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几种固体可燃材料燃烧烟尘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聚合物材料燃烧烟尘主要为分散的凝团,凝团形态为链状、簇状和絮状,凝团是由直径几十纳米的准球形基本组成颗粒互相链接而成的.常见木质装修材料燃烧烟尘则主要为黑色碎片结构,在碎片周围附着有少量凝团.在受热炭化的聚合物燃烧烟尘中也会发现一些黑色和半透明碎片结构,但数量较少、尺寸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及其复合织物、超级活性炭、微球形活性炭及其织物、掺炭纤维织物等新型活性炭材料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及其在防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散型干扰物系指在无源干扰领域中不靠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干扰物。一般靠外力分散或预先设置而形成干扰机制。该体系可以干扰射频电磁辐射,也可以干扰光频电磁辐射。就微观而言,干扰材料的尺寸可以小至亚微米;从宏观而论,干扰材料可以大到米级。材料的类型可以有固体、液体、气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有色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水等多种物质。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靠化学反应产生干扰机制,其整个干扰过程不伴随化学变化。这类干扰物包括气溶胶分散型烟幕、水幕、箔条、铜粉、乃至假目标、角反射器等。它们在无源干扰中发…  相似文献   

4.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几种易燃液体燃烧烟尘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发现微观上易燃液体燃烧烟尘为分散的凝团,凝团形态为链状、簇状和絮状,在高倍率下观察发现,凝团是由直径几十纳米的准球形基本组成颗粒互相链接而成的。采烟高度和时间对烟尘形貌特征的辨别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高通量等特点的便携式生物传感检测装置在军事战场环境侦察、战场态势感知、生化反恐等领域具有迫切需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在生化现场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纳米级别的金属溶胶或金属纳米结构可以有效提高SERS技术的检测灵敏度。以这些纳米溶胶或纳米结构芯片作为增强基底,SERS技术在生化反恐、病原微生物检测及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催化剂制备中的一些应用.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水的含量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种类对微乳液"水池"尺寸的影响以及对最终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反应物浓度对形成的纳米催化剂粒子的粒度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负载粒子对催化剂粒子烧结温度及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 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为纳米科技研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日本在纳米管的制备领域成就最为突出。 碳纳米管的发现 1985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斯莫利首先发现C_(60)分子的富勒烯结构——像足球一样,呈中空网状结构。在其中填充不同的金属原子,就能够使它具有超导体或半导体性质,因而有可能成为取代硅半导体的新型电子材料和医用材料。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微电子技术问世以来,人们不断追求越来越小、越来越完善的微小尺度结构的装置,并对生物、环境控制、医学、航空、航天、精确制导弹药、灵巧武器、先进情报传感器以及数字通信等领域,不断提出微小型化方面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按照一种习惯的划分,装置尺度在1毫米(10~(-3)米)~10毫米范围的,称微小型(mi-ni-)机械;在1微米(10~(-6)米)~1毫米范围的,称微型(micro-)机械;在1纳米(10~(-9)米,或10埃)~1微米范围的,称纳米(nano-)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典型火灾事故,揭示建筑装修材料火灾具有易着火、燃烧速度快、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扑救困难等特点.从装修材料的燃烧过程、燃烧产物及危害性分析装修材料的燃烧特性,提出了装修材料火灾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微纳复合前景广阔长沙微纳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航天、航空、兵器、电子等国防军工生产的军民融合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14年,座落在宁乡县高新区恩吉创业园内。公司秉承"开拓创新、以精筑强、凝心聚力、成就末来"的企业精神,立足于解决国家尖端技术材料应用的重大需求,公司以范景莲教授创新提出的"纳米/微纳复合"技术原型为基础,开发出纳米原位复合高性能细晶钨基复合材料和微纳复合超高温难熔金属复合材料两大材料  相似文献   

11.
纳米孔材料在催化、吸附脱附、器件模板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苯三氧乙酸在石墨表面组装的多孔结构,孔径约1.4nm且孔排列有序、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在推进剂中的应用,综述了 CL-20降感处理技术及其在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中应用的最新进展.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包覆降感技术、共晶降感技术和微纳米球形化降感技术均可有效制备出低感CL-20,但为提高低感CL-20的能量释放率,在表面包覆降感技术和共晶降感技术中应尽可能地选取...  相似文献   

13.
无电焊接材料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放热性的铝热剂(CuO+Al)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制备了便携式的无电焊接笔材料,其燃烧速度可控,且具有高的燃烧温度。研究了反应剂颗粒大小、混料均匀性等对无电焊接笔材料的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剂粒径对无电焊接笔的燃烧速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反应剂粒径的增大,燃烧速度明显减慢。反应剂粒径和混料时间是影响单位时间放热量和混料均匀度的主要因素,因而对无电焊接笔的燃烧温度具有明显影响。在一定的混料时间下,反应物粉末具有最佳的混料均匀性。反应物粒径小且混料均匀性好的无电焊接笔材料,其燃烧温度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建筑保温材料的调研与分析,选取了未经阻燃处理的XPS、EPS和PU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以及经过卤素阻燃处理的PU,采用微燃烧量热仪,对其典型火灾参数(燃烧组成值、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点燃温度)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同样未经阻燃处理的PU材料的燃烧组成值和热释放速率峰值不足PS材料相应火灾参数值的1/5,PU相对更显火灾安全性.此外,经过卤素阻燃的PU各释热相关参数值较小.  相似文献   

15.
知识窗     
国家确定新材料发展重点 国家计委决定今年继续组织实施新材料专项工作,备受投资者瞩目的纳米材料将成为重中之重。专项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纳米材料技术及应用,重点是纳米粉体及纳米添加改性的新材料、表面纳米化工程金属材料等;高性能陶瓷材料,重点是低成本制备燃烧合成特种陶瓷复合材料、功能陶  相似文献   

16.
层状硅酸盐(PLS)纳米复合材料因同时具备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阻燃性能,成为被诸多社会领域关注的新型阻燃高分子材料,其中在消防工程阻燃层面有着深入的应用。研究PLS纳米复合材料应用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阻燃机理,提升消防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纳米复合材料在军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用晶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单晶体或多晶体与其他包装材料复合制成的材料。利用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具有质地薄、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防潮及经济等特点,因而在军用食品包装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技术新产品技术转让专版粉末冶金汽车发动机离合器摩擦片该成果为兵器工业1997年度重点推广项目。该汽车发动机离合器摩擦片是一种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由基体材料(铁粉和少量的铜粉)、润滑组元(铅粉、石墨和二硫化钼等)和摩擦组元(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  相似文献   

19.
无卤磷系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分别与聚磷酸铵和纳米二氧化硅复配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EP)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研究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和电镜扫描分析对比不同阻燃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及燃烧炭层结构,推测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究硫化钴(CoS)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发展潜力,为后续制备CoS基多元复合材料提供参考,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球状、纳米颗粒状、花状3种不同形貌的CoS材料,并对3种CoS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纳米颗粒状和花状,球状CoS具有更为复杂的3D多孔结构且呈现出良好的阻抗匹配,更利于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消耗,在填料量同为40wt%时,球状CoS的最小反射损耗为-44.59 dB,有效吸波带宽最大可达3.6 GHz,对应匹配厚度为1.5 mm。3种不同形貌的CoS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为后续制备新型高效的CoS基多元复合吸波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