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海军的最后一场决战,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前形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战役进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战争结局出人意料,发人深思,充分展现了战争特有的魅力。 兵强马壮,美军直指莱特岛 1943年初,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入战略进攻,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进攻锋芒直指菲律宾。菲律宾位于双方战线中部,是由日本本土至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基地——东印度群岛的咽喉。为了割裂日本战争布局,“像瓶塞一样”地堵死日本赖以生存的战略物资补给线,美军决心于1944年10月登陆莱特岛,进而夺取整个菲律宾群岛。其中,美海军的作战计划是:由海军中将哈尔西指挥的美国海军主力第3舰队(17艘快速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和58  相似文献   

2.
冲绳位于台湾和日本本土之间,是日本南部最大的岛屿和门户。进攻冲绳之战是太平洋战争最后一次正规战和登陆作战,也是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盟军进攻冲绳的时候,欧洲战场的德军已如风中残烛。西线盟军在2月11日开始6  相似文献   

3.
1943年初,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的胜利,遏止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攻势,使之由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此时日军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仍占有直径五千英里的圆形区域。其中有数以千计的重要岛屿,有的岛屿还在盟军的凸出地带,如北部的阿留申群岛,西南部的所罗门群岛等,对盟军威胁较大。因此,日本大本营决定采取“以全力牵制美军于无足轻重的小岛”的战略方针,企图在太平洋上同盟军逐岛争夺,以阻止盟军的进攻,挽救其在太平洋  相似文献   

4.
1944年6月,150万人的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成功地开辟了欧州第二战场。3个月之内,盟军强大的钢铁洪流几乎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快速向德国本土推进。盟军高层包括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内,都乐观地估计,战争将在1944年圣诞节前结束。目前西线盟军所要完成的任务大概只剩下赶在东线苏联红军前面进入柏林了。由于盟军对形势的错误估计,造成后来的阿纳姆战役的惨败,再加上当时比利时多雨的秋季,把指望回家过圣诞节的盟军拖入了泥泞。而此时,希特勒这个曾经亲手制定并指挥了许多次取得巨大军事胜利的重大战役的战争狂人又要准备利用对手的错误再一次创造奇迹,制定了一个妄想挽救第三帝国失败命运的计划,即“狮鹫计划”。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5.
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炮弹把纳粹德国的“千年帝国”毁成一片瓦砾时,阿道夫·希特勒自杀了,从而结束了欧洲战争。于是盟军转过身全力贯注于太平洋战争。盟军在可能征服日本列岛之前将有一场可怕的流血战争。盟军从波茨坦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投降,要不,立即遭到彻底的毁灭。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盟国的科学家已经能驾驭原子弹。这一最后通牒没有受到狂妄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视,于是战争中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尽管第一颗原子弹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破坏力,但日本军国主义仍然在投降与否问题上争论不休。第二颗原子弹成为促使日本作出无条件投降决定的重要因素。 8月6日是日本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毁灭性打击57周年,此事件虽早已被人们熟知,然而所有的秘密以及一切秘而不宣的内情不可能都公之于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有可能向人们解密这一事件前后的细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者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乘美英两国忙于应付欧战之机,采取闪击战略,于1941年12月7日,以突袭美国的珍珠港为起点,发动了太平洋侵略战争。在战争初期,日本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当时日本由手大部分陆军兵力陷入中国战场,只动用了陆军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十一个师,约二十五万人),连同海军兵力和后勤部队在内,约四十万人,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占十倍于日本本土的东南亚广大地区(约三百八十六万平方公里),歼灭同盟国陆军和海军三十多万人,建立了一条北起千岛群岛,经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北所罗门群岛、爪哇岛、安达曼群岛,直至缅印边界的外围防线,而日军仅损失一万五千多人和三百八十架飞机、四艘驱逐舰。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闪击战,就其在主要战略战役方向上预先展开重兵集团,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实施具有决定意义的首次突击等方面,与德国的闪  相似文献   

7.
阿图岛位于美国领土阿拉斯加以西、阿留申群岛的西端,和俄罗斯领土堪察加半岛遥遥相对,是项链一般细长的列岛中最西边的一个,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终年被积雪覆盖着,每天都刮着暴风雪,绝大多数时间被浓雾笼罩,是一片什么作物都不生长的不毛之地。1942年6月日军占领阿图岛的那一天,岛上只有当地居民37人和两名美国人。对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从1942年年初开始,日本就大肆宣传它战略位置的重要,说什么要防止美机从那里起飞轰炸日本本土,要切断美苏间的物资供应线等等。6月7日,在中途岛海空战的同时,日海军第3特别陆战队1300多人占领了阿图岛,还占领了另一个小岛基斯卡岛,由第7师团穗积部队约1000名士兵担任防守任务。  相似文献   

8.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8):24-2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仅将台湾作为其南进的中继站,而且还作为其掠夺南洋军需物资回运日本本土的转口港。可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改变了美日在太平洋的态势,随后美军展开的越岛作战,使日本精心构筑的从硫磺岛、日本本土、冲绳群岛、台湾到菲律宾的“绝对国防圈”,迅速变成了前线。  相似文献   

9.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15):36-39
二战末期,以美国军队为首的盟军曾计划对日本本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没落行动”,希望借此迫使日本投降。后由于美空军先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核轰炸,日本遭受重创,同时苏联对日宣战,最终日本被迫于1945年8月中旬宣布无条件投降,部署周密的“没落行动”也无疾而终,成为战争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0.
战争责任观是指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战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二是应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迪?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之一,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1946年1月19日,盟军最高统帅部宣布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进行审判。经过历时2年又7个月的法庭调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几十万字的判决书中,历  相似文献   

11.
刘庆 《环球军事》2013,(11):6-9
“琉球”是“琉球群岛”的简称。在地理上,它是指由大隅群岛、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等组成的一系列岛屿,其范围大于所谓“冲绳县”。琉球横亘于日本九州和台湾之间的太平洋上,南北跨度约1100千米,自古就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天然中转站,被史籍称作“万国津梁”。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收复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陆军间进行的最大战役。日本陆海空军近47万人被聚歼,是日本战史上未曾有过的惨败。 美军主力进攻莱特岛和吕宋岛以前,首先对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的主要岛屿展开攻势,经过慎重调查研究,决定先占领贝留岛和莱特岛。 攻占贝留岛时美军付出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13.
咨询园地     
读者叶成同学询问中途岛海战的情况。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里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便决定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战役目的是夺取中途岛作为前进基地,将海上防线推进到太平洋,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翼侧的安全,并诱歼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作为次要方向,以迷惑和牵制美军兵力。日本海军参战舰船达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2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编成6个编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5月中旬,美国通过破译日本海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这个陆地面积仅37.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200万人、战略资源有限的弹丸岛国,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同时在亚太地区的东亚、东印度洋群岛、太平洋三条战线上,支撑起了与中国、东亚其他各国及美国作战长达8年之久的战争。日本错误地估计了自身战争能量,  相似文献   

15.
湘夷 《宁夏科技》2001,(12):64-67
据9月3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已经确定了再次大幅度修改“防卫计划大纲”的方针修改的主要内容为:改变应付事态的重点,由过去的“自卫”改为保卫领域和应付紧急状态;修改部队编制,重视西南群岛海域,清理、合并驻日美军基地,修改装备体系;统一运用陆海空自卫队。  相似文献   

16.
李红军 《国防》2006,(1):77-79
2005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在该党建党50年之际,正式公布了和平宪法修订草案,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自卫队改为“自卫军”,以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不能逾越的禁忌——拥有一支军队。此举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典型岛国,日本一直把海洋作为制定军事战略及海军战略的主要考虑因素。由于几乎没有战略纵深,日本军方一贯认为,在实施防御战略时,不能诱敌深入,也不能在本土歼敌,必须在“海上击破”,尽可能将进攻之敌阻拦或消灭在远离日本本土的海洋上。为此,日本近年来不断强化陆军、海军、空军作战能力,尤其是海军、空军的远洋、远程作…  相似文献   

17.
文英 《宁夏科技》2002,(12):47-48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大多数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需要进口。如没有进口,其军事、工业等都将面临瘫痪。于是,日本的两个主要国防问题便是保卫海上交通线和防止海上入侵。近年来,日本不断提高远程拦截能力和远程反舰能力,希望建成一个完善的能覆盖整个日本本土及周围广大空域的现代防空体系,幻想该自卫体系“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8.
1945年3月底,美军开始进攻日本冲绳岛。众所周知,冲绳是日本内层防御圈中最关键的支撑点,它一旦被攻克,美军下一目标就是日本本土了。所以为了保护它,日本不惜赔上最后一点资本,调动各种武器,甚至是发动一次又一次自杀式攻击。日本第703飞行攻击队就参加了这垂死挣扎般的战斗。  相似文献   

19.
1943年7月10日,盟军继北非战役大获全胜后,又在欧洲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土崩瓦解。由巴多格里奥将军领导的新政府退出轴心国阵营,9月8日,与盟军在阿尔及尔达成了停战协议。尽管意大利新政府对协议秘而不宣,诡称将继续与德国人并肩作战,但狡猾的希特勒还是嗅到了风声,开始加紧制定全面解除意军武装的计划。随着墨索里尼的垮台,很多东南欧原来由意军占领的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一点引起了盟军和德军的共同关注。为了抢占“墨索里尼遗产”——位于爱琴海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多德卡尼斯群岛,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  相似文献   

20.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3,(12):58-60
1945年3月,盟军主力已打到莱茵河畔。然而,西线战场的大后方——法国西北部芒什省港口小镇格林佛却遭到了德军的突袭。 被遗忘的战场 1944年夏,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法国,西线战事朝向欧陆腹地推进,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英吉利海峡的5个小岛上仍滞留了25000名德国守军。伦敦绝口不提此事,是因为1940年失守的海峡群岛是大英帝国的唯一丢失国土,说了怕丢人,柏林倒是想把人撤出来,只是交通隔绝,爱莫能助。要说最倒霉的,还是孤悬小岛的德军官兵。虽然海峡风景如画、轻风阵阵、海鸥不时掠过,但困守于此的德军可谓窘态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