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高科技性质的非致命性武器有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种。它们既可使有生目标暂时失去抵抗能力或受到抑制 ,却又不危及生命。我国警用装备应该有选择地全面装备物理型、化学型和物理化学综合性的非致命性武器。  相似文献   

2.
声学在非致命武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定义为:指那些设计和使用目的是为了使人员或器材丧失行为或工作能力的同时,将对人员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技术原理作用于有机目标或武器,使有生目标暂时受抑制或丧失抵抗力,不致命、不致残、不造成永久性伤害; 或使武器装备失效、失能、失灵, 人机无法有机有效结合的武器装备。 近年来,非致命声学武器发展迅速,主要有非致命次声武器、非致命强噪声武器和非致命超声武器,这些武器在反恐怖袭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3.
吴素琴 《国防》2002,(1):29-30
“非致命性武器”是冷战结束后首先在美国逐渐时兴的一个新概念。所谓非致命性武器又叫失能性武器,它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化学等手段,攻击敌方人员或武器装备,使其效能降低而又不会造成大量伤亡或严重损坏的新型武器。美国国防部的专家认为这类武器由于不会造成大量杀戮,因而不易引起政治上的麻烦,尤其适  相似文献   

4.
定义了非致命性武器驱散效能的概念;根据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发目的和应用实际,对影响其驱散效能的各相关因素进行逐层递阶划分,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指标评估体系;提出非致命性武器效能G-AHP评估方法,借鉴专家经验,实现了非致命性武器装备驱散效能的量化评估;案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验证了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使用非致命性武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武警(特种)部队装备的非致命性和非破坏性的软杀伤性武器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也加快了对非致命性武器及非破坏性武器的研制步伐.一批新颖独特的非致命性武器、非杀伤性武器陆续研制成功,并装备于武警(特种)部队,使得武警(特种)部队的反恐怖(防暴)能力大增.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04,(7):91-92
近年来,世界各国军事科学家和武器设计师重点研制和生产各种高精武器系统,保障完全精确地摧毁目标,尽量避免平民的伤亡,同时还特别注重可用于军事;中突中的新型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制。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只有非致命性武器才能实质性地降低敌人的战斗力,迅速俘虏对方,同时避免自身的伤亡。  相似文献   

7.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定向能武器之一,被认为是在未来制天权争夺的战场上对卫星有效载荷最大的威胁之一.首先对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关键技术及技术途径进行了讨论,然后描述了高功率微波对目标损伤的机理和耦合途径,最后根据高功率微波的不同耦合途径对卫星有效载荷受到攻击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武器在高峰值功率或距离很近的情况下都会对未进行电磁加固的卫星有效载荷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8.
林聪榕 《国防科技》2005,(12):20-23
定向能武器是当前正在发展的一类重要的新概念武器,能够实现激光、微波等电磁能或高能粒子束的定向发射、聚束和远距离传输,快速攻击并毁伤目标。与常规武器相比,定向能武器具有射束快、精度高、反应灵活、杀伤效率高等特点,既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御,如拦截敌方飞机和导弹等。定向能武器通常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其中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是目前发展的重点。一、激光武器技术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攻击并摧毁目标的武器。它主要由激光器和光束定向器两部分组成,具有能量集中、传输速度快、精确射…  相似文献   

9.
盘毅 《国防科技》2001,(4):76-79
新概念武器中的非致命性武器概念在短短数年已被军事和政界人士广泛接受。冷战的结束、军事格局的变化和战略重点的转移,确立了非致命性武器在军备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非致命性武器(Non lethal weapons)是指杀伤威力比较低的那一类武器,有的资料将其定义为“低杀伤性武器”(less lethal weapons),其作用原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的发展不断为人类的武装斗各提供新的手段。新概念武器——“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制、运用和发展将有可能部分地改变传统的军事行动方式。所谓“非致命性武器”,是指一系列不必消灭对方的人员和装备,通过“软杀伤、软破坏”即可使对方作战能力丧失或减弱的“温和型、人道型”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主要包括:使用故方基础设施和装备瘫痪的武器、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的武器、和使故方电子设备失灵的武器等。其中,少量已应用于实战。大部分处于研究发展阶段。预计再有10年左右时间,非致命性武器将广泛装备并使用。  相似文献   

11.
微波武器     
微波武器就是以辐射频率为1——300千兆赫的电磁波能量对目标进行杀伤和破坏的武器。目前,许多国家对这种武器感兴趣,不惜耗资拚命研制。据军事家们分析,在未来战争中,微波武器将充当重要的角色。微波武器对人员的杀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非热效应”、即通过较弱的微波能量的照射,造成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小断变化的世界战略格局,许多国家开始着手失能战略与技术理论的研究和作战实践,并争取使非致命性武器在国防发展一体化系列中发挥主要作用,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非致命性武器是指任何一种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或使其装备严重损坏、不能正常工作为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非致命性武器包括三大类:1、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的武器;2、使敌方基础设施和装备瘫痪的武器,3、干扰和摧毁敌方电子设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致命微波武器效能评估问题,通过分析影响非致命微波武器效能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非致命微波武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非致命微波武器效能的评估方法。采用一致性排序法确定各个指标的分配权重,并将Vague集应用到效能评估中,利用加权贴近度表征非致命微波武器效能的评估值。得到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国内非致命微波武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非致命性武器以不同于传统武器装备的全新的工作原理和杀伤机制,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应用了各种材质的材料,文章综述了泡沫材料在国外非致命性武器和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非致命武器的概念以及在新概念武器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对当前各国以及我国非致命武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说明了"采用新技术发展新的作用原理""非致命武器小型化发展""发展非致命性武器的一体化技术""非致命武器弹种多元化"以及"终点作用效果多功能化"五个非致命武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未来非致命武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说明了非致命性在未来武器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火箭筒是各国军队普遍装备的一种便携式反装甲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攻击敌坦克、装甲战车、人员运输车和野战工事,也可用来杀伤敌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火箭筒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破甲效能高、携带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自1942年首次在北非战场公开亮相以来,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历次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国反坦克的重要武器之  相似文献   

18.
单兵云爆弹是一种由单个士兵发射使用的新概念武器,与单兵所使用的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等传统武器不同的是,其它武器大都是靠破片杀伤,以人员为主要杀伤目标。而单兵云爆弹则是以冲击波摧毁建筑物为主要目标,也可通过冲击波和窒息杀伤消灭有生目标。单兵云爆弹所发射的弹药——云爆弹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所以有“小原子弹”之称。  相似文献   

19.
永泰 《云南国防》2001,(4):46-46
在非致命性武器中,军工专家们正在研制一些千奇百怪的弹药。它们之中有:  相似文献   

20.
孙立 《防化学报》1998,8(2):55-59
综述了非致命性武器和技术中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学,化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