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面舰艇近区防卫武器的作战运用研究是舰载武器作战运用研究的新课题。在分析近区防卫目标特征、武器特点、作战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近区防卫武器综合运用一般原则,基于作战时域的连续性及效果的叠加性,构建近区防卫武器使用逻辑结构,建立武器运用的对策模型,可为近区防卫武器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 要:水面舰艇近区防卫武器的作战运用研究是舰载武器作战运用研究的新课题。在分析近区防卫目标特征、武器特点、作战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近区防卫武器协同运用原则,基于作战时域的连续性及效果的叠加性,构建近区防卫武器使用逻辑结构,建立武器运用的对策模型,可为近区防卫武器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潜艇和水雷的威胁不断变化,要求水面舰艇、潜艇和直升机的战术探测要更加充分。本文透析影响声纳系统设计的水下战方面的情况。一、声纳技术的应用声纳在海军作战中,用于探测水下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潜艇和水雷。在水声条件差的海域,现代水面舰艇最适于反潜和反水雷。它们通常使用舰壳声纳、变深声纳、拖曳基阵声纳、遥控声纳和  相似文献   

4.
对鱼雷目标进行定位跟踪是舰艇反鱼雷的关键,报警声纳能够给出水下鱼雷目标的方位信息,但仅利用方位信息对鱼雷目标进行定位跟踪是不够的。对本水面舰艇舰壳声纳和拖线阵声纳纯方位协同探测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协同探测条件下鱼雷目标定位跟踪算法进行探讨,建立可应用于鱼雷目标定位跟踪的滤波算法模型,对其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并与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比较,通过仿真比较,最终确定出可用于鱼雷目标定位跟踪的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浅海,当被动声纳探测到目标后,由于舰艇间不断的运动,测得的目标方位随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利用目标方位的变化,通过纯方位法和滤波估计等方法可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当声纳利用深海会聚区的声学效应在远距离上探测到目标时,因舰艇被动声纳在隐蔽条件下往往只能测得目标的方位,此时的目标方位随着时间的不同变化很小,难以利用浅海的解算方法求出目标的运动要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对深海会聚区声学效应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会聚区宽度等特点,采用本舰艇合理机动的方式,来求解目标的运动要素的方法.通过对本舰艇各种可能机动方式的建模和计算机仿真计算的结果可见,该方法可行,且在第一、第二会聚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眩目武器是水面舰艇防卫近区非对称威胁目标的新型武器,其作战效果分析和作战运用研究是新的课题。分析眩目武器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眩目武器干扰效果分析模型,并在仿真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眩目武器运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可以为相关的指挥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蛙人探测声纳是探测水面及水中蛙人等小目标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在理论与技术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从蛙人探测理论与技术、蛙人声纳硬件、软件和综合防御系统集成等方面对当前蛙人探测声纳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除了信号处理外,在组网使用、战术部署、多类型传感器集成和水下工程等领域是蛙人探测声纳研究的薄弱环节,需要更多的研究实践。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蛙人探测声纳在今后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1.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是如何发现水下障碍物的? 答:潜艇水下航行时,对水下目标的探测主要靠潜艇声纳实现对周围物体的探测,即声纳通过接收水下目标发出声波或接收目标反射声纳本发射的声波来确定目标的方位、距离,从而达到对海底状况的观察。声纳分被动声纳和主动声纳两种,被动声纳通过接收水中目标发出的声波来探测目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标准kalman滤波(KF)和自适应kalman滤波(AKF)的原理,通过仿真实验,对两种滤波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结合各种声纳的探测特性和水下目标的特点,建立了舰艇编队的数据融合方案.选用简单凸组合融合算法作为舰艇编队协同反潜的航迹融合算法,将多声纳融合系统的融合结果和简单交叉定位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kalman滤波比标准kalman滤波具有更好的目标跟踪性能,多声纳融合结果较简单交叉定位结果的性能有大幅度提高,所选用的融合算法航迹能够较好的与真实航迹吻合.  相似文献   

10.
谢明 《当代海军》1999,(4):26-26
广泛应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技术成果的舰艇作战系统,把舰艇上的各种探测设备、武器系统利用高速的通信网络联系起来,能自动探测、评估来自空中、海上、水下等各方面的威胁,并指挥控制相应的武器系统同时对多个目标实施攻击,使现代海战武器的整体效能有了新的飞跃。70年代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舰艇作战系统的研究,相继开发了各种高智能的舰艇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多种武器攻击下舰艇装备生命力的加权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中模糊评估法对舰艇装备系统生命力进行了模糊评判 ,建立多武器攻击下舰艇装备生命力加权模糊评估模型 ,并以某舰艇装备的主动力系统回路为例 ,运用所建立的评估模型对其生命力进行具体评估 ,结果分析表明根据加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选用合理的加权系数 ,就能把模糊性很强的装备生命力指标定量化 ,为设备系统设计方案选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两栖战舰将进一步强化立体两栖突击能力,将普遍设置直升机机库和飞行平台,并将携带气垫登陆艇,甚至地效翼飞行器、偏转翼飞机等立体两栖突击装备;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防御武器,除了常规的中小口径舰炮外,普遍都装备导弹发射装置;此外,舰上都设有由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处理多批目标、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两栖指挥控制系统。本文介绍美两栖攻击舰(LHA)和两栖船坞运输舰(LPD)的作战系统及其设备。  相似文献   

13.
结合舰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际搜潜装备,利用舰载线列阵声纳测得的潜艇目标方位信息,建立了基于方位量测的舰艇对潜艇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给出求解潜艇运动参数的定位算法,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在定位模型及算法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潜艇与舰艇之间的初始距离、舰艇测得潜艇目标初始方位角、潜艇航向等因素对定位性能的影响,给出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该结果对于指导实际反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合舰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际搜潜装备,利用舰载线列阵声纳测得的潜艇目标方位信息,建立了基于方位量测的舰艇对潜艇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给出求解潜艇运动参数的定位算法,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在定位模型及算法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潜艇与舰艇之间的初始距离、舰艇测得潜艇目标初始方位角、潜艇航向等因素对定位性能的影响,给出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该结果对于指导实际反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姜波  凌军  万文乾 《国防科技》2021,42(2):138-142
本文通过梳理大数据技术发展及数据资源建设现状,可视化呈现了数据资源建设使用中出现的数据泄露现状及趋势,剖析了数据泄露的根本原因。在分析军队装备大数据建设及规划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大数据安全问题分析方法,即在数据采集阶段、数据传输阶段、数据存储阶段和数据使用阶段,分别构建装备大数据不同维度安全要素,包括安全威胁、安全主体和安全保障,并应用于分析装备大数据安全问题。此外,本研究还深入分析了装备大数据建设应用过程中四个阶段存在的安全风险,构建了装备大数据全周期、立体化、协同化的安全防护体系,研究了装备大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框架,包括以大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安全检索技术和安全计算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安全技术和以匿名隐私保护技术和差分隐私保护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保护技术。希翼研究结果能够为装备大数据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防护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日益增多,促进了超低空目标侦察技术和防空兵火控观念的改变.对雷达超低空侦察技术、被动声纳超低空预警技术、地面防空兵器数字化火控技术3个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Due to expanding and increasing religious extremism and terrorism coupled with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Pakistan, most western observers believe that Pakistan's nuclear weapons are not secure and could be taken over by terrorists. This would have adverse implications for the region and for global peace, especially for the security of USA and Europ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is perception is based on a flawed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of how Pakistan's command and control setup has evolved and operates. Pakistan's nuclear weapons are as safe as any other state's nuclear weapons. Pakistan has also been active in support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global efforts to improve nuclear safety and security. Over the years, Pakistan has been quite open in shar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how it is improving its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with western governments as well as scholar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teps Pakistan has taken to secure its nuclear weapons are adequate and that Pakistan would continue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se measures; however, it is the expanding religious extremism, terrorism and anti-Americanism in the country which make the international perception of Pakistan extremely negative and then seep into the perception of Pakistan's nuclear weapons safety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U.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 force structure, and doctrine contribute to the threat of nuclear terrorism in several ways. First, the U.S. nuclear stockpile presents opportunities for nuclear terrorists to seize the materials they need. Second, U.S. nuclear forces remain a key justification for Russia's maintenance of similar nuclear forces that are less well protected. Third, America's continued embrace of nuclear weapons encourages and legitimizes other states to seek nuclear weapons that they will have difficulty securing from terrorists. The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e better served by a strategy to shrink the global footprint of nuclear weapons and provide the highest possible levels of security for the most minimal possible deterrent forces. Given the inability to secure nuclear weapons and materials perfectly or to eliminate terrorism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reducing the global inventory of nuclear weapons and materials is the most reliable way to reduce the chances of nuclear terrorism.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艇使用助飞鱼雷攻潜时,可以利用舰载声纳系统或舰载直升机吊放声纳系统分别对目标潜艇进行定位并引导舰艇攻击潜艇,本文建立了这两种目标定位方法的散布误差模型,并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种定位引导方法目标散布误差的优劣,为助飞鱼雷攻潜指挥决策提供了依据,对提高助飞鱼雷作战效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恐怖事件频发的俄罗斯,担负要人保卫任务的警卫部门受到了世人更多的关注。为了确保要人安全,俄警卫部门严把警卫人员的入口关,严格训练;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防护器材;在执行警卫任务时,提前介入,严谨细致,警卫部署非常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