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鹏 《当代海军》2004,(11):28-31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台湾空军已基本实现了“战管自动化、防空整体化以及建立有限先制反制作战能力”的建军目标。近年来,台湾空军立足于“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战略,更加突出积极防御、远程防御,综合作战能力明显加强。目前,拥有官兵约6.8万人,主要辖有7个战斗机联队和5个独立中队,编有各型作战飞机400多架。其基本上实现了由第二代机向第三代机的过渡,成为打击舰艇编队的重要兵力。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军是台湾军队实施岛屿防御作战的重要力量。平时主要遂行海上巡逻誉戒,防卫台湾和澎湖、金门、马祖、乌丘等外岛,以及护渔、反偷渡、联合缉私等维护海防安全任务;战时则联合空军、陆军遂行反封锁、抗登陆、反渗透等作战任务。90年代以来,台湾海军根据“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战略和“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上防卫”的作战指导原则,依据台湾“国防部”制定的“十年兵力整建计  相似文献   

3.
在空天袭击兵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空天防御体系,并将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威慑力量。俄罗斯提出了空天防御体系的任务及其建设原则、体系中信息保障与指挥设备的要求、发展空天防御兵器的主要途径以及实现空天防御体系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防御方实时了解目标威胁以尽早制定拦截方案,提出一种再入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可达区域快速预测方法。基于防御方所知目标信息,分别设计了目标识别算法、防御方轨迹优化算法以及可达区域拟合方法。首先通过目标升阻比大小判断目标类型,以此确定预测算法的起始时刻,然后运用防御方轨迹优化算法得到最大纵程、最小纵程、最大横程3类轨迹,最后对这3类轨迹的落点进行椭圆拟合,生成目标可达区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判断目标类型并生成目标可达区域,对反再入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指挥决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是未来临近空间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必须发展和建立新型的武器防御系统。分析了临近空间防御系统的目标特性,研究了临近空间超高速飞行器的防御难点,提出了临近空间防御武器设想以及实现途径和关键技术,对发展临近空间超高速武器防御体系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大区域防空作战的理论研究,分析未来防空中末端防御在大区域防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末端防御是大区域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空体系中实施大区域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歼灭敌空袭兵器与掩护重要目标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现代空袭特点,提出实施末端防御对我防空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变“两个阶段”为“三个阶段”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正当济南战役紧张进行之际,华东野战军的领导机关就积极准备进行淮海战役。当时的敌情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召开了南京军事会议,决定实行“重点防御”,裁并绥靖区,扩充机动兵团,加强战略城市防御。为阻止我军南下,确保徐州,固守长江,屏障南京,俟机反扑,敌人在作战部署上摆成以徐州为中心点,陇海、津浦铁路为两线的“一点两线”阵势,于东西七百里、南北五百里的“十字阵”内,集中了八十万兵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原理,依据选择防御要点的基本要求,从"地位重要、地形有利、地幅适当"的角度分析了防御要点的影响因素集,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防御要点灰色关联优选模型,达到了对防御要点进行排序和优选的目的,为指挥员实施防御作战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日本在不断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逐步完成将自卫队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军事战略上将防御重点由“固守北方”转变为“防御西南”,将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视为不稳定地区。为此,日本自卫队在不断进行编制体制调整、扩充军事实力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现役与预备役的结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增大规模,改革编制,优化结构,注重训练,提高待遇,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明王朝北部边防体系经历了一个调整和演变过程。洪武时期,明太祖确立了以藩王为核心的整体防御体系,永乐时,明成祖加以调整,代之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边防体系;而“土木之变”后.明王朝又确立了以联防和固守为主要特点的新的边防体系。明代边防体系的演变顺应了客观形势的需要,确保了北部边防始终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1.
陈敏  贾延胜 《国防》2006,(2):63-64
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海军基地能否对敌空袭目标实施有效抗击,取决于对目标的发现能力、基地内部信息传输能力和实施防护与抗击的指挥决策能力。只有建立一体化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信息体系,才能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指挥决策诸要素综合集成,有效提高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作战能力。一、构建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一体化信息体系基本要素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一体化信息体系由多种手段和力量所构成,主要包括:侦察和预警系统、防空网络系统、防空指挥控制中心以及对空观察保障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海军基地对空防御一体化信息体系不仅应当能够适时接受来自基地…  相似文献   

12.
张先剑  杨乐平 《国防科技》2018,39(6):020-026
从技术与作战结合的角度,系统分析空天防御作战系统和对抗特点等问题,构建了"态势组态—目标排序—目标分配—冲突动态最优预测"新型作战规划方法,提出"博弈控制理论与方法",论述了空天防御作战规划方法论。对空天防御作战规划理论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为发展空天防御作战规划系统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末端防御武器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空对地精确武器射程的增大和制导精度的提高,末端防御日益重要,分析了末端防御的重要性和特点,综述了末端的主要目标和用于末端防御的武器系统,概述了末端防御武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空天防御是信息化空天时代主要作战样式之一,是新时代国家防空概念的拓展。本文分析了国家空天防御面临的空天侦察、航空空间目标、弹道目标、航天空间目标、临近空间目标、电磁空间、网络空间、空天跨域攻击、"低慢小"非军事目标和非传统空天等十大威胁,及其对国家空天防御作战体系提出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多目标拦截是弹道导弹防御的重大难题,也是目前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所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点。在将多目标问题分为单弹头攻击和多弹头攻击2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相关研究计划,分别针对核爆炸防御、助推段防御、先进的目标识别器和多拦截器防御等多目标拦截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大化资源剩余价值目标函数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模型,分析了求解该模型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文化基因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问题文化基因求解算法,最后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合理制定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方案,对于提升防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异建 《国防科技》2000,21(2):48-49
台湾当局为加强防务,保障其安全,推出了“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守势战略”。为贯彻这一军事战略方针,台军撤消了用于“反攻大陆”的特种作战部队和轻装部队换防制度,以便熟悉防卫情况,并把“抗登陆”作为基本作战样式。台军目前提出了“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以制空、制海为首要”的攻势防御作战指导思想。新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联合作战,突出攻势防御、先机制敌;由重视“地面决战”转向“海空决战”和“前沿防御”;由重点实施“抗登陆”作战转为“反封锁”、“抗登陆”作战并重,并优先实施制空、制海作战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反共拒和立场,不断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事件。尤其是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台当局将其“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调整为“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战略。根据这一战略,台当局加快了建设海  相似文献   

19.
杨卫华 《环球军事》2014,(24):40-41
自绍伊古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以来,俄国防部除了推进武装力量建设与改革,重点加快武器装备更新和提高军队实战能力之外,还将完善国家防御体系建设列为优先工作方向,力求建立起以由国防部主导的、军地联动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组建国家防御指挥中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军在韩国的战略收缩以及韩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崛起,韩美联合的空中作战体制受到挑战。原来那种主要担负支援陆军固守防御作战任务的韩国空军已不能适应其所肩负的作战任务,于是为了适应"空天一体战"的需要,韩军开始积极推行"自主型国防"计划,明确提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要由"本土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由此,韩国空军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重点提高防空防天、侦察预警和空中攻击能力,减少未来作战中对美军的依赖,加速打造"自主型"空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