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少异 《军事历史》2016,(4):32-33,74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八阵图》是三国军事史中的一个公案。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实战阵法与阵法理论之间的悖反现象来审视《八阵图》研究,并从可靠的基本史料入手来认识诸葛亮《八阵图》。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烟消云散了,战争的胜负也已成定局。回顾伊拉克战争,我们不难看到,《孙子兵法》在此次战争中对美制定对伊战略及英美战地指挥官们的思维和行动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从美军的进攻战术、军队部署以及伊军诈诱敌军等各个方面,结合伊拉克战争实际战例分析了《孙子兵法》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从中找出一些不朽的思想法则和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3.
净亭 《国防》2010,(9):77-77
近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的吴格言副教授撰写的《文化国防战略研究》一书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这是军队文化战略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瞄准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的特点,从广义“文化”、“国防”、“战略”的角度,整合大文化观、大国防观和大战略观。  相似文献   

4.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导演李仁港执导、刘德华领衔主演的影片《三国之见龙卸甲》一经上映,就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社会上再一次掀起了“三国热”。同时,最让人们关注的也是颇有争议的是片中人物的盔甲造型。从该片的剧照曝光开始,就有许多媒体质疑《三国之见龙卸甲》片中华仔、洪金宝造型极像日本武士,也有熟悉日本战国游戏的网友痛批:这哪是白马银枪的赵子龙?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心理战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的心理战思想既有聚我军心和夺敌士气的二元结构,又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观和“死地则战”的战役战术观,并诉诸“爱”、“赏”、“教”、“戒”等方式培育心理战结构要素。孙子的心理战思想对后来兵家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蕴含着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战争设计思想,其前三篇《计》《作战》《谋攻》集中体现了孙子战争设计思想的核心要义:第一,“计”是战争设计的前提,孙子既突出“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计”的不确定性;第二,“尽知用兵之害”是战争设计的逻辑起点;第三,“必以全争于天下”是战争设计的指导原则。孙子的战争设计思想,可以作为战争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对于更好地把握战争设计的方向及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特殊制胜机理,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战争资源是用于达成战争目的的一切物质、精神要素的统称,《孙子兵法》中包含着有效利用战争资源的光辉思想。《孙子兵法》具体地指出了要认识“地”、“天”、“将”、“军”、“主”这几类战争资源,要科学配置战争资源并关注战争资源的效益产出。  相似文献   

9.
《国语》所载有关军事思想的对话集中分析了战争对象和战争目的两大问题,提出了是否危害既定的利益格局、是否具有争胜的精神状态、是否一定于己有利的选择战争对象的三个标准,提出了消灭敌人、巩固秩序、恤隐除害的三个战争目的。这些对话体现了《国语》战争观的两个重要特点,可以为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荚丽 《军事历史》2023,(3):64-69
战国时期经典兵学著作《孙膑兵法》,思想精邃富赡,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缜密,与《孙子兵法》堪称中国古代兵学著作的“双璧”。《孙膑兵法》的战争观念、战略思想和治军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兵学的政治智慧、战略智慧、军事智慧和哲学智慧,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内战爆发的第二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美国内战》一文,对正在进行的内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判,指出了联邦军速决战战略、"大蛇"战略的谬误,提出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文章以赤壁之战、智取荆州、彝陵之战为窗口,以期窥探《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3.
夏商周三代十分重视王朝合法性的建构,旨在维护王朝统治的正统性,此于三代鼎革相关的战争誓词中有集中体现。与《尚书》中《汤誓》《牧誓》所载"汤武革命"一致,《甘誓》所载夏启伐有扈氏,保留了三代王朝战争的战前誓词和三代政权正统性构建的理论依据,即天帝信仰、官人之法、安民之政与祭祀传统。纵观"三誓"文辞,不仅可以了解三代正统性构建从敬天到惜民体系逐步完备的早期国家特色,而且也可窥见中国上古时期政治理性渐进觉醒的历史进程。不惟如此,以"三誓"为代表的战争理念还滥觞了战国秦汉以降的"义战"理论,进而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战争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 ,是在春秋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其中包括重战、慎战、备战和善战等思想内容。由于战争关联着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生死 ,所以孙子提倡重视战争、研究战争。但重战并不是穷兵黩武 ,战争有其利 ,也有其害。因此 ,必须慎重对待。然而 ,慎战不是寝兵偃武。有鉴于战争的客观必然性 ,孙子也十分重视备战问题 ,并且追求善战。作者认为 ,孙子的战争理论 ,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秀杰  孟宪立 《国防》2002,(6):11-12
一部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孙子兵法》,不仅对指导现代战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确立国防战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也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兵者,国之大事”——国防教育应使人们确立发展与生存缺一不可的意识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把战争看作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反映了新  相似文献   

16.
沐浴在和平阳光中的人们对战争是陌生的 ,他们难以想象战争的冷酷。就是共和国年轻的军人 ,虽然身上穿着威武的军装 ,也是稚嫩的 ,他们只是在电影中见过艺术化的战争 ,他们看到了战争的雄浑 ,也看到了战争的狰狞 ,可是他们却很少看到战争的酸涩。那么 ,请读一读邓一光的中篇小说集《远离稼穑》吧 ,它会让你对战争有新的理解。《远离稼穑》是 2 0 0 0年 4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本书选编了 10部描写战争或战争背景下人的命运的中篇小说。与一般的战争文学作品不同 ,作者邓一光把刻画的笔触牢牢地锁定在战争中人的经历、命运上 ,从而奏响…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及其在现代国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世本《孙子兵法》约 6 0 0 0字 ,其实就讲了一个字 :“胜”。其下分三部分内容 :先胜、全胜、战胜。先胜是关于国防建设的理论 ;全胜是关于用万全之策以最小代价获取全局胜利的理论 ;战胜是关于用战争手段夺取胜利的理论。三者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现代国防斗争的实践证明 ,孙子的这三大理论对今天的国防力量建设、最有效益地使用国防力量达成理想的战略目的以及如何打赢现代高技术战争 ,实现国家安全 ,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军事学说体现了俄罗斯在不同时期对待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根本立场。第三版《俄联邦军事学说》的正式出台,反映了俄对北约东扩、反导防御等周边战略态势的高度关切,是俄在强势复兴总体框架下因应军事领域安全事务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对俄新版军事学说的整体把握与深度解读,从安全形势分析、战略力量运用、军队建设原则、境外用兵条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军事家,色诺芬有着自己丰富而深刻的军事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最为出色的军事历史著作《长征记》中。色诺芬的战争正义伦理观、军事人本主义、军事民主论以及将帅武德论等等军事伦理思想为我们今天从道德哲学层面研究军事战争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于色诺芬军事伦理思想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它的现实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命名学、美学的角度,探析了小说《围城》书名和主要人物的命名内涵。同时,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婚姻、事业的人生悲剧,揭示了抗战初期在国统区、沦陷区大大小小的社会环境这座“有形之城”侵蚀下,那些远离战争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即“无形之城”。并以“围城”作为个体、家庭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的象征,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