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地球上的各类用户确定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信息。在诸多卫星定位系统中,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盟的“伽利略”曾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而且尤以美国的GPS名气虽大,它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2.
卫星定位系统具有范围广、全天候、连续、实时的精确导航与定位能力,可为战机、舰船、战车甚至单兵等作战平台与武器系统和指挥员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被称为现代战场的“北斗星”、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和打赢未来信息战的关键之一。美国加紧卫星定位系统更新换代,全力迎对新挑战;俄罗斯普京下最后通牒,要求卫星定位系统要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欧盟“伽利略”卫星接连升空,卫星定位系统驶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卫星定位系统,分析了其在军事物流中的三大应用:物流实体定位跟踪、远程投送实时导航和保障资源动态调度,并展望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在我军军事物流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天兵 《国防科技》2003,(7):38-42
人类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就在一代一代努力开发确定“自身位置”的方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随着现代航天及无线电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个高精度的,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系统。它不仅使得安全的客货运输成为可能,而且还可用于军队的快速布署,以及巡航导弹的精确制导。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中国正在向世人明确展示力图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和欧洲的世界“第三极”的决心。这里我们特编发一篇介绍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卫星/微惯导组合导航是目前弹载导航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深入研究弹载卫星/微惯导组合导航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弹载导航的关键技术以及各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采用适应高过载环境的微惯性元件及电路模块的缓冲保护措施,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抗高过载性能;提出卫星辅助MEMS测量信息的姿态角估计技术解决了空中对准问题,采用基于加性四元数的差量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了卫星定位与微惯导的高精度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制导弹药的导航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用率指标的天线阵统计性能评估方法已成为GNSS天线阵性能评估的共识,但在指标体系及具体细节上,传统的评估方法尚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对信号作独立均匀入射的假设,与实际星座特性相差较大,二是单信号可用率指标尚无法满足GNSS接收机对导航定位的需求.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可定位概率、服务可用性等与接收机导航定位服务性能相关联的新指标.结合实际导航卫星星座的分析验证了新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2012年12月27日开始向亚洲国家提供“北斗”卫星导航服务,包括定位、导航、授时、报文发送等等,每年预期能够得到60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其有望能面对美国的军事优势,但专家们认为,中国的“北斗”卫星群尚未完全部署完毕。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后必定成为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定位系统的竞争对手,其发言人宣布将向亚洲用户提供服务,包括定位、导航、授时、报文发送等。美联社评论指出,中国希望通过“北斗”卫星导航服务每年赚取4000亿人民币(630亿美元)的收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00年开始投入使用,当时只有3颗卫星在轨,主要为中国公司服务。2004年,中国与欧洲签订协议,合作开发“伽利略”定位系统。但据《南华早报》透露,中方并不满意这份协议,遂即加大了本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力度。专家们指出,中国不会同任何人(无论是欧盟、美国,还是俄罗斯)分享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其实,在卫星导航领域建立合作机制是有很大优势的,现在有70%的坐标定位大地测量专业设备是在GPS和“格洛纳斯”两大系统内使用的,而且每个系统都对本国军方提供加密信号。  相似文献   

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国家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包括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等方面。北斗在国防上的应用,能使作战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战费效比提高10-50倍,大大提高国防能力和减少国防经济的负担。2012年12月27日起,北斗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标志着北斗卫星系统由军用转向民用,主要领域包括交通运  相似文献   

9.
通过仿真在轨的北斗卫星和GPS卫星,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GPS和北斗/GPS组合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并比较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与单系统相比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更好的可用性,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能力评估需求,分析影响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卫星导航定位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处理方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卫星导航定位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应用实例表明,该评估方法可应用于各类导航卫星系统的导航定位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北斗民用推进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正式授予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北斗卫星导航产品2101质量检测中心"资质。北斗系统是我国军民共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平台,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已为十余万军民用户提供了全天候、不间断的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12.
浅析美伊战争中GPS的干扰对抗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受美国军方控制的军民两用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空间支援力量。GPS可为人员、车辆、军舰、潜艇、飞机以及低地球轨道军用卫星等提供导航定位信息;可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投掷与发射提供精确制导、定位、计时和测速数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攻击目标所需的力量,同时把风险、伤亡和附加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提供全球三维坐标参照系统,统一作战部队所在地、行动方向和目的地的定位标准,便于灵活机动地调动部队和准确有效地使用武力,对多军种联合作战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搜  相似文献   

13.
卫星/惯性超紧组合导航系统以其定位精度高、动态性能优良、抗干扰能力强等特性成为组合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卫星/惯性超紧组合的定位原理,基于对技术原理的分析,比较超紧组合模式相对于其他组合模式的优势特点;以高动态下超紧组合技术及卫星/微惯性单元超紧组合为代表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亟待研究的容错控制技术、神经网络辅助、多传感器辅助超紧组合等关键技术,并对卫星/惯性超紧组合向着低成本、高精度、强稳定趋势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仿真已发射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建立GEO+IGSO+MEO的卫星星座,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DOP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很好的可用性,能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所做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一样,"北斗"具有重要的作战功能。由于众多突出优点,卫星导航已成为实现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陆海空天一体、导航定位授时的最佳手段,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成功《解放军报》2000年10月51日记者范炬炜,特约记者苏扩善报道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大国之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中的无人机作战将成为未来必不可少的作战手段之一。针对城市作战环境复杂和作战装备受限的特点,归纳总结了无人机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概念、模型以及被广泛应用的算法。首先,对单无人机定位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定位、视觉/激光雷达定位、无线传感网定位和融合定位等,上述定位方法能够在城市环境中表现出高精度和鲁棒性的特点;然后,为了解决单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方面效率低、冗余低、易受干扰的特点,对无人机集群导航定位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拒止下的导航定位、非视距及多径效应下的导航定位、基于无线传感网和视觉冗余的融合定位等,其中涉及导航恢复及导航增强等内容。最后,面对城市的复杂环境,提出了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分别为传感器的优化、无人机集群通信和多传感器融合,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它将与2000年已发射成功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组成完整的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已建立了自主的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9.
车辆位置信息是许多智能交通应用的基础,如车辆导航、路径规划和车辆编队等。现有研究中融合单车车载多源传感器的定位方法无法有效解决城市峡谷、隧道和立交桥等卫星信号不可用条件下的车辆定位问题。围绕车辆高精度定位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深入研究分析了车辆协同定位技术。首先分析了单车自主定位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场景;然后对车辆协同定位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目标关联算法和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车联网环境下车辆协同定位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高精度高可靠定位研究还存在许多关键技术未突破,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协同定位利用无线通信实现多源定位传感器信息动态交互,为智能汽车定位系统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无线电频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频率共用已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共识,多业务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卫星无线电系统发展趋势。S频段中2483.5 MHz~2500 MHz被国际电信联盟划分为卫星多业务共用频率,包括卫星无线电定位报告业务、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三大业务,可以同时提供卫星导航、航路跟踪、遇险救援、信息中继四大功能。介绍了S频段天基系统发展过程、导航通信频率特性、S频段多功能集成前景,我国北斗未来使用S频段导航的应用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