊魂未定的蒋介石终于松了一口气 ,风雨飘摇的台湾孤岛由此转危为安。长期以来 ,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是朝鲜战争援救了蒋介石政权。“朝鲜战争的发生 ,是对蒋介石的援救 ,是使台湾转危为安的契机。”“由于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然必得推迟解放台湾的行动。从此之后 ,台湾的蒋介石 ,得以度过难关 ,起死回生”① 。“朝鲜战争的爆发 ,把已经患了癌症的国民党政权 ,从病榻…  相似文献   

18.
黄力民 《军事史林》2021,(10):44-5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根据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附署),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随后公布的盟军最高统帅部《第1号命令》规定台湾澎湖为中国战区受降区域.  相似文献   

19.
“牡丹社事件”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一件大事。事件极大震动了清王朝,清政府一再声明其保卫台湾领土主权的政治立场,同时调兵遣将,加强台湾武备,推行“开山抚番”方略,构筑防御体系,遏制日军进攻。此外,清廷也力图谋求外交途径解决中日争端。1874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条》,虽保全台湾领土主权,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对中、日两国的发展及其后中日关系走向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中 ,人们一般认为 ,在战争爆发之前 ,美国对台湾已经实行了“撒手”政策 ,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的爆发 ,美国将会坐视中国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而不予干涉 ,台湾的历史就会是另外一番面貌了。然而本文通过大量的材料试图证明 ,在 50年代美国的对华战略中 ,台湾是用来与中共进行讨价还价的重要手段和筹码 ,无论有没有朝鲜战争 ,美国都需要把台湾纳入自己的战略防御圈。朝鲜战争的爆发恰好给华盛顿的干涉提供了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