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3.
<正>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4.
我国航天工程项目管理引入第三方复核评估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和美国在实施载人航天计划过程中,历经成功的欢欣和失败的痛苦,形成了各自的载人航天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保证措施、方法和标准,建立了全新的确保飞行安全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保证了“联盟号”飞船、空间站、“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等多项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带动了整个航天质量水平的提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阿尔法”空间站计划由于系统实施了“系统要求评审”与“系统设计评审”等独立评估,不仅比“自由号”空间站减少了50%的人员,而且净投资减少70亿美元。但是,“挑战者号”与“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自1961年起通过发射16艘载人飞船,于1971年形成了以“礼炮”-1号空间站为运输对象、以载人飞船为运输手段的载人航天系统;在发射了5个“礼炮”号试验性空间站和18艘载人飞船后,于1978年后形成了以“礼炮”,5、6号空间站为中心,以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为运输手段的更为完善的载人航天体系。在1978年后至1985年期间为“礼炮”-6、7号空间站的运行,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和25艘无人货船。1986年2月开始组建以“和平”号为核心舱的永久载人空间站,以获取更大的空间军事优势和经济效益。目前,“和平”号空间站设施已日趋老化,其后继型号“和平”-2号空间站已难以研制和发射。1993年俄罗斯正式向美国提出参加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我国"神州12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15时54分飞船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们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历史性的一刻,立即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英国广播公司称: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也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太空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推动空间信息走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和支持;联合东盟国家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空间信息前沿科学研究,利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定期举办空间信息培训班,促进航天人才交流与培训。在探月方面,2019年中国将发射长征五号发射器,实现采样返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在2020年实施,2021年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将抵达,在深空探测领域还将实施三次升空探测任务,包括采样、小行星探测等。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在已经实现载人航天获得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基础上,2022年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邀请各国参与各项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6-16
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完成了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在任务实施中,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0.
天兵 《环球军事》2008,(19):12-13
9月6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目前,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状态。神舟七号飞船、长征-2F运载火箭、舱外航天服和伴飞卫星等产品已完成发射场区的主要测试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参试系统已基本完成任务实施的各项准备。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发射场进行了人船箭地联合演练,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2.
邓孟  李源 《军事文摘》2023,(9):7-11
<正>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已经走过整整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接续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三十年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     
《国防科技》2002,(5):82-82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14.
"神十"上九天揽月助推军民结合事业腾飞一、神十飞天完成三大任务为建空间站积累经验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将于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五年之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碧海蓝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我国目前为止最重的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由此拉开,中国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7.
小何 《世界军事》2022,(4):32-37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开始了他们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这次飞行任务,创造了多个首次.对于女航天员王亚平而言,也写下一个又一个航天历史:她是中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是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是首次出舱...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参与者,四川航天先后承担了箭体、舱段、伺服机构、故障处理系统、火工装置的研制生产任务。从神一到神六,布满了“四川航天造”产品。看着这些产品邀游太空,在感叹航天事业崇高和伟大的同时,这些绝少被外界提及的四川航天人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飞天之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呢?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运载器通常是由载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运输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的。载人航天器就是装载人员在天上航行之器,其基本功能是为其中的乘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其中,相对来说体积小些、设备少些、功能差些、执行任务时间短些的被称之为载人飞船,如苏/俄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美国的“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飞船等。而把体积大、设备多、功能强、执行任务工作时间长的叫作载人空间站,如苏/俄的“礼炮”号、“和平”号,美国的“自由”号以及由多国合  相似文献   

20.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瞭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