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青 《当代海军》2002,(12):45-47
水雷这种古老的兵器是世界各国海军用于反潜的重要手段之一。水雷布设于水中,或坐沉海底,或系流于水中,或在水中一定深度上随流漂行,等到潜艇接触或进入水雷的敏感范围时,水雷自动爆炸,爆炸瞬间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作用于潜艇壳体,将其击毁。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过去只具有被动防御功能的水雷也形成了一定的主动打击能力,在现代反潜作战运用中效用更高,日益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潜艇战轶闻     
文涛  冯晨 《当代海军》1999,(6):52-53
“鱼儿”上钩,“诱饵”逃窜潜艇之间的“斗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了,但由于当时的装备技术水平不高,潜艇无法攻击水中潜航的潜艇。因此双方都采用诱骗战术,设法使对方潜艇浮上水面,然后像对付水面舰艇那样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3.
无人潜艇是在水中活动的水下机器人。它已广泛应用于扫雷、侦察、通信等任务。无人潜艇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遥控型、潜水艇型、半浮半沉型及完全自立型。  相似文献   

4.
第一艘核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制造的"(鱼工)鱼"号,亦称"鹦鹉螺"号.这艘潜艇于1952年6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54年1月21日在康涅狄格州洛顿的电动船坞举行了下水典礼,同年9月30日编入海军序列服役.该潜艇水中排水量为4040吨,全长97.4米,水下速度为20节,装有"533"鱼雷发射管6座.1958年首次进行了在冰层下穿越北极的航行."(鱼工)鱼"号核潜艇开拓了核动力航行的新纪元,充分展示了它的威力.该艇已于1979年5月退役.  相似文献   

5.
潜艇是一种能潜于水中航行和战斗的舰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代潜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模式,成为战争双方必须要重视的一个兵种。今天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潜艇战仍将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艇的出现远远晚于一般的水面舰船,其诞生、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与水面  相似文献   

6.
早在300多年前,人们就幻想潜入海底世界进行水下游弋和探险活动。我国古代传说的“水晶宫”、“龙王殿”等神话故事寄托了人们的幻想。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C·德雷布尔在英国建成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潜水船,从此揭开了研制潜艇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潜艇的动力由人力、蒸汽、汽油、柴油、蓄电池发展到核动力;潜艇的武器由鱼雷、水雷、火炮发展到导弹;潜艇的航速逐渐加大、潜水越来越深,在水中航行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局部战争中,充分显示了潜艇战的巨大作用。它不仅能攻击水中的潜艇和水上的舰船,而且能攻击陆上的目标和空中的飞机等。潜艇战对未来海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潜艇的水下机动性和隐蔽性,美国海军正在利用仿生技术加紧研制一种全新概念的仿生潜艇——“金枪鱼”式潜艇。美国海军专家认为,金枪鱼具有平滑的线条,极快的游动速度以及在水中的高度灵敏性,是设计下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上潜艇是去年下部队代职期间的事,在此之前,我对潜艇的认识一无所知。印象里潜艇宛若一头巨大的水怪潜伏在水中,连同潜艇兵一样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果不是代职,不是在海军尤其是潜艇部队代职,这层面纱恐怕要让我至今无缘与潜艇结识,这不能不成为我军旅生涯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战争中,潜艇因成为海军的主力武器而备受青睐。由于潜艇活动于可视光线无法穿透的水中,很难探测到,即使是电磁波,也将被水吸收,使探测能力大为减弱。但是,在高科技武器“流行”的现代战争中,通信手段相当重要。潜艇优越的隐身性能限制了它与外界联系的自由和能力。如果潜艇在海中昼夜巡逻却不能及时接收到指挥系统发来的发射导弹对敌进行攻击的命令,那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通信手段落后便成了潜艇发挥最佳作战效能的障碍,甚至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仿生学推动潜艇驶入新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襁褓中的隐身“皮动潜艇” 潜艇尽管对海面舰船的生存构成了很大威胁,以至被称为“水中杀手”。但随着反潜武器的发展,潜艇的生存也同样受到了威胁,因为:潜艇在航行中由于艇内机器的运转会发生噪声,容易被敌人探测;以特种钢材制作的艇体在运行时还会发射“红外线”,容易被探测并受到攻击;运行中的潜艇还会有尾流并排出废气,很难不被灵敏度极高的敌舰  相似文献   

11.
被军事专家称之为“水中烟幕”的气幕,主要用于水下战场掩护潜艇作战,干扰对方鱼雷的攻击,迷惑敌人的探测设施。气幕是通过发射气幕弹,使弹体内的化学物质与海水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气泡,漂浮在一定海域范围内,形成大片气泡“云”或气泡“幕”。这些气泡体积通常不等,其中直径较大的气  相似文献   

12.
1.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是如何发现水下障碍物的? 答:潜艇水下航行时,对水下目标的探测主要靠潜艇声纳实现对周围物体的探测,即声纳通过接收水下目标发出声波或接收目标反射声纳本发射的声波来确定目标的方位、距离,从而达到对海底状况的观察。声纳分被动声纳和主动声纳两种,被动声纳通过接收水中目标发出的声波来探测目标,  相似文献   

13.
潜艇是一种能潜于水中航行和战斗的舰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代潜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模式,成为战争双方必须要重视的一个兵种。今天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潜艇战仍将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小鸟能在天空中飞翔,靠的是翅膀;飞机能飞上蓝天,靠的是机翼;潜艇在大海里自由地航行,也需要有“翅膀”。潜艇的“翅膀”就是舵翼。人们称它为升降舵。由于它是水平地安装在潜艇上的,因此,人们又叫它水平舵。它能操纵潜艇上下升降,保持或改变潜艇在水中的深度。现代潜艇上都装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升降舵,一个安装在艇艏,一个安装在艇艉。艇艏的叫艇艏升降舵,艇艉的叫艇艉  相似文献   

15.
朱石坚 《现代舰船》2012,(10):10-11
在现代海上作战的条件下,潜艇的威力及命运均系于其隐身性能。人民海军从诞生之初就将潜艇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武器,因而减振降噪始终是潜艇设计研制的重点和难点。就此我们采访了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少将朱石坚,请他为大家一解潜艇降噪的门道。《现代舰船》:请您介绍一下潜艇噪声主要有哪几类?产生这些噪声的原因和部位各是什么?朱石坚:潜艇辐射噪声的主要噪声源有:螺旋桨噪声、水动力噪声、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的产生原因是:螺旋桨在水中运转,一方面引起水介质波动而直接辐射噪声,另一方面通过轴系激励艇体而产生水噪声。此外,当螺旋桨旋转时,由于叶片表面局部的静压力下降(有时到负压),产生汽化  相似文献   

16.
来源于腐蚀及防腐电流的静态电、磁信号是潜艇水下新的重要目标特性。为掌握其水下分布特征,采用三层平行分层导电媒质中的水平直流电偶极子对其进行建模。结合水平直流电偶极子全空间中的电场、磁场表达式的推导,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对比分析海水中腐蚀相关静态电场及静态磁场的分布特征及远场衰减规律。分析表明:浅海中潜艇腐蚀相关静态电场近场量值大,分布特征明显,适合做水中兵器引信的信号源;磁场远场按距离的平方反比衰减,可用于潜艇的远程探测和定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潜艇梦"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在人们的眼中,潜艇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水中突击兵力。它能隐蔽在水下,对敌方舰船发动突然攻击,常常创造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奇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海军曾订购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德国潜艇,以对付日本的野蛮入侵。但不幸的是,这些潜艇被德国扣留,后来用于大西洋潜艇战。二战后,英、美两国虽向国民党海军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海军装备,但对于尚属尖端武器的潜艇却绝对不给。  相似文献   

18.
潜艇救生     
如果一艘潜艇失事沉没海底,如何才能有效地营救艇上的幸存人员?自潜艇问世以来,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各拥有潜艇国家海军的面前。据资料统计表明:在过去的90多年中,由于碰撞、失火、设备故障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在和平时期已有170多艘潜艇沉没,其中85%的潜艇沉没处的海底水压还不会导致艇体破裂。要在太洋深处营救这部分失事潜艇中的幸存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高难度工程。  相似文献   

19.
指挥系统是潜艇传统作战系统的必然发展。当今核动力和常规潜艇(SSN,SSBN,SSK)在捕获来自传感器数据方面不成问题,实际上,反而存在着数据过载的极大危险,这将影响指挥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威胁的能力。但是指挥系统的任务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辅助决策的形式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0.
常规潜艇     
《宁夏科技》2002,(7):40-44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核动力潜艇以来,人们似乎忽视了常规潜艇。实际上,尽管核潜艇比常规潜艇相比有许多优点.但它昂贵的造价、复杂的系统及对海区环境的要求等,使它替代不了常规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特别面对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使得各海军大国的海上战略重点由全球转向地区,由远海转向近海,强调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