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政工学刊》2006,(10):63-63
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创新型国家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 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99%。相比之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目前较弱,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  相似文献   

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英文缩写为NIS)在国内外的科技政策研究界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都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智舜 《国防》2001,(12):11-12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的发展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回答了新时期我国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拓展对军事战略创新发展提出的新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啸天 《国防》2010,(1):14-16
影响军事战略调整的因素有多种,国家利益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国家利益拓展的客观现实对军事战略创新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国家利益拓展需求不断增加与战略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促进军事战略建设创新发展,努力适应国家利益拓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5.
钟华 《国防科技》2007,(11):22-26
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国家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的关系,以及实现科技安全中的全面谋划,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预见和技术预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新时期从战略的高度对审计本质所作出的精辟、简洁、鲜明的表述,体现了时代精神,揭示了中国审计的根本性质就是保护与防御。这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它把审计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其目的是为国家“强身健体”。正确认识“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内涵、本质、功能,对于指导我国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内外兼备”的基本职能,即:将维护国家安全与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内政事务并列并举,在维护国内安全稳定方面也肩负重任。它较之现今的“国安领导小组”更为广泛和重要,是一个应对有别于国家日常工作之外的应急的危机管理机构,是应对可能的、突发的、潜在的对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的前瞻性机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打破冷战思维,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确定国家安全战略重心;在国家安全实力的积聚上,强调发展综合国力;在国家安全战略的职能上,强调遏制战争,维护和平,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在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刍议大数据时代的国家信息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大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及国家安全领域的知识新增长点。文章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发展概况、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进而探讨了大数据在网络攻击、隐私泄露等方面对信息安全带来的新挑战。最后,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战和公共外交三个层面对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制定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政府是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监管主体,应对国家经济安全最终负责。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政府监管活动主要包括:监管市场主体的准入、监管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和监督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流通。政府监管应着重从金融监管、国家审计、行业监管和公司监管等方面入手。实现政府监督,必须强化政府监管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翟东航  张娜  段慧娇 《国防科技》2017,38(2):105-110
提出互联网+时代军队院校面临与军队新型作战能力培养有关的国家安全时代课题,从整合新媒体网络资源、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三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重点探索与新军事变革密切相关的"文化安全、军事话语传播、地缘政治"等议题,以学术活动的顶层设计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军事院校学员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国家"的提法,发端于发达国家学者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入研究.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提法,源于2003年开始、历时三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工作,进而被党中央、国务院采纳.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用15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观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周朴 《国防科技》2018,39(6):096-103
美国国家实验室是美国国家创新的核心力量。常规英文搜索引擎通常检索不到"美国‘国家实验室’清单",目前国内已有文献大都将"联邦资助的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同于"国家实验室"。本文通过对"联邦资助的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深入比对分析,对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类型进行了定量辨识,认为只有该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系列、国防部主管的Lincoln Laboratory、Aerospace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Institute和美国国家航天局主管的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等与国内对"国家实验室"的共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国家安全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国家发展对空军战略思维提出新的要求,空军战略应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应把“区域制衡,空天防卫”的内外兼顾的地区型空军战略,做为空军战略思维创新的基本取向,也是保卫国家发展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聚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刻的,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传播对国家形象和国家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庆祥 《兵团建设》2012,(22):49-50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7.
个人与国家     
纪侠 《环球军事》2012,(14):71-71
国家出现以后,人类不只是社会的动物,更是国家的一分子。国家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更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那么反过来呢?个人对国家又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涉及到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呢?在《“汽油弹女孩”的命运告白》中,作者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在特殊状况下,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扭曲。  相似文献   

18.
军队因国家利益而存在,军队的历史使命随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而调整,随国家利益的发展而延伸。胡锦涛关于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的历史使命适应了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反映了新时期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国家生存利益是第一位的话,那么今天发展利益是第一位的,军队历史使命则由捍卫国家生存利益延伸到捍卫国家生存利益与发展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了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本文从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三个方面,阐释了在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