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珍 《陆军学术》2000,(6):25-26
司令机关是部队的指挥中枢和军事工作的领率机关.肩负着谋划指导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战争的重大使命.因而司令机关建设水平的高低,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平时关系到部队建设的成效,战时则关系到作战的成败。各级党委一定要充分认识抓好司令机关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将其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2.
王昌龄 《国防》2014,(9):54-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面对这一新的要求,作为军队“指挥中枢”的司令机关,必须着眼形势任务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司令部担负着谋划指导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区处在军事斗争的最前沿,负有更加艰巨的责任和使命。司令机关作为党委的助手和部队的头脑,必须站在世界军事革命发展的大背景下,加速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谋划指导和组织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4.
蓝显忠 《国防》2006,(6):21-22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发展,使司令机关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新的形势下,必须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科学制定司令机关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努力建设全面过硬的司令机关,不断提高司令机关谋划指导信息化建设和指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一、坚持思想领先,大力加强司令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司令机关是党委、首长执掌军令、指挥控制部队的军事领率机关,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种新考验面前,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军魂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采取…  相似文献   

5.
在军队组织指挥系统中,司令机关历来具有军队大脑,指挥中枢,思想库,智囊团之称,是各级首长的军事指挥机关,肩负的责任重大,地位显赫、作用突出。因此,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各国军队对司令机关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视的。那么高技术条件下司令机关建设将会出现哪些新的特点呢? 司令部的组织机构将由逐步扩大转向缩小,以至出现小型化,袖珍化的特点和趋向不可否认,司令部的过去确实经历  相似文献   

6.
车瑞金 《国防》2010,(6):34-35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司令机关建设在军队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效能的军事领率机关。新形势下,省军区落实胡主席的“两高”要求,把司令机关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国防后备力量领率机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记新的职能使命,从所属部队实际出发,创新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翼  李剑  文军勇 《国防》2014,(5):29-31
正省军区系统司令机关既是省军区部队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又是军地各级党委首长的指挥机关,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牢记职能使命,抬高建设标准,增强能力素质,真正发挥"头脑"和"中枢"作用,推动省军区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亚利  彭水清 《国防》2010,(10):37-38
党的十七大根据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和新型国家安全观的要求,赋予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使命。随着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恐怖活动、暴乱骚乱、公共卫生安全、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威胁日益突出,军队担负着更加艰巨的非战争军事任务。军分区系统既是军队的组成部分,又是地方军事指挥机关,必须统筹军地大局、整合军地资源,充分发挥军地双方优势,形成大协同、大合作的机制,不断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华 《国防》2012,(11):40
核心军事能力就是打赢战争的能力。新形势下,军分区系统要紧紧围绕大规模作战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军事指挥机关的职能作用,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大力加强地方军事工作。一要紧贴使命任务,寻求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按照"准备为实战、动员为打赢"的要求,结合辖区所处战略位置和战时担负的具体任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切实解决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大难点问题,全面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质量。二要抓住难点问题,强化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关节点。信息化指挥手段不  相似文献   

10.
郭勇 《国防》2005,(4):50-52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军事变革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国防交通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国防交通建设,推进国防交通工作创新,实现国防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交通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国防交通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国防交通建设,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客观需要。国防交通历来是国家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转换的枢纽和军队作战的生命线。随着新军事变革深入推进,战争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江明辉  徐涛 《国防》2013,(4):33-33
信息化指挥手段建设是现代化军事建设的重点工程。军分区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组成部分,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兼政府兵役机关,独特的身份性质决定其信息化指挥手段建设,既要遵循军队信息化指挥手段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地方军事机关职能任务的"特殊要求",前者是主要方面,后者是补充完善,两者相融互补。遵循"一般规律"建设军分区信息化指挥手段,主要体现在着眼长远发展构筑指挥硬件基础设施上。指挥硬件基础设施是躯干,是搭载指挥软件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2.
韩东  李东辉 《国防》2011,(11):24
由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发的全球新一轮军事变革,不仅加速了武器装备、军事理论、战争样式、军队体制编制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对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建设一支信息化军队,更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3.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央军委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着眼我军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长远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确保完成好“双重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作为基层部队,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认真探索规律,积极开拓创新,立足现有条件,力争有所作为。如何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笔者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陈旭洲 《政工学刊》2010,(12):26-27
司令机关主要担负着组织筹划和指导军事工作的职责使命,同时履行指挥部队、领率部队的重要功能,地位重要,影响重大。但在以往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各级司令机关往往容易陷入"重军事、轻政工"和"忙业务、疏教育"的误区,成为部队主题教育活动中的相对"短板"。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为军事人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须把信息能力建设作为军事人才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军事人才建设的战略需求,把新型作战力量作为军事人才建设的战略重心,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作为军事人才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指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放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中科学筹划和实施.胡主席的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去年我军出色完成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实践证明,经过近年来持续大抓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应急作战准备,我军在不断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核心军事能力的同时,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指导军队建设不断发展和发挥最佳战斗力的必要条件,是赢得战略主动和争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我军建设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先进的军事理论都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和军队的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贏得下世纪的战略主动地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军事的重大调整和改革,这对我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科学发展,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如何科学运用军事力量的时代课题,科学揭示了军队职能任务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军事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军队建设和改革必须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客观规律,实现了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的与时俱进,是我党军事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对加强军队基层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是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教授新著《打赢信息化战争》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大地震,更凸显军队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应对冰雪、地震、洪涝、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和平时期部队经常遂行的重要任务,对部队组织指挥和整体作战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军事指挥员,从军事角度观察和分析这场抗震救灾行动,可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