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姥姥     
陈文广 《华北民兵》2005,(12):59-59
我这里所说的姥姥并不是我的亲姥姥,只是母亲娘家一个本家.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因为她在我出生前30多年就过世了。她是被日本鬼子打死的!  相似文献   

2.
她尚武办实事,拥军动真情.她对武装事业倾注的一片片深情,办的一件件实事.解决的一个个难题.都会让人们由衷钦佩,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谱写了新时期党管武装的骄人篇章,她就是佳木斯市向阳区区长高芳。  相似文献   

3.
主人公小传高英,河北省永年县人,河北工程大学教学科研基地主任。30年来,她把价值数十万元的拥军物资送给部队;30年来,她为驻军和复员军人解难题、办实事上千件;30年来,她大规模地技术帮扶、科技拥军,使部队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她热爱人民军队的模范事迹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并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13,(15):48
报了个口译班,有一位老师大约30岁,口译功夫了得。后来才知道,她大学学的是历史,本职工作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  相似文献   

5.
刘培明  刘振君 《国防》2001,(7):53-54
30年,历史的一瞬间。然而,3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一位女性来说,却是这般的漫长。 为了山中那279位英灵,她无怨无悔,由17岁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了少女的母亲。为了传播英雄的事迹,弘扬时代的精神,她虔诚地恪守着圣洁的英魂。 她——山东省文登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馆长、共产党员宋爱华,一位甘愿奉献青春年华、一生陪伴英灵的精神守望者。  相似文献   

6.
网络新词     
一天,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正当班上同学称赞她的谦虚时。她突然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相似文献   

7.
在农二师30团南湖社区,有一位大姐叫夏碧清。今年53岁的她退休不退岗,时刻惦记着左邻右舍。不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她,她总会给予帮助,因此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热心大姐。  相似文献   

8.
耀眼的西昌     
过去,她是一座让人感到陌生的城市,现在,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的芳名.因为从这里已经把十几颗中国星、外国星送上了太空.中国造的长征系列火箭从这里打开了一个天窗,在天地间立起一个辉煌的惊叹,在宇宙间划出一道闪光的轨迹。她,成了中国有名的航天城,她,就是西昌。  相似文献   

9.
正/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她是邓稼先、杨振宁的老师和好友,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她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隐姓埋名30余载,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国家的重托,用"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永恒人生。她,就是王承书——一位不为公众了解的核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0.
迷人的渤海湾畔,在天津塘沽某预备役团,每天,官兵们都能看见一位步履匆匆、美丽而又干练的白衣天使,她就是人人皆知的好军嫂,某部政治处主任王楚明的妻子佟晓艳。1992年初夏的一个清晨.卫校刚毕业的佟晓艳,急匆匆地向单位赶。由于只顾低头赶路,不小心撞上了一位清秀、帅气的军人。军人没有责怪她,反而关切地问她撞坏没有,害羞的她只说了一声对不起.便匆匆地赶往单位了。但从  相似文献   

11.
车队在伊拉克的路上颠簸.夜色中类似萤火虫飞舞的景色使专业女医生韦罗妮卡·阿尔法罗感到陶醉。突然.她听到明确无误的曳光弹的砰砰声.意识到萤火虫其实是发光的子弹。她跳出装甲车的驾驶室.抓起医药箱.跑向50米外一辆抛锚的民用卡车。一路上.呼啸的子弹把她脚下的尘土打得四处飞扬。  相似文献   

12.
她不曾叹息生活中的苦,也不曾叹息脚下曲折的路,她总是笑对人生2012年10月4日,乌鲁木齐秋高气爽,风和日丽。记者来到乌鲁木齐市西山鹿溪苑小区农十二师一○四团中心小学退休教师苏惠丽家。一进门就看到电视柜上摆放着一束鲜花,苏惠丽身穿红色毛衣,面带微笑。当记者说明来意,想和她聊聊30多年来教书育人的故事,她愉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当年朝鲜战场上,她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的一名女翻译,亲自审讯过一名美军战俘。30年后,她随某代表团出国访问时,却同当年那位战俘意外重逢。两双不同国籍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事隔数年,她第一次向世人谈起这段往事,依然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4.
50多岁的山东省单县张集镇平岗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张秀华,近来却成了众口皆碑的人物,说来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人们听到她30年来从军嫂到兵妈妈、孝敬婆母胜亲娘的平凡事,却无不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报看到两篇文章,一则大意是说国内老百姓在银行存款基本无利可图:每年物价上涨指数与银行同期利息(扣除20%利息税后)相抵。尽管如此,截至4月份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仍达到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另一则大意是讲两个老太太,一个在30岁时贷款买了—套房,住了30年后她就还完了贷款;另一个则是从她  相似文献   

16.
白国营 《中国民兵》2007,(11):52-53
她是一个苦命的女孩,在5岁时失去了唯一的哥哥,19岁时失去了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今年她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坎坷的农家女,却把从山路上捡回来的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老人.当做亲娘一样精心照料了600多个日日夜夜,她就是河南省渑池县陈村乡一位优秀青年民兵郑秀珍。  相似文献   

17.
熟悉她的人说,别看她是女子,可巾帼不让须眉,女民兵挑起大梁。她就是2002年被黑龙江省拜泉县团委评为十大杰出青年的县商贸大楼董事长、民兵连指导员栾丹。 今年刚满30岁的栾丹,出生在拜泉县富村一个农民家庭。2000年,青岗商贸集团在拜泉县投资开发建设的大型商场,由于种种原因效益不佳,该商场急于出售。面对机遇,栾丹动心了。然而,亲朋好友都劝她:“丫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们爷俩积攒这点家底不容易,可别连窝端了……”  相似文献   

18.
《东北后备军》2007,(10):4-5
在江城吉林市,提起施正洁的名字几乎人人皆知。这位年已八旬的老妈妈.以她半个世纪的拥军情怀,深深地感染着450万江城人民。在一座座军营里,官兵们把她从“兵姐姐”叫到“兵妈妈”,再叫到“兵奶奶”。她3次被吉林市文明办评为文明市民标兵,两次被吉林市科普协会评为优秀科普工作者,先后被吉林市评为“灭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肯”.被吉林省评为“国防敦育工作先进个人”.被吉林市妇联授了“功勋母亲”荣誉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易新华,是八师一二一团的一名职工。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婆婆倪荣芝今年81岁,她是1954年从山东支边来到兵团的。来到团场后,她被分配到十八连,放过羊、种过果树,一干就是30多年。那时,她既要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充实而快乐。1983年,婆婆退休了,虽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她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20年后养老金到2700多元。如今,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儿孙的陪伴  相似文献   

20.
这不是奇迹一个女人靠自己的聪明智慧,白手起家,短短几年内养羊500只,向市场提供1000多只肉羊,发展成为具有30万元资产的养羊大户。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农七师一二五团毛巾厂女职工马莉秀。1996年,马莉秀面对毛巾厂举步维艰境况,有了自己的想法。30刚出头,正是开创事业的大好年华,不能这样熬下去。于是她便和丈夫商量,毅然买下了正在转制的30多只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女牧工。毅然搬迁放牧就要有放牧的环境,当她来到离团部20多公里的牧点,走在泥泞的道路上。看着破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