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4月5日,朝鲜媒体报道,朝鲜成功发射了一枚火箭,将自产的"光明星2号"实验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日本、美国却坚称朝鲜进行的是导弹试射。卫星还是导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事件将对脆弱的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2.
陈辉 《华北民兵》2004,(9):54-55
日本步美国后尘,也重弹“中国威胁论”,居心显然很险恶;一贯追随美国的菲律宾在伊拉克提前撤军,打了美国一个“闷棍”,使美国哭笑不得;美国军演、邀请台军上航母训练,都是冲着中国,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朝鲜研究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也许是被大国逼得无奈之举,“州官能放大火,百姓也就会点小灯”;印度筹划成立太空司令部,提醒世人面对未来的“星球大战”,各国要未雨先备伞。  相似文献   

3.
陈辉 《华北民兵》2013,(5):54-55
朝鲜宣布朝韩进入战争状态,而实质是朝美进入临战状态;美国重返亚太,目标明指朝鲜,而暗藏的剑锋是针对中国;伊拉克战争经过了10年岁月,但战争"后遗症"仍然困扰着伊拉克,使人民饱尝美国带来的"西方文明"的苦难。  相似文献   

4.
芦青  徐莹 《军事历史》2020,(1):100-107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决策者认为,新中国的政权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弱,不能在多个战略方向与敌抗衡;台湾方向是新中国的重点战略方向,但中共"解放"台湾的军事实力有限;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力量的均衡",将威胁美国对远东其他地区的控制。基于这种蔑视和敌意的判断,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向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三个方向派出武装力量,在全面卷入朝鲜战争的同时,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圈。  相似文献   

5.
美国《防务新闻》2007年3月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朝鲜刺激亚太邻国军购》的文章.列出了亚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军购清单,试图说明正是朝鲜的核计划和中国不断增长的军费在促使其邻国增加军购。然而文章中通篇找不到一处支持所谓"中国刺激邻国军购"的论据.倒是各国军购清单上的武器几乎是清一色的"美国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军购项目都是根据自己的防务需要来决定的.但美国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国家和地区,其防务政策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军的军事行动越来越依赖于军事和商业空间设施。若没有 GPS 导航、高分辨率成像、信号侦察以及通信等各类卫星,美军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现有的军事优势。假设伊拉克拥有一定的太空战能力,使美国损失几颗关键的卫星,恐怕美军只能花1~2个月时间,被动地等待补充所需的卫星。此外,为了对付所谓的“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的威胁,美国希望能在航天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哈军工建校最初的出发点,是为朝鲜战场服务,培养军事人才对付美国大兵。后来战争结束,就又为新中国培养军事人才。1952年3月26日由毛泽东批准建校,它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为校址在哈尔滨,简称"哈军工",为世人熟知。"哈军工"是设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简称。为了保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军工"对外叫"103部队"。从1953年开始,共办学13年,有毕业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而他的对手——“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生死角逐。  相似文献   

9.
在9个有核国家中,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是最强大的。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在潜射和空射战略武器方面明显地占有优势。但是,俄罗斯的陆基战略核力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超过美国。 俄罗斯部署的"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性能远远超过美国装备的"民兵"Ⅲ型洲际弹道导弹。为了对付俄罗斯的陆基战略核力量,美国一方面不断改进现有核武器技术,提高其性能;另一方面正在抓紧建立"中亚反导基地",紧靠俄战略导弹基地部署拦截兵器。  相似文献   

10.
朝鲜内战是朝鲜人民内部的事,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由于美国对朝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并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人民才被迫和朝鲜人民一起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作战。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性质和战争责任问题,笔者根据已掌握的史料,作一阐述。 同盟之间的妥协,三八线的演变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是谁挑起的?责任在谁?历来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朝鲜的内战是美国制造的”,“是美国政府挑起了朝鲜的内战,是美国政府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见 1950年 11月 11日、 28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和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上…  相似文献   

11.
许多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美国称之为"铁三角战役")美军为什么会惨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但不管怎么说,"从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国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了。  相似文献   

12.
朝鲜核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后来,由于朝鲜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核安全协定并同意接受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13.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结束了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为朝鲜半岛赢来了和平。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千上万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血洒朝鲜战场。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为朝鲜核问题划定的"红线"是"两弹结合",即朝鲜获得威胁美国本土的能力。奥巴马政府实行八年"战略忍耐"没有出手,甚至考虑对朝实施"封顶政策",即变"促朝弃核"为"冻结管理",就是因为美国判断朝鲜核能力尚未触及美国的"红线"。然而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号称"氢弹"的核试验成功炸响和"火星"12、"火星"14导弹的发射,美国军方基本完成了对朝鲜核导能力的"再评估",确认朝鲜正跨越美国自认的"红线",即将具备把核弹头直接投送到美国西海岸的能力。这令美国对朝政策的选择余地骤然变小,朝鲜半岛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正>从KN-09至KN-22,朝鲜武备突飞猛进KN-09火箭炮尽管最初有报道称KN-09可能是指俄罗斯Kh-35反舰巡航导弹的朝鲜改进型名称,但KN-09实际上指的是300毫米(也可能为333毫米口径)火箭炮系统。据报道,KN-09的射程可达200千米,从停战线射击时,可打击韩国忠清南道鸡龙台。发射车后可携带8枚火箭弹。有人声称KN-09在朝鲜的名称是“主体100年式火箭炮”。美国卫星2013年首次发现朝鲜新型火箭炮时,该炮只有4根发射管。伊朗有性能相似的Fadjr 5C火箭炮。  相似文献   

16.
举动     
《环球军事》2009,(22):4-5
印度明年将发射首颗军用卫星,韩国宣布将向朝鲜提供现代化军事通信装备,美国承诺向韩国提供“延伸遏制力”,委内瑞拉将向委哥边境增兵,美军将在年内完成现役卫星碰撞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为了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对东亚地区大搞监视、窃听活动。今年4月,外国媒体披露,美研制并投入使用太阳能驱动侦察飞机频繁对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进行侦察。 发现“不明飞行物” 去年12月,日本国家太空安全局的专家在借助太空望远镜观察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物体:在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带上空约3.6万米的高度,悬停着一个直径约50米的物体。由于在美军定期公布的卫星、卫星碎片和其他太空  相似文献   

18.
朝鲜国家媒体12日上午宣布该国成功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今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而就在数日之前朝鲜方面还表示受技术困难影响,其卫星发射时间推迟至12月底。当天上午10点左右,日本和韩国官方证实了这一消息,运载火箭三级均预期脱落,没有对任何邻国构成伤害。此次朝鲜射星受到的国际社会广泛谴责中,美国尤其强烈。美国政府及其地区盟国认为朝鲜以射星之名测试技术,最终使之具备为弹道导弹加装核弹头的能力。他们还谴责平壤政府把资金浪费在测试昂贵武器上。此前,朝鲜曾于今年早些时候试射卫星,但并未进入轨道。朝鲜还曾分别于1998年、2006年和2009年射星失败。国际社会将如何回应?从短期来看,日本和韩国安全官员将召开“紧急情况”会议讨论此次朝鲜射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紧急情况?”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分析家维克多·D·查和艾伦·金撰文称:成功的试射将唤醒朝鲜对美国本土直接威胁的忧惧,会成为奥巴马政府面临的首要国家安全问题。然而,射星本身对朝鲜近期能力有何暗示仍然不清楚,但人们有理由怀疑其意味着情况严重。当然,在咖啡厅里悠闲的聊天或打电话的首尔市民对此并不是特别关注。这可能很容易解释。在一份被广泛引述的报告中,核扩散分析师马库斯.席勒和罗伯特·H·施穆克尔揭露称,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金日成诞辰百年阅兵式期间,朝鲜使用了假导弹。施穆克尔暗示称,朝鲜永远不可能生产出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称朝鲜正在测试洲际弹道导弹),因为对于贫穷而孤立的朝鲜而言,该项目需要的投入过多。  相似文献   

19.
神州巨变     
中国火箭将送美国卫星上天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同美国特雷卫星公司商定,中国将于1987年12月为美国发射第一颗通讯卫星,另一颗卫星将于1988年发射。这是我国自去年10月宣布用我国的运载火箭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以来第二次同外国公司签署有关卫星发射的协议备忘录。今年早些时候,我国同瑞典的一家航天公司签署了为它发射一颗邮政卫星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抛出的这个“导弹防御系统扩张“钓竿有两个钓钩,希望能在遏制朝鲜和伊朗核计划的幌子下让中俄两国“上钩”,诱使中俄两国与美国开展一场昂贵的“毫无意义”的军事竞赛。就跟对付当年的苏联一样,拖垮中俄两国的经济,从而消灭这两个对美国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