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九师一六一团高度重视发展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工作,重新修订了《自营经济促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提出了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的发展规划、指标、具体措施和路径,为团场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提供了保障条件。特色养殖促增收团场积极鼓励引导从事农业的职工向现代畜牧业转移,以大户带小户为途径,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点和特色,以规模化养殖为基础,标准化养殖为抓手,按照"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  相似文献   

2.
标题新闻     
农二师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种养项目,扶持培养了一批龙头企业,特色种植和养殖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渠道。“冠农股份”和“金鹿药业”以马鹿特色产业的开发和产品升级为突破口,将马鹿特色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带动了农二师、兵团、自治区养鹿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促进团场职工增收历来是九师一六一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六一团大力推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全团一线职工广开思路,2013年实现职均增收1.5万元。畜牧养殖:大户带小户一六一团十连职工匡新民是该连养牛第一人,他的育肥牛舍,每年都会迎来各连的养殖大户前来参观、取经。十连连长马伟告诉笔者:"匡新民十分注重科学饲养,按科学配方将油渣、棉粕、玉米等饲料制成混合饲料,牛吃后长膘快、肉质鲜嫩,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4.
党建传真     
10团实施党员"智能工程"农一师10团采取党员读书日、冬季全员培训等形式,同时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基层党员学习棉花栽培、果树种植、特色种养加等技术,2008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8期,1033名党员接受培训,培训率达100%,有426名党员经过培训考核获得技术资格等级证书,全团涌现出党员科技示范户82个,建立红枣、棉花、温室大棚蔬菜、奶牛养殖、肉兔养殖等党员示范基地15个,基层党员人均增收1500元。(虞雪林)  相似文献   

5.
二师二十七团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团场,为了帮助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该团党委利用本团水草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养殖致富的路子。近几年,二师二十七团大力发展养殖业,春夏秋冬都可以看到职工忙碌的身影。养殖草鹅、育肥牛羊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该团社区职工党员祁海龙看到团场的种鹅场不断增加,加之团场出台许多养  相似文献   

6.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13年,二师党委提出投入民生资金25.2亿元办好"十件实事",明确了团场职工增收1.44亿元、职均增收3668元,农牧家庭人均增收2950元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增收,再实现团场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让团场职工群众享受良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还要让职工兜里有钱。二师从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自营经济、特色林果、二、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开辟出一条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持续增收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农机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链、大棚育肥、农家旅游、进厂务工、土地流转……眼下,在国家好政策的带动下,六师奇台农场职工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变农闲为农忙,主动学技能、找项目、谋发展、促增收,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户,使团场形成了"少数人种多数人田、多数人挣各行业钱"的良好局面。专业化合作+政策带动促增收去年,奇台农场先后成立了23个各类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农副产品收购、刺绣等为主。在发展中,该团结合当地原有的资源优势,做到宜牧则牧,宜农则农,让各连对合作社形成特色,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在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人武部始终把帮助民兵增收致富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坚持"引领帮扶",努力促进民兵增收致富。畅通信息渠道"引"导民兵择业。充分发挥政府远程教育网络提供的有关信息和外出务工民兵的信息收集以及农家书屋的种植养殖书籍等作  相似文献   

9.
王自席是农三师48团3连一名普普通通的女职工。她通过养殖獭兔,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2006年冬季的一天,王自席从电视上得知,养殖獭兔的收益不错。王自席动心了,到处打听种兔场,可周围没有一个人知道。王自席不死心,就上网查找,终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增收的精神.山东省昌乐县人武部组织发动民兵积极帮助农民群众兴修水利、耕地保墒、修剪培育优质苗木、增设特种养殖项目,确保全县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1.
3月25日,乌恰县养殖区工作人员在给火鸡喂食。近年来,乌恰县提出发展戈壁特色养殖业思路,引导农牧民利用河道渠边、戈壁荒漠进行特色养殖,提高农牧  相似文献   

12.
正整洁的畜圈、膘肥体壮的牛羊,来回忙碌的职工……2月23日,笔者在八师一三三团三连采访,红红火火的养殖场面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三三团是多民族聚居团场,有畜牧养殖的传统优势。今年,该团党委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职工多元增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定出台从职工身份、享受应有福利待遇和提供养殖基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团场种植饲草地7800余亩,为养殖户们供应平价优质棉壳和油渣等。在认真作好动物防疫、完善牧业服务体系的同时,还定时为养殖户开办畜牧养殖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6月8日,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夏元忠对笔者说:"现在政策这么好,职工增收致富的路子可多了。"今年,三十四团"四路并举",使职工多元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巧用小院子。三十四团从实际出发,巧借千家万户的小院子,引导职工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该团职工李学林在承包大田的同时搞养殖,2012年饲养了90只羊、15头牛、120头猪,庭院养殖纯收入6万多元。截至目前,该团职工利用庭院养羊1.37万只,养牛2400头,养猪3万多头。另外,家庭加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种好菜园子。三十四团鼓励支持职工种好自用地,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笔者所在的团场为助力职工走多元增收之路,专门成立了科技信息服务中心,设置了三部热线电话,有针对性地帮职工解决种植、养殖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深受职工群众欢迎。时下,不少团场都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到田间地头指导,无疑能给职工群众以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一线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仍有部分职工种植、养殖全凭自己的"老把式"、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方正县天门乡四合,村基于民兵赵冰,2007年投入资金30万元,发展银狐、貉子养殖事业,经过一年的努力,现银狐、貉子存栏量达300只,年纯收入6万元,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特色养殖大户。  相似文献   

16.
周小玲 《兵团建设》2013,(16):28-29
1972年2月初,"五七"干校政工组从各连抽调20来人组成文艺演出队,打算在春节前去和硕县人武部、二师二十四团、某部马兰基地五四六医院慰问演出,傅必铎正是其中一员。演出队按照校领导的要求,突击排练10个节目。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只能加班加点地学习演出曲目和舞蹈。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长清县崮山镇武装部组织发动全镇民兵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特别是在特色养殖方面,广大民兵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走出了一条特色养殖致富之路。 狐狸“招财” 狐狸全身是宝。狐狸皮是高级皮服料子,狐心、狐胆和狐骨都是名贵药材,狐尾还是价格昂贵的装饰品。该镇周庄村女民兵王希莲看准养狐狸是一个挣钱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星光村民兵刘含湖,人称“发家致富不含糊”。 过去,刘含湖三口之家两亩地,劳作方法落后,生活异常困难。改革开放以来,他大胆闯、大胆试,凭着勤劳和智慧,发展特色养殖年收入达18万元。刘含湖1993年开始小规模养种猪,他注意在养殖规模、养殖技术、品种和信息方  相似文献   

19.
杨庆冠  龙锦明  邹黎明 《国防》2010,(10):51-51
近年来,海南省琼中县人武部针对地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问题,协调县委组织部、县政府农业局选派18名农科专业干部,深入农村"青年民兵之家"举办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班,直接为农村民兵传授种植养殖等科技知识,使每个参训民兵掌握至少2门以上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兵团人家     
养殖土鸡巧增收胡良西是农二师223团园8连的一名职工。前些年,他一直努力工作,但每年除去家中开销只剩下6000多元钱,这不禁让他有些失落。难道就这样下去吗?胡良西想起了连队老职工姜慧玲。她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