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巴顿将军是二战时期的美国名将,善于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他在诺曼底登陆前对第三军团将士的动员演讲中,充分展了他的军事思想和语言风格。他那血性激扬的战前动员,通过“明确军队使命和目标”、“做好战士动员激励”、“强调军队内部分工合作”、“拉近指挥员和士兵的距离”的精采演讲,点燃了士兵的血液,成功地激励将士们英勇杀敌。  相似文献   

2.
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习主席反复强调:“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我军历版战时政治工作纲要也均把作战动员列为战时政治工作第一项内容。战争年代,往往几分钟的战前动员就让战士们热血沸腾、气势如虹,强如美军也败在我军盛“气”之下。进入新时代、应对新挑战,我军各级指挥员特别是政治干部,绝不能丢掉临战动员这一看家本领和传统优势,切实为胜战打赢提供旺盛战斗精神和强大心理支撑。  相似文献   

3.
任民 《国防》2003,(8):55-57
二、伊拉克战争给经济动员建设事业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启示 (一)与高技术局部战争“首战即决战”的特点相适应,战前“基本到位”式的经济动员将愈益显示其战略上的重要性。这次伊拉克战争,以及先前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呈现出“首战即决战”的重要特征。由于这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目的都相对有限,加之战争进程快、强度高、消耗大,战前的各项经济动员准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的充分储备,军民两类骨干企业的转产、扩产和增产,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租用和调用,以及体制、机制、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完善等,在战争正式爆发前实际上都已做到“基本到位”。除某些特殊作战需求和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产品物资外,战前的经济动员准备几乎都表现出全面性、综合性和相对充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6,(1)
战争动员是国家为了进行战争,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简称动员。动员的全过程,可分为平时的动员准备和战时的动员实施。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战争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有的国家把在临战前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所进行的动员称为应急动员。战争动员的实施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  相似文献   

5.
快速动员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预备役部队动员的基本要求。做好快速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证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任务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认清未来局部战争快速动员中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局部战争无论技术装备如何先进,根本的还是人与武器有机结合的问题,它没有也  相似文献   

6.
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预测战争财力需求、依法动员保障财力、保障方式灵活高效、拓宽财力动员渠道、战前财力准备充分、给予军人优厚的待遇,是美军财力动员与保障的成功做法。在财力动员和保障过程中,美军以法律制度为框架、以信息化为依托、以利益诱导为动力、以成本效益为主线。这些特点启示我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财力动员和保障工作,必须增强军事财力潜力,构建新型财务保障体制和战时财力动员机制,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完善战时军人待遇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红刚  宾拜 《政工学刊》2004,(10):42-43
革命战争时期战斗精神的战时激发是伴随着各个阶段的军事斗争而产生的。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我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套相对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我军赢得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经验和做法如下:(一)进行战前动员,鼓动官兵的战斗精神。①消除顾虑,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战友们,下期的‘红心A’我们势在必得,大家有没有信心?""有!"震耳的誓言在广阔的天空久久回响,这是兰空某高炮部队七连一次特殊的"战前动员"。  相似文献   

9.
持续数月的海湾危机,终燃战火。战前有媒体报道,美国动员参战的后备役人数已达到25万,与参战的现役部队约为1:1。这是继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美国在其本土动员后备役人数最多的一次。后备役人员涉及的领域除了从事民事、公共事务、医疗、补给、运输和空中交  相似文献   

10.
冯亚辉 《国防》2001,(12):47-47
高技术局部战争触发突然,节奏加快,战役军团应急机动任务紧急,对配合保障力量动员的快速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应急动员保障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打牢应急动员思想基础、形成高效保障合力这一主线,着重抓好固军心、明职责、讲奉献、扬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达成战争目的,是与其高效的战争与装备动员能力分不开的。战前和战争中,美军利用完善的装备动员机制,为作战部队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装备保障。华盛顿智囊机构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彼得·辛格对此评价:“如果按照以前的动员机制来运作,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就不可能推进得这么快。”  相似文献   

12.
石晓 《国防》2013,(9):23-25
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发动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支前参战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国防动员政治工作准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由于国民党南京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抗战经济动员准备不力,以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方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其教训:一是国民党集中力量内战,致使国力衰竭,对日战争经济动员准备不足;二是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军事工业建设落后,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三是战前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战争经济动员法规,战时仓促应交,导致战时经济陷入混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抗日战争国统区经济动员准备的教训,可以改进我国和平时期战争经济动员准备工作,以适应“两场”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部队应急作战,财务保障具有保障任务重、保障难度大、保障协调难和部队机动频繁组织及时保障困难等特点,对此,各级部队财务部门应瞄准保障方向,围绕保障重点,抓实战前准备,确保组织保障有力,进行保障及时,清算转移关系快捷。一是抓好战前准备,提高战时财务快速保障能力。财务部门要在战前抓好财务人员的战备观念教育,打牢“练为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甲午战前中日国家战争系统的力量竞赛中,日本在地理约束力与历史引导、危机应对能力与文化转型效果、政治整合力及军事战略目标以及战争动员力与军队近代化建设水平等方面,积聚了比清王朝更集中、更强大的战争能量,而清王朝只是进行外交、军事与技术的有限近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没有完成从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因此,甲午战争的胜负在战前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6.
野外驻训条件下部队训练时间紧、工作节奏快、生活设施简单。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官兵训练热情。官兵高昂的士气是确保野外驻训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政治工作要始终把激发官兵的训练热情作为工作重点,让官兵当主人,让基层唱主角,确保训练效果。(一)不间断地搞好思想发动。搞好针对性教育,不失时机地做好思想动员,是开展好野外驻训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马友  黄永 《政工学刊》2003,(2):49-49
在未来战争中,登陆舰部队担负着输送登陆兵和运送战斗物资等使命任务,具有首战用我、全程用我、制胜用我的特殊战斗地位。战时政治工作必须着眼登陆舰部队特点,紧紧围绕“登得上、冲得出、打得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针对登陆舰部队全程参战的特点,战时政治工作必须把握一切有利战机。登陆舰部队从领受战斗任务到战斗结束,要经历作战全过程。战时政治工作必须全程渗透、全时参与、全程把握。(一)摸准情况,搞好战前动员教育。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指挥员要在战前通过认真学习上级命令指示、查阅文件资料、同官兵逐个谈心、集体分析等形…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甘肃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召开全省信息动员工作会议,宣布成立省信息动员办公室和信息动员保障大队。会议认为,成立省信息动员办公室和保障大队,是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路子的实际举措,是国防动员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具体行动。会议强调,信息动员建设坚持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9.
陈章贵 《政工学刊》2002,(11):57-58
后方仓库战时保障地位突出 ,使命任务艰巨 ,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官兵“为打赢”意识 ,夯实“保障有力”的思想根基(一 )强化“打后勤战”的思想观念。未来战争不仅使武器装备的消耗量成倍增长 ,其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亦空前巨大。面对战争对后勤保障的巨大需求 ,后方仓库能否做到高效、快捷、安全的保障 ,将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因此 ,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仓库的使命任务和上级党委的保障意图 ,运用战前动员、誓师大会、板报、墙报、广播等多种形式 ,讲清现代战争“打后勤、打物资、打供应”的实质 ,教育官兵深刻认识后勤保障在现代化战争中…  相似文献   

20.
伊西财  翟英峰 《国防》2010,(8):41-41
国防动员训练是检验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防动员“双应”能力的有效措施。开展国防动员训练,有利于整合国防动员资源,打牢国防动员基础,提升综合国防实力。我们要充分认清国防动员训练的重要意义,切实搞好国防动员训练,确保国防动员机制在发生战争或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快速高效运转,实现由“潜力”向“实力”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