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4,(10):63-65
随着高分一号、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广泛应用,中国遥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遥感应用步入黄金期。遥感已无处不在,遥感将大有作为",栾恩杰院士如此表达他对中国遥感事业的信心。遥感卫星30多年前就已发射,但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推广应用并取得效益还主要在近十多年,这主要缘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遥感数据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高分专项用于加快中国的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发展,通过建设一个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一方面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中国遥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广泛应用,中国迈向"感知"大国,遥感应用步入了"黄金期",遥感技术在中国国土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等各行业都有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遥感卫星系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面向地面网络整体覆盖不足的问题,世界上掀起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浪潮.其中,星链计划规划规模最大,已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低轨互联网星座.在它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因为其巨大的综合应用潜力,给我国带来了潜在的隐患与挑战.因此,聚焦星链计划,梳理发展现状、主要参数以及特点,分析其应用能力,针对性地剖析应对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是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高分专项将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重大需求上来,实现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过渡,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彻底的资源共享从2010年高分专项启动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发射具有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的高分一号卫星和具有1米分辨率全色/4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的高分二号卫星,获取了大量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在国土、农业、环保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三号卫星在轨运行的5个月时间内,圆满完成卫星平台系统测试、卫星载荷系统功能测试、星地一体化和地面系统测试等任务,状态良好,达到研制设计要求。高分三号卫星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民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空白,标志着高分专项全天时全  相似文献   

6.
徐小涛  庞江成  李超 《国防科技》2021,42(1):100-105
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未来卫星通信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凭借卫星固有优势和新技术优势的融合,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同步轨道和低轨道两类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的Inmarsat系统、Starlink系统和国内"天通一号""鸿雁""虹云"系统。结合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特点,分析得出低轨道、军民两用、智能通信、低成本及高质量通信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巨大的商业通信和军事应用价值,我国必须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航空航天和卫星通信技术经验,合理规划利用太空资源,加强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依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推动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卫星产业主要包括指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应用产业,前者是卫星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即卫星制造及其卫星应用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后者则是卫星产业链下游,即卫星应用相关的各类技术、产品、服务及产业等。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全球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领域已具备全球服务能力,通信卫星建设也已大规模开始。面对全球航天产业格局的新形势,加快我国国产卫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正高分三号卫星于8月10日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能提供最高1米分辨率的遥感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不论昼夜或晴雨天气,皆可随时对地成像。该星共采取了50多项创新技术,其所有设备和部组件都由国内单位研制,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高分三号卫星能够为海洋环境监测与权益维护、灾害监测与评估、水利设施监测与水资源评价管理、气象研究等业务提供全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就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中的无线电导航台,由若干颗导航定位卫星组成的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地球上的各类用户确定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信息。高精度的定位导航能力十分重要,它们使得卫星定位系统在军事上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一是可提升C4ISR系统性能;二是可提高导航(制导)精度;三是可实现单兵定位。正因为卫星定位系统对信息化作战指挥、武器性能等的巨大影响,而使其成为现代战争的“定盘星”、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并成为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是国家为发展空间技术专门组建的科研机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国内具有实力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外层空间开发、卫星、飞船及其他航天器研制,空间技术成果推广,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卫星应用及空间技术二次开发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正>高分专项实施7年来,已发射了高分一号高分宽幅、高分二号亚米全色、高分三号1米雷达、高分四号同步凝视等多颗卫星,数据源不断丰富。迄今为止,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与其他民用遥感卫星相配合,初步形成了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系统,为高分遥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  相似文献   

12.
目前,GPS已占领中国卫星导航民用市场99%的份额,伽利略系统也瞄准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北斗系统的应用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但中国必须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建立“北斗”系统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8月19日,在青松翠柏环绕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高分二号卫星由身经数战的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高分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正式迈入亚米级"高分"时代,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服务、林业调查与监测等领域大显身手。才高八斗身体倍儿棒高分二号卫星作为高分家族的二号成员,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4.
高分二号卫星8月1 9日成功飞天。这颗精确到1米的我国目前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将与已经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服务、林业调查与监测等领域"一展身手",用米级的"黄金尺度",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国家之间的竞争已变成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卫星技术是反映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卫星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它的壮大发展使国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卫星产业中,卫星导航产业是朝阳产业,它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利器,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向服务型转型的重要途径;它依托移动通信、汽车制造和互联网等大产业,会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今,卫星导航产业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第三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14,(9):4-4
日前从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获悉,我国将于今年发射“高分二号”卫星。高分专项系列卫星陆续发射、在轨运行后产生的海量动态数据,及其推动的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将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智能化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的导航卫星系统在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导航卫星系统最初主要应用于战略支持。80年代后,随着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的建立,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范围拓宽,已成为高技术战争不可或缺的空间支援力量。  相似文献   

18.
卫星应用越来越广泛地渗入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出传统方式无法达到或难以实现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卫星应用已成为一个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卫星达20余颗,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空间探测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等多种类型,形成了对地观测卫星系列、导航卫星系列、通信卫星系列和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基本构成了我国应用卫星体系,为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卫星应用水平不断…  相似文献   

19.
引言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全世界总计发射了5000多颗人造卫星。航天技术给人类进步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航天工业已形成了一门新兴的高技术产业。20世纪50∽60年代人类发射的卫星规模、重量较小,功能也较单一,从70年代以后,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对卫星性能要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大功率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卫星质量变得越来越重,技术越来越复杂化。这虽能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但也带来投资大、风险高、研制周期长、新技术不能及时应用等问题。80年代末期出现的现代小卫星,及时应用了当代的高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功能密集…  相似文献   

20.
无线电频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频率共用已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共识,多业务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卫星无线电系统发展趋势。S频段中2483.5 MHz~2500 MHz被国际电信联盟划分为卫星多业务共用频率,包括卫星无线电定位报告业务、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三大业务,可以同时提供卫星导航、航路跟踪、遇险救援、信息中继四大功能。介绍了S频段天基系统发展过程、导航通信频率特性、S频段多功能集成前景,我国北斗未来使用S频段导航的应用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