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鹦鹉老板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 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这只鹦鹉又  相似文献   

2.
笑笑好心情     
千万别抠门大傻入境某国时,带了只鹦鹉。海关人员叫住他说:"先生!你这只鹦鹉也得付税金。""应该付多少啊?""活的50美元,如果是标本就只要15美元!"此时听见那只鹦鹉嘶哑地叫着:"大傻!千万别抠门啊!"  相似文献   

3.
这两天,营指连训练尖子小郑与教导员家养的一只鹦鹉较上了劲,因为这只鹦鹉揭了他的“隐私”,让他在全连战友面前丢尽了脸面。这天,连队上报第三季度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时,小郑作为连队“管理骨干”、“训练尖子”排名第一,但他心里还是不落底,几个老乡给他出主意:买点东西去教导员家意思意思,事情保准搞定。  相似文献   

4.
看着欢快的鹦鹉,江总书记高兴极了。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用不十分标准的武汉话问道:“鹦鹉么样分公母呢?”总书记风趣的问话,顿时使满屋子人笑了起来。 “蓝鼻子是公鸟,白鼻子是母鸟”。左腊祥指点着鹦鹉的鼻子,给总书记作了回答。 总书记乐了,边说边逗着鸟笼内的一双小鹦鹉。 此时此刻,闪光灯频繁闪亮,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队经常遭到德军飞机的轰炸。当时雷达还未问世。为了时刻提防德军的空袭,英军专门训练了一批能‘参战’的鹦鹉,用它们来担负防空警戒任务,充当‘雷达’。鹦鹉具有灵敏的听觉,能准确地分辨出飞机的马达声。每当德军飞机将要接近,英军阵地上的鹦鹉就会迅速飞到司令部里报警。这种鹦鹉‘雷达’对英军在反空袭作战中取得主动权很有帮助,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6.
从鹦鹉叼钱谈起黄喜林范洪舟和几个朋友逛公园,看了不少动物表演,最后上台的是羽毛美丽、舌圆柔软能说话的鹦鹉。只见它笑容可鞠地模仿人说话,几句“您好”“再见”,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都很尽兴,正欲离去。这时,驯兽员告知,下面表演“鹦鹉叼钱,请大家准备...  相似文献   

7.
张珂 《政工学刊》2008,(6):35-35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向园长告状,说老师骂自己了。这位教师十分纳闷,自己从来没有骂过学生呀。园长批评小朋友说谎。小朋友委屈地说:“老师没有用嘴骂我,她用眼睛骂我了!”老师这才意识到,早上因为这位小朋友调皮,自己确实用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会儿。这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小朋友这天真的一状,给自己上了一堂课,骂人不仅仅只有嘴巴,有时眼睛也会骂人的。”  相似文献   

8.
1980年,阿富汗库纳尔省的一些活泼的少年儿童在外面游玩时,欣喜地捡到几只手表,正在争相观看着,摆弄着。突然一声爆炸,无辜的少年儿童应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他们是被诡计地雷暗杀的。据报道在该省发现侵阿苏军布设的诡雷有数万枚之多,其中,除制作成手表形式的外,还有的被制作成钢笔、鹦鹉玩具、袖珍收音机等颇具诱惑力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留一手”与“露一手”○庄跃勇小王两年前进机关招待所学烹调,在一个厨师云集的集体里,他决心拜师学艺学出个名堂来。可两年过去了,小王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复杂一点的一个也不会。领导批他不学无术,家人骂他不思进取,可知情人都感到小王有难言之苦。一日,小王...  相似文献   

10.
上:俄骂斯荪一30MK型战斗棚下:荪一27毪机编队表演上:俄骂靳卡一5口型 “黑鲨”攻击直升栅下:荪一27VBM型战斗棚第5届莫斯科航空航天展掠影卡一22B型直升棚 俄骂斯米格一29K型战斗栅卡一50型直升相卡一60型直升相 展出Bg一种军用毫升jIin第5届莫斯科航空航天展掠影@王长山  相似文献   

11.
清光绪年间,北洋大臣李鸿章奉慈禧太后之命进京,带给太后一只印度鹦鹉,慈禧夸李鸿章把这等小事都挂在心上,李鸿章则连连称道:“太后之事无小事”。正是把太后之事当成头等大事,所以当慈禧力主修颐和园时,李鸿章也从一个坚定的反对者转为挪用海军经费修园,自1888年后六年间竟未添船购炮,终致甲午一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帝王的喜好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哪头大,哪头小,本来是显而易见的事。但李鸿章等的为官之道不仅古已有之,在当今社会也屡见不鲜。有些同志唯领导是从,曲意逢迎,妄言“领导之事无小事”,时时事事只把领导放在心上,挖空心…  相似文献   

12.
作为智慧或资历的象征 ,白发是祖父的荣耀 ,也能给染发液经营商带来利润。那么头发是怎样变白的呢 ?头发的变白在于黑素细胞 (毛囊中的一种细胞)的变化。黑素细胞能产生一种血褐素 (即黑色素 )。血褐素的多少决定着头发的颜色。组成头发本身的角质形成细胞能吸收这种血褐素。当黑素细胞停止产生血褐素时 ,角质形成细胞就失去了颜色 ,于是头发就变白了。但是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 ,在白发的毛囊中 ,有些黑素细胞仍很活跃。在这种情况下 ,血褐素进入了已不再运转的角质形成细胞。另外 ,随着掉发 (人的头发每 3年全部脱落并被新发取代一次 )的被…  相似文献   

13.
一个干冷早春的黄昏,一座剧添过新土的坟茔前,晃动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影。男的挺直地伫立在坟前,壮硕的身躯,乱蓬蓬的头发。身侧放置着一对畚箕和一柄铁锹。昏冥中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只听他声音低沉地、带着顫抖述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女兵下队那天,太阳很美。男兵就趴在窗台上,眯缝着眼睛看天边的太阳。而那一刻男兵的心情却一点也不美丽。他还在心里咒骂警务处的小东参谋。是他不让男兵一起去新训团接新兵的。严格地说是接女兵,因为只有机关才有女兵。他骂小东参谋是只老孔雀,是根永远也开不了花的老光棍儿。但男兵只会骂这些。太阳仍旧很美,只是快要落到山的那边去了,些许的霞辉严严实实地贴在男兵的脸上,将男兵的脸贴得红彤彤的。男兵看了看表,女兵差不多快到了。他跑到政治部借来了大鼓和锣,准备列队欢迎女兵。这是小东参谋临走时交给他的任务。男兵见到女兵的那一刻,兴奋得要死,差点就要上去和她们握手。可他不敢,警务处处长就在他身边。  相似文献   

15.
他的战友喜爱地称他"刘鬼子",他的敌人愤怒地骂他"刘鬼子"。29年前,作为副连长的他,率领一个加强侦察排多次执行战斗任务,战功赫赫却未损一兵一卒,自己毫发无损。24年前,作为原武汉军区某师侦察科长的他,率领一个加强侦察连先后出色完成11次战斗任务,仅牺牲两名战士,自己只在  相似文献   

16.
看照片,我张德康头上没有几根头发。是的,十几年来,为了武装工作,我的头发确实掉了不少。但是,我不悔,落发换来了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奖状和每年评为武装  相似文献   

17.
指桑骂槐,比喻明着骂张三而实际上是骂李四.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第六十九回:"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 不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暗相讥刺."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话说某梳子商欲招聘营销员,结果,一下子涌来数百人。他在众人面前说,我要求大家推销梳子,不是在一般的地方推销给一般人,做一般性推销的人我早已物色好了。他这样一说,大部分人走了,只留下3个人。梳子商就叫这3个人到和尚庙去推销梳子。第一个人只推销出去了1把。他到和尚面前去推销梳子,和尚们认为他有意讽刺他们没有头发,因而遭到追打。落荒而逃的路上,他碰到一个小和尚挑水回来,正在树下纳凉搔头皮,他随手递上一把梳子,小和尚感到很管用,就买下了。  相似文献   

19.
发质与性格     
每个男人头发的发质都略有不同,可是你知道吗?在这当中也藏着丰富多彩的性格信息通过观察头发的发质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某些性格特征,从而初步了解这个人头发浓密粗硬,这样的男人一般不喜欢活动,体型较胖不过,这类人感情比较专一,而且既细心又多情头发柔软浓密的男人个性往往比较柔弱,做事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是比较神经质的人头发柔软稀疏的男人喜欢出风头,总想炫耀自己他们  相似文献   

20.
经常见到报刊披露有关虐待孩子的事情,有时让人不忍心读下去。这里又是一起,读了如骨鲠在喉。 大家一定会骂那妇人的狠毒,骂那生父的无情,深深哀叹小鲍洋的不幸。确实,几岁的娃娃毫无自卫、自救能力,可以说是喊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