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  相似文献   

3.
正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落火"过程充满风险,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毫不为过。简单描述的话,"落火"意味着"天问一号"要在9分钟内从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到0米/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是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火星表面获取的首批科学影像图,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外媒对此高度关注,主要关注点为:"天问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日益增长的太空实力、探测背后国家的力量角逐和中国尚面临诸多考验等方面。NASA局长在其个人推特上祝贺"天问一号"顺利发射并祝福其安全到达。多家境外媒体关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成功香港商报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台湾媒体ETtoday新闻云报道,中国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  相似文献   

6.
<正>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着陆在预定地点——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中国兵器特能集团华丰公司火工品助力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以及后续工作任务中,华丰公司配套研制的16套件某产品用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和连接解锁装置和背罩连接解锁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时41分,随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式启航,从此探测火星的科学大军中有了中国航天的身影。发射成功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行星探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50年前的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太空奏出《东方红》乐曲,亿万国人翘首仰望,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50年后的7月23日,"天问一号"载着中国人民的"探火情"正式  相似文献   

8.
记者安普忠、王凌硕报道: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个探测任务,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只有美国海盗1号、2号火星探测器曾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了"环绕、着陆"两个探测目标。目前,我国已通过嫦娥1号、2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环绕"探测任务,通过嫦娥3号、4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着陆、巡视"探测任务,所以有些航天爱好者可能会问,我国的火星车能否借鉴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研制技术?探测月球与探测火星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月球和火星各自的  相似文献   

13.
星空 《军事文摘》2023,(22):4-9
<正>你知道吗?不知不觉,距离我国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三年了。令人欣喜的是,出差火星三年来,“天问一号”收获满满,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那么,“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目前都还好吗?它们都在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中创造了哪些新成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正>1月3日10时26分,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漫长飞行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完成了人类太空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的壮举。而让人更加自豪的是地处抚顺市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特能集团华丰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在实施"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的任务中表现完美,为我国航空航天深空探测事业再立新功。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1日零时12分(北京时间12时12分),在经过近7年的太空旅行,飞行35亿千米后,"卡西尼"号星际探测器成功飞入土星轨道,开始为期4年的土星探索历程。"卡西尼"号上不仅安装有12台探测设备,还携带了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Huygens)名字命名的"惠更斯"号探测器。"惠更斯"号探测器将于今年初着陆土卫六,对这颗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拥有浓密大气层的卫星进行探测,其任务就是要穿入其大气层,在近3个小时的减速下降过程中,把探测大气层时所得到的数据和图象,用无线电信号传送给轨道上的“卡西尼”号飞船,然后再传回地球。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崔晓峰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并发布中国航天"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规划。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孟华主持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2,(9):11-11
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 8月6日,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并传回数张火星表面的图像。8月22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在火星上第一次试运行。“好奇号”将在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任务,探索红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迹黎。这是美国的探测器第七次降陆火星。  相似文献   

18.
嫦娥二号探测器还在继续进行它的太空长征,而中国的太空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今后将不断飞向伟大梦想的新高点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我国嫦娥二号探测器,在成功完成预定的月球探测任务、拓展完成环绕地日第二个拉格朗日点的探测任务后,经过196天飞行,在距离地球700万公里的深空,首次对运行至此的小行星图塔蒂斯进行了飞越探测,并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去,预计明  相似文献   

19.
“嫦娥二号”后续小行星飞越探测任务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对4179小行星飞越之后的嫦娥二号卫星的最大限度利用,提出了后续小行星飞越探测计划,研究了相关飞行任务设计。基于嫦娥二号卫星轨道、剩余燃料和测控距离等约束,设计了能量最优的转移轨道,给出了合适的小行星交会目标。研究了不同轨道控制方式下的转移轨道中途修正。基于我国深空测控网分布,分析了嫦娥二号后续小行星飞越探测任务的测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嫦娥二号剩余燃料,合适的飞越探测目标为小行星1997XF11和2005VS,转移过程中我国深空测控站每天可以实现8h以上跟踪,中途修正速度增量小于10m/s。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空间信息走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和支持;联合东盟国家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空间信息前沿科学研究,利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定期举办空间信息培训班,促进航天人才交流与培训。在探月方面,2019年中国将发射长征五号发射器,实现采样返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在2020年实施,2021年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将抵达,在深空探测领域还将实施三次升空探测任务,包括采样、小行星探测等。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在已经实现载人航天获得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基础上,2022年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邀请各国参与各项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