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军官主要通过世袭、军功、武举来产生。到了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新式武器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也输入中国,中国的旧军官已难以适应新作战形式的需要,于是专门培养新式军官的学校便应运而生了。1866年,洋务派首领之一,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海军作战人才的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船政学堂  相似文献   

2.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飞行人员的培养,利用孙中山创办的广东航空学校培养飞行人才。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选派了部分红军干部到新疆学习航空技术,并利用国民党内地航校公开招生的机会选派干部前往学习。延安时期曾试办过航校,但终因条件不足未能办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办了第一所航空学校一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飞行人员,为创建人民空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所旨在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优质兵员、培养专职人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预备军人学校,去年秋在河南省商丘市诞生。这所预备军人学校是河南省商丘市人武部同商丘市职业中专联合创办的。学员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7周岁以下,面向社会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创立于1936年6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曾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抗大从成立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举办8期,先后创办14所分校,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1]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大办学期间制作颁发了多种证章,本文将主要讨论其毕业证章、教职学员证章、纪念章、模范奖章4种类型,这些证章是抗大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所部队联合地方企业专门为贫困地区退役士兵而设立的全免费培训学校。2007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钟志明将军将"全军退役士兵职业培训和就业示范基地"牌匾授予了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出资兴建这所学校的是碧桂园集团董  相似文献   

6.
在莽莽苍苍、群峰巍峨的天台山区,有这样一所特殊学校,它专门招收公立学校淘汰的学生,这就是浙江省第一所私立学校——天台青梅中学。创办这所学校的就是优秀退伍军人徐天青。1985年10月,徐天青退伍回到阔别4年的故乡官塘下村。在车站里,他看到本村一群孩子嘴里叼着烟,手上捏着纸牌在闲逛。他拉住一个孩子询问,才得知他们都是因成绩差,被学校淘汰下来的失学孩子。看着这群东游西荡的辍学孩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了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学校包融了沪江大学的美丽校园及其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视野、格局,也包融了沪江商科的发展思维;学校传承了德文医工学堂以来的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以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学识抱负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8.
陈延敏  曾立 《国防科技》2015,36(5):24-29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动员是适应"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新型装备力量动员形式。以技术和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动员的变化,对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加强战争动员准备、抓住新型工业化的动员建设机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全球掀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变革背景下,国防科技工业由其自身演进规律与"工业4.0"的技术推动实现军民融合动员的深度发展,并表现出自组织化、自适应性、社会化和精确、快速动员等不同于以往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6月28日下午,正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一行专门前往中航工业所属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查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曲景文的工作汇报后,勉励航空人:"自主创新是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1,(2):69-F0004
长安工业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是国有特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国家重点保军骨干企业之一。公司前身成立于1862年.系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创办。距今14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黄河之滨,阴山脚下,有一所专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专用人才的学校,那就是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春风掠过北国大地,塞外草原开始展现出一个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气象。在党和国家确立科教兴国方略,进而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2.
军事工业特别是军事装备生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直接决定着一国的国防实力,而且在于它在技术上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使一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该国的技术能力,甚至导致重大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先后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一所育才学校,可谓桃李满天下。然而,他的儿子却连个文凭也没有,便通过陶行知的挚友、育才学校的副校长弄了一张文凭,拿到外地去找工作,哪知儿子很快收到父亲的电报,急令"速将文凭寄回"。接着陶先生又给儿子写了一封措辞严厉而又充满深情的书信,信中说:"文凭决不能给你,我  相似文献   

14.
抗大(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在陕北创办的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在九年多的时间里,抗大总校及其十四所分校培养出了十余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抗大是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干部的主要源泉,也是中国抗日军队中规模较大、持续办学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军事学校。在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中,抗大积累了丰富的治校经验,其中关于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深刻反映了军队院校政治工作的规律,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学校政治工作是教学能力有机构成中的基本要素抗大政治工作者很早就认识到,提…  相似文献   

15.
太行工业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创办的一所军事工业学校。因校址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区.故称太行工业学校.简称太行工校。太行工校从1941年正式诞生,到1943年9月奉命停办,在这3年中.为军事工业培养了近400名中级工业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支援了军工建设.在军工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静 《军事史林》2024,(2):20-30
<正>塘田战时讲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湖南省委发起,由国共两党合作,在湖南武岗州塘田市(后变迁为邵阳县)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救亡工作干部的军政学校。湖南博物院收藏有塘田战时讲学院校徽(证章)、塘田战时讲学院第二期招生广告、《塘田战时讲学院全体学生告别武冈人士书》等相关革命文物,是以吕振羽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塘院师生不畏艰难、忠诚勤敏,在民族危亡之际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同舟共济,携手抗日的重要见证。本文拟从这些文物出发,结合塘院学员回忆录等资料,从创办背景、筹建选址、办学宗旨和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学员管理和党建工作、学院解散及影响等方面对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发展始末作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10,(2):F0004-F0004
长安工业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是国有特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国家重点保军骨干企业之一。公司前身成立于1862年,系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创办,距今148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8.
院校培训开基立业在我海军岸导部队组建的同时,一所专门为其培养技术人才的院校应运而生。它就是被称之为岸导部队"孪生兄弟"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的前身——海军高级专科学校。1958年8月,上级派来的诺维科夫等苏联专家到校援助工作。苏联专家的到  相似文献   

19.
德国工业4.0对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1年以来,德国工业4.0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并由民间概念逐渐发展为一项国家战略。本文从分析工业4.0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入手,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研究提出了工业4.0对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启示。一、引言在2011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了"工业4.0"的初始概念,目的是将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于制造业。此后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组建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并在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  相似文献   

20.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体现了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平时经济和战时经济的内在关系,是和平时期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我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对军民结合、平战结合都非常重视,并把它作为指导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方针原则。对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可追溯至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