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7世纪之初、早期的北美殖民者将英国伊丽莎白王朝的民兵制度移植到了“新大陆”的荒野之上。迄今,美国的预备役制度已经历了近四个世纪的历程。正如美国人自己所说,“预备役部队在我们的国家建立以前就存在了。”  相似文献   

2.
地处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秦皇岛,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如今,在这块拥军尚武热土上,记者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名预备役军官对国防的真挚情结。他,就是某预备役炮兵旅政治部预备役军官、秦皇岛市龙腾长途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守岭。“企业虽然改制了,但我们拥军的传统不能丢,拥军力度不能减,为子弟兵办事不能忘。”  相似文献   

3.
史二平 《国防》2004,(11):49-50
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标志着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针对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双重性”、人员编成“多元性”、人员管理“动态性”和生活环境“复杂性”的特点,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提升。一、牢记使命,明确职责,切实把握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减少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既是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切实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把握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4.
“组建预备役部队好”。这是邓小平1982年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英明决策。1983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一些预备役部队。目前。预备役部队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规模,建设发展应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提高部队建设的质量为重点。但我们又必须看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也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步进行,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现有的预备役部队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刀  相似文献   

5.
孟建柱 《国防》2002,(3):14-16
预备役部队 是我国武装力量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防后备力量 建设的重点。在新 的历史时期,按照 “打得赢”、“不 变质”的要求,进 一步加强预备役 部队的全面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 一、把握特点规律,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不断发展。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不仅战时要担负作战任务,而且平时还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因此,只有认清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把握其规律,才能  相似文献   

6.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空降兵早已摆脱了“步兵加跳伞”的传统模式,成为一支由引导、侦察、步兵、炮兵、通信、工兵、防化、战车等兵种组成,数十个专业密切协同的现代化特殊兵种,具备了“到处能降、降之能战”的全方位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谭永丰 《国防》2010,(1):I0001-I0004
广东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于1999年10月由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改建。10余年来,该师党委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努力践行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提出的争创一流业绩、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指示精神,瞄准“争创全军一流预备役部队”的目标,在推进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数字化火控网系统、侦察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检验预备役基层正规化建设情况,进一步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集结反应能力,前不久,驻浙某海军预备役扫雷船大队所属侦察船中队组织进行了2013年度集结点验。通过此次集结点验,充分展现了中队预编官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对于“亦兵亦民”、“寓兵于民”的民兵、预备役部队来说,加强军事训练,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这几年,我国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经过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好势头。但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改革训练内容,改进训练方法,注重训练质量,努力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孙羽 《华北民兵》2004,(8):36-36
在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和提案中,人才问题日益成为焦点。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打破传统的编组模式,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使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走上了保障“打赢”的前台,为预备役部队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我国裁军百万等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新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安全环境使边防建设与斗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及时确立了建设既能赢得战争又能遏制战争的边防工作新思路,坚持边防部队和边防民兵、预备役部队“两手抓”,大力加强边防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积极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边疆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从而使全省的民兵、预备役工作面貌一新。  相似文献   

12.
刘培庚 《国防》2005,(9):60-62
预备役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大力培育预备役军官战斗精神,对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促进军事斗争准备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部分预备役军官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淡化。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打牢预备役军官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一些预备役军官对我国安全形势面临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认识不清,战斗队思想树得不牢,当“和平官”的思想有所滋长。有的认为“当前处于战略机遇期,仗一时打不起来”;有的感到预备役部队是“…  相似文献   

13.
最近,北京某预备役师在党委“一班人”先学一步的基础上,由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分别下到各区(县)和乡镇宣讲十五大精神,同预任军官一起学习座谈,畅谈十四大以来各条战线取得的伟大成就,回顾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紧密联系评授预备役军衔以来的工作实践,认真学习江总书记报告中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完善国防  相似文献   

14.
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大头戏”是预备役士兵,只要发挥好预任军官在兵员管理中的“纽带”作用,便牵住了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牛鼻子”。针对预备役部队大部分兵员分布广、人员流动大、企业管理与预备役部队对兵员的管理发生冲突等问题,结合笔者在野战部队抓兵员管理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才有新路子。预备役部队在我国是新诞生不久的一支新军,也是未来高技术战争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怎样把预备役部建设好、发展好、是值得认真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要把预备役部队锤炼成战斗精神好、打赢能力强的队伍,带兵人要有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精神。云南预备役师高炮团党委“一班人”的勇气可嘉。从今年第2期起,本刊原《预备役之页》栏目更改为《西南预备役》,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16.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昆明某预备役通信团党委充分发挥预备役部队的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广大预备役官兵投身到“两个文明”建设中,为昆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战斗队作用,积极组织预备役官兵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 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预编官兵分布广、人数众多,人熟、地熟、情况熟。而且广大预备役官兵都是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素质高、纪律严、成建制。一旦有事,可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8.
刘沈扬 《国防》2010,(11):32-34
抢险救灾,是民兵预备役系统的重要职责,也是后备力量的优良传统。《国防法》明确,我国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难,积极参加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贺会中  刘全祖 《国防》2006,(12):75-75
10月26日,青海省在西宁召开了预备役部队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省建旅”特点和建设中存在认识不够到位、职责不够明确、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在总结近年来预备役部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预备役部队整体建设和协调发展的途径办法,讨论修订了《青海省各级党政军机关抓预备役部队建设职责任务分工》,明确了“十一五”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通过这次会议,使全省军地各级抓预备役部队工作的认识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完善,方法更加科学,对进一步提高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20.
周光荣 《国防》2006,(5):33-35
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调整改革,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努力推动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两个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重要性预备役部队是后备力量的“拳头”,是战时成建制首批动员对象。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逐步推进,党中央、国务院、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