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发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近空间(Near space)通常是指距地表20~100千米处的空域,其下面的空域(20千米以下)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活动空间,其上面的空域(100千米以上)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顾名思义,临近空间飞行器就是运行在临近空间之内的飞行器。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直到最近几年才  相似文献   

2.
外层空间(outer space) 地球大气层以外广袤的宇宙空间。又称太空或空间。外层空间的下界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距地面约100千米。按照有关国际组织的定义,把地球静止轨道(高度约35800千米)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距地面80000千米至768000千米(后一数字等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的外层空间称为深空。迄今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包括各种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绝大多数运行在近地空间。航天器要不因为大气阻力而过早陨落,其轨道高度一般须超过180千米。  相似文献   

3.
在3月20日开始的美、英对伊战争中,在伊上空不时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像鸟—般大小的飞行物,它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微型空中飞行器。其基本特征是:重量为10-100克,有效载荷1-18克,续航时间20-60分钟。巡航速度35-70千米/小时,航程|-10千米(用机炮发射可达20千米以上)。外形采用固定翼、旋翼或其布局,酷似各种昆虫或小飞鸟。最佳使用高度为几十-几百米,单价不超过1000美元。目前美军投入战场的微型空中飞行器有:  相似文献   

4.
亚轨道一般是指在当今航空器飞行最高高度(距地表20~30千米)以上、卫星运行的最低近地轨道(距地表120千米左右)以下的空间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在亚轨道上可部署用于攻击空间与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虽然鲁坦的“层列1”载人航天计划是探索性和商业性的,但亚轨道飞行的潜在军事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正临近空间是美军对海拔20千米到100千米空间范围的一个通用性称谓。其下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活动空间,而它的上面就是平常说的"太空",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直到今天,这仍是一片尚未被科学家完全认知的空间,也一直被视为传统航空器的"禁区"。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执行飞机、卫星所能执行的几乎所有民用或军事任务,同时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既可以提供气象预报,又可以进行情报监视、侦察;既能搭载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6.
俄制R—77(“AA-12蝰蛇”)空对空导弹,是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多用途空对空导弹,由俄国“三角旗”导弹设计局于90年代初研制,可挂载到苏—27、苏—30、苏—35、米格—29M、米格—31M和雅克—141等战斗机上。其主要性能:全弹长3.6米,弹径0.2米,全弹质量175千克,最大射程90—100千米。R-77是一种“超视距”导弹,意即战机飞行员在操作时,无须目视目标,最大射程100千米,比美国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超出50千米,携带30千克高爆弹头,飞行速度4马赫。R-77的外形简洁修长,它的翼展非常小,弹体中后段装有4片与MlCA飞弹类似的固定式狭长弹翼,…  相似文献   

7.
临近空间和临近空间飞行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20千米以下的天空和100千米以上的太空,目前的临近空间显得分外“冷清”。长期以来,因上有卫星、下有飞机,20~100千米的临近空间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和平地带”,各国军队均未给予太多重视。但近年来,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发现了这块既不属于航空范畴也不属于航天范畴的“新大陆”,并强烈认为,  相似文献   

8.
外层空间     
地球空间示意图 人类开拓空间的历程漫长而久远。从空间角度看,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人类向太空发展的驻泊点,那么,以地球为中心,可以按层次把空间划分成几个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行速度的增加,将一层层地向外拓展。 外层空间(简称空间)是指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在航天技术领域,通常将距地表100千米以上直至遥远的宇宙的区域称为空间。继陆地、海洋之后的人类第三环境——大气层,是指地表以外包围地球的气体层。据人造地球卫星的探测,地球大气层的上界约在距地表2000-3000千米高度,从气象要素和航空航天技术实用角度考虑,将外层空间的下边界定在距地表100千米左右的高度比较合适。因为,在这一高度,大气密度只是地  相似文献   

9.
从1935年第一艘水面掠行艇(壁面效应船)问世以来,全世界已研制了70多艘掠行艇,近年来更呈有增无减的趋势。现代水翼艇和气垫船航速可达100~1500千米/小时,现代喷气式飞机都以500千米/小时以上的航速飞行,而150~500千米/小时这一速度  相似文献   

10.
“苍鹭”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372千克,任务设备重量63千克,巡航速度102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876米,最大航程120千米(无中继)、250千米(有中继),翼展16.6米,机长8.5米,机高2.3米。  相似文献   

11.
A100是由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口径、远射程、简易控制的多管火箭武器,其有效打击距离已经达到120千米,明显超过了同口径俄罗斯"旋风"多管火箭系统的90千米。  相似文献   

12.
郑国梁 《国防》2010,(7):29-31
一、临近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临近空间(Near Space),通常是指离地面20~100km的高空。这一区间包含大气平流层区域(距地面18~55km的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距地面55~85km的空域)、部分增温层区域(距地面85~800km的空域),其绝大部分为均质大气(90km以下大气)。  相似文献   

13.
舰载飞机的现状 1.战斗机当前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是美国的F-14“雄猫”。它是根据美国海军70年代到80年代舰队防空和护航的要求,由格鲁门公司研制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其高空最大飞行马赫数2.34(2485千米/小时),海面最大飞行马赫数1.2(1468千米/小时),航程约3220千米,作战半径925千米。其主要作战任务有:  相似文献   

14.
GPS 和 GLONASS 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美国和前苏联各自研制出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1995/1996年正式投入运行。它们将取代各自早期的卫星导航系统(子午仪系统和甚高频卫星导航系统)。早期的系统使用相似的卫星轨道,非常接近于极轨道,其高度约为1100千米,属低轨道卫星。卫星传送信息的频率是150和  相似文献   

15.
何为超音速     
超音速是根据马赫数的大小确定的。19世纪末,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曾作过超音速和亚音速流动的研究。他发现空气(流体)的流动特性,与流速和音速之比有关。后来,人们就把气流速度(或飞行速度)同该空域音速的比值称为马赫数。举例说,某飞机飞行速度为每秒700米,它飞行空域的音速为每秒350米,则马赫数为700:300,即2。一般来说,马赫数小于1称为亚音速;马赫数等于1为同音速;马赫数大于1而小于5为超音速;马赫数大于5为高超音速。  相似文献   

16.
海潮 《国防科技》2004,(12):34-35
美国《导弹威胁》杂志2004年10月13日报道,在国防预算大幅度增加的情况,长期与陈旧的飞毛腿导弹为伍的俄罗斯陆军战术导弹部队将有望在2005年部署一个“蜘蛛B”(Iskander)新型战术导弹旅。该导弹射程将近500千米。中导条约禁止射程为500到1000千米的中程导弹,“蜘蛛B”导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一规定,最大射程为300到500千米。这种导弹的出口型最小射程为35千米,最大射程280千米,俄军自己装备的射程将超过400千米。从2005年开始,“蜘蛛B”逐步替代“飞毛腿”导弹是俄罗斯陆军现代化进程的的一步。俄罗斯机器制造设计办公室主任、高级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其东临太平洋,北抵鄂霍次克海,东北到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总面积5036千米2。其中择捉岛面积最大,3139千米2,其10余处海湾中的多处可停泊大型舰船。北方四岛在二次大战前为日本所有,二战末期被苏军  相似文献   

1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24):72-72
俄军推出新型反辐射导弹 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最近透露,该公司正在完成Kh-58UShK反辐射导弹的官方测试。这种反辐射导弹可以挂装在T-50PAK—FA第五代战斗机的内置式弹舱里。Kh-58UShK重650千克(战斗部重149千克),弹体长约4.2米、弹径0.38米、翼展0.8米。Kh-58UShK的最大飞行速度4200千米/小时,发射时载机速度0.47-1.5倍音速,发射高度20米至20000米、最大发射距离76千米至245千米。  相似文献   

19.
臭氧(O3)性极活泼,是强氧化剂.可用于水、空气、消毒及有机合成.含量在近地面处很少,从5-10千米高度起逐步增加,到20-25千米高度达到最大浓度,再向上又渐趋减少,至55-60千米的平流层顶时消失.原因是大气上层紫外线辐射相当强,使得氧分子几乎完全分解,氧原子和氧分子相遇的机会很少.在较低的层次中紫外线的强度因大气的吸收而减弱,只有部分氧分子发生分解,在这层中,既有足够的氧分子,又有足够的氧元子,为臭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形成高空臭氧层,包围并保护地球,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自前苏联1954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座5000千瓦奥勃宁斯克(OBNINSK)核电站后,到2004年底为止,全世界共有440座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为3.66亿千瓦,核发电量为26186亿千瓦时。我国现有9座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700万千瓦,2005年核发电量为53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利用核能发电是人类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材料发生裂变反应产生热能来发电,不同于原子弹,核电站核裂变反应是可控的。核电站中常用的裂变材料是铀-235,1千克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1座1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