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别义勋 《环球军事》2005,(12):60-61
登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曾几何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艰难的火星探索。不过,当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的火星探索之举更重要的是“政治较量”。据有关统计,截至2003年底,人类共发射了34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6个、苏联(包括俄罗斯)16个、日本1个、欧洲宇航局1个。在发射成功的15个火星探测器中,有美国10个、苏联6个,其中飞越火星5个,火星轨道器6个,火星着陆4次(1次有火星漫游车)。1960~1975年期间,美国先后  相似文献   

2.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2,(9):11-11
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 8月6日,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并传回数张火星表面的图像。8月22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在火星上第一次试运行。“好奇号”将在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任务,探索红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迹黎。这是美国的探测器第七次降陆火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火星表面获取的首批科学影像图,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个探测任务,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只有美国海盗1号、2号火星探测器曾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了"环绕、着陆"两个探测目标。目前,我国已通过嫦娥1号、2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环绕"探测任务,通过嫦娥3号、4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着陆、巡视"探测任务,所以有些航天爱好者可能会问,我国的火星车能否借鉴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研制技术?探测月球与探测火星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月球和火星各自的  相似文献   

5.
<正>荒凉,空寂,砾石遍布,黄沙漫天,虽然毫无生气,但在数亿公里外的人类始终对它充满好奇。这颗红色行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火星与太阳系是怎样起源及演化的?未来能否将火星改造成人类可居住的星球?这些问题让科学家们迫切希望从火星上找到答案。中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批立项,首个火星探测器预计在2020年发射飞往火星。中国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摘》2023,(2):20-23
<正>我们遥望亿万公里之遥的火星,觉得它好像一直静静地呆在那里,上面是特别安静的世界。实际上,火星非常“暴躁”,经常刮起沙尘暴。自从人类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就亲眼目睹过好几次全球沙尘暴。比如1971年,水手9号航天器抵达火星的时候,就发现火星被尘埃笼罩着。从那时起,科学家在1977年、1982年、1994年、2001年、2007年和2018年都监测到了大型火星风暴。据研究,全球沙尘暴平均每十个火星年会发生大约三次。  相似文献   

8.
星空 《军事文摘》2023,(22):4-9
<正>你知道吗?不知不觉,距离我国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三年了。令人欣喜的是,出差火星三年来,“天问一号”收获满满,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那么,“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目前都还好吗?它们都在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中创造了哪些新成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9.
正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外媒对此高度关注,主要关注点为:"天问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日益增长的太空实力、探测背后国家的力量角逐和中国尚面临诸多考验等方面。NASA局长在其个人推特上祝贺"天问一号"顺利发射并祝福其安全到达。多家境外媒体关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成功香港商报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台湾媒体ETtoday新闻云报道,中国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启程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8月2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距离地球约300万公里,各系统状态良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带着国人的无限好奇与美好祝福成功抵达火星,而“祝融号”火星车也开始了历时92天的极限生存挑战。在火星上活下来可真不容易火星,是太阳系中跟地球比较相似的星球,一年有四季,有大气层,岩石地表。可是,真要到了火星,才发现这里的生存挑战真不少。  相似文献   

12.
记者安普忠、王凌硕报道: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相似文献   

13.
国防要闻     
惠更斯号探测器登陆土卫六飞离地球7年后,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终于在2005年01月14日登陆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并传回了图像。“惠更斯”号探测器重319千克,直径2.7米,上面安装了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的仪器。“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的探测计划是“卡西尼—惠更斯”探索计划的一部分,它是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实施的重大太空探测计划,美国和17个欧洲国家的约260名科学家参加。美国“卡西尼”号飞船于1997年10月携带着“惠更斯”号发射升空,经过7年飞行,它们于去年12月进入土星轨道,并于当月25日…  相似文献   

14.
迈向深空     
《国防科技工业》2011,(4):47-49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深空探测将逐步揭开浩瀚宇宙神秘的面纱。深空探测是指探测器在以地外天体为主引力场环境下开展的探测活动,当代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对太阳系的探测。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1958年美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的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2006,(10):F0002-F0002,1
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51分消息,欧洲宇航局宣布,格林威治时间9月3日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探测器SMART-1号成功撞击月球。欧洲航天局估计,撞地的地点在月球的西经46.2度、南纬34.4度。欧洲宇航局官员称,SMART-1号是准时撞击月球表面,激起了大量的月球尘埃,接下来科学家将通过分析尘埃成分来解释月球起源。SMART-1号是欧洲首颗月球探测器,2003年9月发射升空,2004年11月抵达月球上空的近月轨道。此后,SMART-1号进入到距离月球表面470千米到2900千米的最终轨道,并在这一轨道上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欧洲探测器 SMART-1…  相似文献   

16.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12-12
美国发射月球探测器 近日,美国圣杯号姐妹月球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探测月球结构。尽管同时升空,这两个洗衣机大小的探测器——圣杯A和圣杯B却要在升空一小时后分离,各自独立前往月球。两者将首先前往距地球约150万公里的第一拉格朗日点作为中转站,花费3个半月抵达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4,(2):4-7
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上午12时35分左右,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勇气”号在火星安全着陆。这是一趟悲壮的航程——只有出发,没有归程,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到安全着陆的最后六分钟里,还要经历最危险的生死考验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印度为增强军事情报收集能力,开始大力发展军事航天技术。印度自2001年10月第一颗实验性侦察卫星(TES)发射成功之后,已计划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再研制发射一系列的侦察卫星。预计到2020年,印度有望成为军事航天大国。 庞大的研制计划 不久前,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计划从2002~2005年间,总共发射4颗侦察卫星。其中CartoSat-1侦察卫星已于2002年底发射,CartoSat-2定于2003年发射。据媒体透露,CartoSat-2是一种装备有能够以半米分辨率采集图像的、经过改进的照相机的天基监视卫星。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2005,(2):4-4
飞离地球7年后,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终于在2005年01月14日登陆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并传回了图像,“惠更斯”号探测器重319千克,直径27米,上面安装了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的仪器。“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的探测计划是“卡西尼一惠更斯”探索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2004年8月发射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经过6年多时间,飞行近90亿公里,终于在今年3月进入环绕水星的椭圆形轨道,成为人类第一个环绕水星飞行的探测器。水星虽然也属于太阳系中的内行星,但因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观察相当困难;离地球较远,探测器直接飞行探测难度较大.至.今只有两个探测器进行过飞掠探测。因此,水星上有许多谜团吸引着好奇的深空探索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