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明禄 《国防》2004,(10):21-21
坚持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对国防动员建设的双重领导制度,是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国防动员建设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在国防动员委员会兼任职务的主要领导,必须坚持双重领导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国防动员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领导要到位。地方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武装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军事机关的职能作用,自觉维护军事机关的权威,积极支持军事机关的工作,主动加强对军事机关建设的领导。对于上级军…  相似文献   

2.
国防动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军事斗争准备成效。必须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增强国防动员建设的责任感,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聂文新  龙仕鑫  马媛 《国防》2016,(12):60-62
在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践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军事智库日益成为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建设新型军事智库,必须着眼中国实际,注重把握铸牢军魂、统合资源、健全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光善福 《国防》2008,(6):48-50
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是两大体系并存:一是侧重于应付战争及军事危机的国防动员体系;二是侧重于应付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两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标志着我国危机管理体制逐步得到重视和加强,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济南军区把保障跨越-2009演习的国防动员工作作为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真实检验和有力促进,军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国防动员系统严密组织和协调部队机动沿途各地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在交通、食宿、医疗、通信和安全警戒、装备维修、  相似文献   

6.
张金柱 《国防》2006,(10):9-10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时期。国防动员建设必须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统筹规划,强化组织领导,加紧实质准备,进一步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确保形成与军事斗争准备相适应的动员保障能力。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统筹指导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宏观筹划和科学指导。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坚持在国防与军队建设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面,必…  相似文献   

7.
军制是国家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防、军事力量的一定组织形式,领导管理的规范和手段。国家军制主要包括军政、军令、军法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为:国家武备政策、经济与国防结合制度、国防领导制度、武装力量建设、战争动员、兵役、国防科技、军事立法制度和法规等。  相似文献   

8.
为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努力提高国防动员系统人员战时业务工作能力,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动委组织自治区、市两级国动委各办公室领导和工作人员共116人,在军区教导大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国防动员战时工  相似文献   

9.
曾光明 《国防》2004,(12):11-11
做好征兵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加强征兵工作的组织领导,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以下三个关系。(一)地方政府领导与军事机关领导的关系。根据我国国防体制,省军区系统各级接受军地双重领导,既是上级军事机关领导下的地方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这种关系通过同级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军事机关党委第一书记,军事机关1名主官参加同级地方党委常委、1名主官参加同级地方政府行政办公会的途径实现。因此,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同为征兵工作的领导机关,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征兵工作指示、要求,具有同等的效力,不仅同级军地有关…  相似文献   

10.
周荣国  郭伟 《国防》2009,(12):88-88
济南军区把保障“跨越-2009”演习的国防动员工作作为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真实检验和有力促进,军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国防动员系统严密组织和协调部队机动沿途各地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在交通、食宿、医疗、通信和安全警戒、装备维修、  相似文献   

11.
崔侃  王保顺 《国防科技》2012,33(2):17-22
以组织管理体制和技术能力特点为参照,美军装备试验与评估大致经历了独立试验与评估、联合试验与评估和一体化试验与评估三个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国防战略和军事需求,每一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模式特征。文章分析美军装备试验与评估各发展阶段的管理体制、技术特征和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交通取得长足发展,开始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但国防交通却没能随之有质的飞跃,军队战略投送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严重影响了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目标的实现。国防交通的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国防交通动员管理体制不适应交通市场、信息技术战争和依法治军的要求,无法提高国防交通动员的能力,因此需要完善我国的国防交通动员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军民融合式国防交通动员管理体制,解决制约我军战斗力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东北后备军》2008,(8):24-30
地方各组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作为各级政府抓武装、管武装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者,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导和参与地方武装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东北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识大体、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以高度热情抓好武装工作,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落实,涌现出许多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14.
李宪生 《国防》2008,(4):39-40
国防动员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时期。作为国防动员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地方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肩负的重任,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意识,切实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为消除目前发展中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根本解决“钱少事多”的突出矛盾,我国防建设可选择“一军两制”的外循环发展战略:①在主要为国家产出军事功能完成保卫国家安全任务的前提下,可大大强化国防的经济功能;②也可把国防系统组织为一经济实体,甩向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场,并通过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场的转换机制,来带动国防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以此来解决“钱少”的矛盾前提,使传统的“一头在外,只进不出”的输血型国防变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造血型国防;③而为了产出强大的经济功能,也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军队“腐败病”的漫延,“战斗力的急剧下降”,可在国防大系统实行“军性”,“民性”两种发展机制或管理体制——主要产出军事功能的军事系统实行军性发展机制(管理体制),简称军制,主要产出经济功能的军事系统则实行民性管理体制,简称民制,以此“一军两制,军民结合”,推动整个国防大系统的有机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内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的理论指南,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黄善春 《国防》2016,(6):4-6
在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组织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成立军委国防动员部统一领导管理国防动员工作,从而实现了国防动员的体系重塑.与之相适应,必须坚持以习主席决策指示统领方向大局,围绕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国防动员工作局面.为此,要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提高国防动员工作的地位;适应现代战争特点,遵循市场规律,与时俱进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坚持军民融合战略指导,选好用武平台,扭住关键环节,持续打牢基础,确保国防动员工作常态落实.  相似文献   

18.
钟志坚 《国防》2011,(3):35-37
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是目前在我国并存运行的两种危机管理体系。前者侧重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侧重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从多年实践来看,由于二者在组织领导、资源力量和根本目的上具有相似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因此,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需要的大局出发,从双赢的角度积极推进两大体系衔接,既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整合国家危机管理资源,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实现应急应战一体化。两大体系的衔接,由于涉及编制体制方面的因素,具体运行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八一"建军节前夕,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人武部组织全区各大班子领导来到雷锋生前所在团,开展"军事日"活动,参观了雷锋纪念馆、雷锋班,进行了实弹射击和野营拉练,同时对部队进行了走访慰问,与基层官兵共同联谊。"军事日"活动既有效增强了地方领导的国防观念,又接受了光荣传统熏陶和洗礼,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国防动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认真搞好统筹规划,努力推动国防动员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国防动员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增强应付战争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长期的实践证明,国防动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军事工作,而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工作;不但能产生军事效益,而且能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